如何看待駐英大使說的特例特辦,積極協調在英留學生回國的問題?

鎮源弟弟


感謝 @悟空小秘書 邀請!

如何看待駐英大使說的特例特辦,積極協調在英留學生回國的問題?

3月25日19時,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在線與在英留學生代表交流。其間有學生提問,隨著英國疫情升級,我國大使館會採取哪些新舉措幫助留學生?留學生又該做什麼?

劉曉明大使回應說:在英國的22萬留學生是弱勢群體,更需要關愛。駐英使館會重點加強對留學生的保護,並且剛剛發佈希望留英學生謹慎轉機回國的提醒,以避免出現有留學生轉機被第三地隔離的情況。希望大家關注使館和總領館的網站,也歡迎大家關注大使本人的推特賬號,重大事情也會在推特上發佈。黨和政府非常關心大家,國內準備向留英的22萬留學生髮放健康包。為了回應廣大家長的訴求,目前正在努力協調臨時航班,使館正在作為特例特辦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並非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需要考慮到小留學生在回國路程的照看、防疫等問題,因此使館正在努力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希望儘快有個方案”!


個人觀點分享

首先、劉曉明大使考慮問題非常細緻,代表國家表達了對在英留學生們的深切關愛。劉曉明大使認為,留學生們沒有組織結構,僅有學生組織,而且都是志願者,所以他們更需要國家關愛。特別提醒“希望留英學生謹慎轉機回國的提醒,以避免出現有留學生轉機被第三地隔離的情況”,如果這樣的話,將會把自己陷入舉目無親、孤立無援的境地,甚至會非常危險,筆者覺得劉大使提醒的特別精準到位!他特別“希望留學生們多關注使館和總領館的網站,也歡迎大家關注劉大使本人的推特賬號,重大事情也會在推特上發佈”,這是要大家相信國家和政府,一定會努力確保每個學生的正當權益!


其次、劉曉明大使黨和政府向留英的22萬留學生髮放健康包,誠意滿滿。對於在英留學生防疫物資短缺的問題,劉曉明大使代表國家和政府承諾:“準備向留英的22萬留學生髮放健康包:內有普通醫用口罩、N95口罩、中藥、健康手冊、消毒紙巾等”。同時劉大使還表示,國內也在積極考慮向英國派遣聯合工作組,看望留學生,解答大家關心的醫治、防控問題甚至是心理問題等;也會及時跟留學生們通報,並通過全英學聯和各大學的學聯跟大家保持十分密切的聯繫。筆者覺得這些措施,都是滿滿的誠意,是誠心誠意要幫助在英留學生們做好積極防疫、度過難關!


再者、劉曉明大使代表國家認真回應了小留學生家長們的關切,積極協調“包機”問題。對於家長們特別關心的小留學生問題,劉大使沒有迴避,而是情真意切地加以回應,他說:在英國的小留學生多生活在寄宿家庭,且家庭中多為老人;因此,學校停課後小留學生去處成為問題,目前駐英使館正在尋找中介收留小留學生。同時,劉曉明又表示,為了回應廣大家長的“包機”訴求,目前正在努力協調國內臨時航班,大使館正在把此事作為特例特辦來解決這個問題;但這並非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還需要考慮到小留學生在回國路程的照看、防疫等問題,需要仔細斟酌、考慮周祥!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我國駐英大使館代表著我們的國家和政府,劉曉明大使作為大使館最高行政長官,他的態度就是我們國家和政府的態度。從劉曉明大使的字裡行間和言談舉止,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在英留學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問題,這個對待國內的學生沒什麼兩樣!


自在人生wub


我願意回答這位夥伴的問題。

我女兒還在英國自我隔離中,我時刻關注國內國際最新通知,昨天我還跟女兒聊天,問她有領健康包嗎?她說也是在今日頭條上看到新聞,找了一天沒找到健康包在哪發放?她已經在英國留學7年,每年都要回國的,今年因為疫情她反而選擇先不回了,她想還有兩年博士畢業直接回國找工作了,她現在在威爾士,相對比英格蘭疫情能輕點,也許健康包還沒發到那裡吧,她16歲離開家,高中兩年住學校,大學開始就自己租房住,沒有住過寄宿家庭,現在讀博士二年,自己租房住,針對駐英大使說的特例特辦,她表示理解和贊同,她說英國當地人兩種心裡,一種特別恐慌,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另一種是無所謂,根本不在意,如果有寄宿的孩子,這個時候確實很難受,無論寄宿在哪種心裡的家庭都會讓中國家長擔心,如果國家能把小孩子接回國,那真是太好了,但是她不建議現在能自己獨立的留學生,這個時候非要擠著回國,如果20多萬人都想讓國家派專機接,國家的負擔太重了,並且只是英國就20多萬,其他國家還有呢,國家能管過來嗎,所以這個時候只能特例特辦,女兒她本人堅決不在這個時候回國了,就在家自我隔離了,她出國七年也重來沒有受過種族歧視,昨天導師給他們開的視頻會議,只有她一箇中國人,大家對她都很友好,所以我對她現在的生活環境和她的心態非常放心,也希望現在還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家長,千萬不要太著急,著急解決不了問題,要安慰好孩子,不要給孩子製造恐慌心裡,現在英國政府也重視起來了,所以我們都不要太緊張了,心裡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附上我跟女兒的聊天截屏,看看她現在英國,她心裡很強大的,生活很樂觀,在英國的同學,如果有需要我女兒幫助的,她會盡全力,她從小就以幫助人為樂趣,我們一家敬佩去武漢的醫護人員,更佩服去武漢的志願者[贊][贊][贊][贊][贊]





起來看日出


大使館頂不住了!因為那些留學生們整天給大使館打電話,大使館吃不消了。但也無可奈何。因為這幾天外交部為什麼要各國削減來華的航班?因為再不壓縮,海關就頂不住了。全球的華人外加外國人找任何理由來中國,每個人都要隔離十四天,就這十四天,需要多少房間?北京頂不住了,遷移到天津了!如果這個疫情持續下去,全中國的海關都可能頂不住了。這就猶如洪水!你初開始只是放個小口,但口子會越撕越大,堤壩會崩潰的!大使館說積極協調,是被逼無奈,協調不了的。我說過就那1.5萬名,要去多少架次飛機?還不造成潮湧?臨近的小國家華人華僑還不形成瘋狂擁擠?這種情況誰敢開口子?最後逼迫用槍制止?中國能那樣做嗎?只能是安慰而已。或者就是從國內籌集這口罩、藥品分發給他們,要求英國政府保護他們、治療他們。這是最大努力了。


京都老客41118


按常理,負責任的所在國應該象對待自己國民一樣,按疫情期間規則同等對待;否則,就很難說了。

國家對自己的子民,關愛、照顧多種多樣,門路能通,就地妥善安排則喜為樂見;路不通,行無果,最後被逼無奈,也只有接回。

家長對未成年的孩子負有全程的臨護權,造成這樣的結果應負全責,承擔全部費用及後果。


用戶4149497256959


麵包會有的!不會不管!


用戶1174427434721


特事特辦,顧名思義就是特別的事特別辦理,這是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突發事件時突破既有辦事程序辦好影響巨大事件的一種辦法,如新冠疫情中國家對患者的搶救託底,封城封小區,歐盟對醫療用品的認證標準的臨時變通都屬於特事特辦。那麼留英的一萬多小留學生家長要求政府包機將孩子撤回國內,到底要不要特事特辦呢?

現在網上反對意見主要分兩類,一類認為這些孩子留學是家長造成的,這些孩子那麼小在國外留學,遠離父母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利於形成祖國認同感,有的說家長是利用歐洲人權公約,留學居住十年就能獲得英國國籍,從而達成全家移民,反正要移民你們就在那等移民指標吧。還有說小留學生一年留學要60萬,十年是一筆鉅款,要查查收入來源。

第二類說法是從疫情出法,認為讓小留學生飛行20幾個小時,在一個封閉的空間更容易感染病毒,因為有無症狀攜帶者,撤了英國的,歐盟其他國家撤不撤,美國的撤不撤,澳大利亞、新西蘭撤不撤,都撤回來人數巨大,國家疫情防控壓力太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應對,不如讓小留學生留在當地作好防疫。

那麼這件事怎麼特事特辦呢?首先這次疫情符合特事特辦的要素,國外疫情突然爆發,迅速蔓延擴大,死亡率升高,小留學生是中國公民,國家起的了領事保護,把小留學生都包機撤回國內,那是無法辦到的,因為這和戰爭撤僑不同,也門、利比亞戰亂把幾萬國民撤回來就行。傳染病要求就地隔離,國外也封城封路了,大規模撤僑所在國不容易配合,也容易激起民怨發生傷害案。國家對小留學生起的領事保護,聯繫當地僑界組織互幫互助,國家給予財力醫療防護支持,如有人染病全力救治,這是在各國斷航停航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國務院發佈的3月28執行的規定,各大航空公司的遞減航班公告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如果國外疫情再極度惡化不可控制,國家一定會大規模撤僑,國內疫情壓力再大,國家也會撤僑,那些小留學生是中國公民。那怕有些人十年以後會入籍其他國家,但是他現在是中國公民,國家有責任有義務對他提供領事保護。舉個不是很適當例子:比如一個小孩子有壞習慣,可能長大有犯罪傾向就放任不管或讓他自暴自棄,這是毫無道理的,也是和國家法律法規相牴觸的,也是社會倫理所不容的。

這次疫情讓要把小孩子送到國外留學的家長自己有了反思,到底這麼小孩子去留學對孩子的成長利弊如何?有的家長有攀比心態以小孩在國外留學炫耀自己,這是及其不負責任的,很有可能害了孩子,有些家長受到留學中介雞湯文宣誘惑,加上國內優質高中也是千軍萬馬獨木橋制約,考慮家庭富裕也把小孩子送到國外留學,再加上有些公知大V只講國外的好的一面,讓家長被帶了節奏還以為給孩子快捷之路。還有一部分家長人脈很好,讓投靠國外親友,小孩子到國外留學接受優質教育,給孩子多一個選擇,其中也有很多學成回國成了學科中堅的,各種各樣不能一概而論,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父母給你選擇一次,自己選擇一次,酸甜苦辣自己慢慢品味吧!


聽風看景走萬里


好事情

這麼多孩子,家長掛念,人民外交為民服務

連首相都感染了,普通人感染的話怎麼辦,英國藥丸


Honeynight


各自珍重


李婕2020


大義天下,類有不同。


用戶4388621996850


沒有特例,有特例就有失公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