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日記:不能手機支付的尷尬,請和我一起默唸這些,必可解決。

朋友2個妹妹要來家裡住一段時間。兩居室的客臥空著給媳婦做健身房的,著急啊,拉著我去宜家幫著挑床。

客臥,長2.82米,寬2.52米。如果放一個1.5米的雙人床,那房間就剩個過道了。思前想後,決定先買個90*200cm的上下鋪吧,然後空出來的80cm,請人來沿牆訂做個榻榻米。上下鋪先解燃眉之急,做榻榻米的時候,順便讓把下鋪改成衣櫃,榻榻米里面做儲物櫃,據說家裡太多需要存放的東西了。

創客日記:不能手機支付的尷尬,請和我一起默唸這些,必可解決。

字,寫的,是挺醜的。

確定好方案,提貨付錢,然後故事來了。

宜家的網絡出問題了,電信公司搶修了一下午還沒修好,所以支付寶、微信等手機支付方式無法支付,只能使用現金或者銀聯卡。

朋友在排隊買單,我去旁邊的零配件中心幫忙配幾個固定床的卡子,總共6元。打開錢包,很幸運,竟然有兩張紅票,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放在錢包的。收銀的姑娘苦笑道:“不知道有沒有零錢找你啊。”我說:“那就刷卡吧。”6塊錢,刷卡,貌似還是第一次,心裡正想著,收銀開心的告訴我,零錢夠。

待我找到排隊的朋友時,發現有個帥哥正和他交流著什麼,趕緊過去。

帥哥買了200元左右的商品,沒有帶現金也沒有帶銀行卡,想找朋友通過手機支付的方式換點現金。很巧,帥哥的商品193.8元,我用找零幫他代付了。

你以為故事就這樣完美收官了嗎?不不不,等我們去停車場,才想起來我們自己沒現金了,一會兒,怎麼支付停車費?

尷尬。

創客日記:不能手機支付的尷尬,請和我一起默唸這些,必可解決。

上週從網上預約掛號,提示需要醫保卡號,找到醫保卡發現卡號摩掉了,看不清了。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帶著醫保卡去醫院現場預約,告知:如需使用醫保,請把醫保本一起帶來,如自費請出示身份證。我內心無數只黑烏鴉飛過,醫保本和身份證,竟然都沒帶。問:“能否幫看看我的醫保卡號多少?”答:“您之前沒有來院記錄,查不到。您可以看看自己的醫保本,醫保本上有。”心中再次飛過無數只黑烏鴉。好吧,輾轉折騰都是因為這些硬件條件和自己的信息差導致。

回去後找到醫保本,網上預約了今天,故事來了。

預約的10:30-11:30就診,我10:15到達掛號,下午14:30叫到我的號到診室外等候。

來到診室外,站定。

一美女迎面而來,道:“您好,請問有500元現金嗎?醫院只能刷銀聯卡或者現金支付,我都沒帶。您有的話,我可以支付寶轉您。”

什麼情況,昨天宜家故事重演?刷卡和現金支付,有多久沒有出現過了,這24小時竟然上演兩次。

現在就是去菜市場買菜,都可以微信、支付寶等手機支付方式支付。過年在老家,一個4線城市的早餐店,不僅有微信、支付寶支付方式,還有一個銀行標識的手機支付二維碼。這個四線城市的超市收銀臺旁邊,支付寶的自助收銀系統,人臉識別支付,早已成熟到我55歲的母親都會使用。

創客日記:不能手機支付的尷尬,請和我一起默唸這些,必可解決。

不知道銀行是幾個意思,最終沒有使用。

想想這24小時,本以為帶著手機走遍天下的時代,竟然兩次遇到無法手機支付的問題。而且一個是世界500強企業,一個是中國一線城市三甲醫院。

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醫院預約掛號,竟然因為沒有帶醫保本、身份證而無法掛號。當我們習慣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時,你是否還記得這些硬件設備放在哪個角落裡了?

記得09年一起合租房子的哥們,每天出門前都會默唸一遍:手機、錢、煙、鑰匙、打火機。不知道,現在的他出門是否依然會默唸。

但是我想,我以後出門前一定會默唸:手機、身份證、銀行卡。

軟件再強,再便利,也離不開硬件做保障。

創客日記:不能手機支付的尷尬,請和我一起默唸這些,必可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