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時代變了,原來這三類人卻一直都在


《四世同堂》:時代變了,原來這三類人卻一直都在


《四世同堂(丁聰插圖本)(套裝上下冊)》中小說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衚衕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記敘了北平淪陷後的畸形世態中,日寇鐵蹄下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那一派古老、寧靜生活被打破後的不安、惶惑與震撼,鞭撻了附敵作惡者的醜惡靈魂,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謳歌、弘揚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高尚的民族氣節,史詩般地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傑出貢獻,氣度恢弘,可歌可泣。

以上是豆瓣讀書裡對《四世同堂》的簡介。

記敘了…揭露了…展現出…反映了…如高中語文答卷似的很規整的概括了四世同堂的主要內容。我知道內容很豐富,但我想談談我的自慚和憤慨。

我讀這本書的時間跨度很大,從去年夏天讀到現在。上部前半段老舍先生平平的敘述老北京的人與物,這樣好似一部老北京的人文地理百科的內容阻礙了我的進度。這次利用疫情期間一口氣讀完全部。因為當下國家遭遇疫情也算國難便又自然而然的把書中的人物與當下的作比較。

國難當頭,恰是最能暴露人性的時刻。有的人木訥,自己的小日子還是該怎麼過就怎麼過,似乎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有的人奸詐,緊緊抓住國運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有的人奮起,想要通過自己的綿薄之力去挽留這個國家。

……

這是書裡的一段話,我想今天用來分析書內的三類人和書外的三類人。

01

一類是像冠曉荷、大赤包、藍東陽這樣奸詐無恥且無聊的人。書裡有這樣一段描寫他們的:

無論什麼時候,都可能遭到日本人檢查,但不久還興起了中國人對中國人的“大檢舉”,被捕去的,都要受到苦刑或殺戮!像藍冬陽、胖橘子、大赤包、冠曉荷、招弟,為了幾塊臭肉、幾口臭酒,栽贓自己人的,被日本人看著,這群自私的中國人,任人屠宰都是活該。

他們這樣的人在民族面前是沒有氣節的,不光沒有氣節,在北平失陷時第一想到的還是自己的利益,不光想到自己的利益,甚至於陷害別人來獲得利益。他們是蒼蠅,是蛆蟲,在這座城市裡腐爛。

然而冠曉荷們卻自認為自己是一隻體面的蒼蠅。在腐爛物上搔首弄姿。對日本人極盡能力的巴結討好,對窮苦平民又盡其所能的裝勢,壓榨。大赤包對妓女的搜刮揩油;冠曉荷對大赤包的唯諾附小對女兒的利用無情;藍東陽的吝嗇對學生們的陷害斂財;胖橘子的勢力無恥;招弟的墮落瑞豐的無聊。

他們這一群小人眾相,也許在和平年代只會讓人覺得討厭卻又覺得不相干,是國難把人性放大。

可是時代在變,不變的是人性。

疫情當下,不免也讓我想起生活中的“藍東陽們”。

《四世同堂》:時代變了,原來這三類人卻一直都在


這是北京一家有名的醫藥有限公司,涉嫌售賣3M口罩,數量達58萬隻,試想這些假口罩流入市場,有多少人被無意感染上病毒,有多少人因此喪命,又給醫務人員增加了多大的壓力。

還有為了吸引流量黑韓紅告韓紅的微博大v;砍醫生的,汙衊院士的,投訴好心人賺差價的…太多了。

害者趁難發財,賊者欺名盜世,弱者搬口弄舌!!”

02

還有一類是像瑞全、錢默吟、李四爺這樣默默無聞卻為民請命幫助別人在國家有難時又不忘溫暖別人的人。書裡有一段關於韻梅受李四奶奶影響的一段話:

她也試著步兒去幫助別人,在幫助了別人以後,她感到一種溫暖,不是溫暖的接受,而是放射,放射溫暖使她覺得自己充實堅定。

我想這很好的解釋了高尚堅貞者的感受。是的,放射!

幫助別人不是為了接受別人的回報,不是為了得到大眾的讚揚,而是放射溫暖的同時溫暖了自己。

在國家受侵略時,瑞全義無反顧的逃出北平,支援前線。在敵人侵佔北平時,錢詩人不怕再度進牢,到處宣傳抗日。在街坊鄰居都誤會謾罵李四爺時,李四爺依然時時幫助大家。

他們是星火,是槍彈,能照亮黑暗的道路,能穿透敵人的胸膛。

他們這樣的小人物,在各個角落裡發光,也長存在歷史長河的每一時期。

《四世同堂》:時代變了,原來這三類人卻一直都在


上面這張照片是農民歌手朱之文,為武漢捐款20萬,為家鄉建設捐助140萬。自己卻勤儉節約,捨不得消費。

《四世同堂》:時代變了,原來這三類人卻一直都在


上面這張照片的人叫吳悠,武漢的一箇中學老師,在病毒肆虐的武漢,騎著電動車到處為老幼免費送口罩,送消毒水,送藥。

還有很多很多…68歲的環衛工人袁兆文,將自己攢了很久的一萬多元送進派出所轉身離開;逆行女軍人劉麗,口罩戴到臉部變形;女星韓紅,捐款捐到自己破產,還要頂著被罵被告的風險……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 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03

還有一類是像瑞宣、小崔、程長順這樣的人。他們知道國家有難,也知道痛恨敵人。他們不會如蟻附羶卻也不敢義無反顧,只好做了“中間人”。

假若他甘心作犬儒,他不但可以對戰爭與國家大事都嗤之以鼻,他還可以把祖父,媽媽屋中有火沒有也假裝看不見。可是,他不能不關心國事,也不能任憑老人們挨冷受凍而不動心。他沒法不恍惑,苦悶,甚至於有時候想自殺。

可是,這一切只是空想。除非他馬上逃出北平去,他就沒法解決問題。但是,他怎麼逃呢?隨著一陣狂風,他狂吼了一聲。沒辦法!

這是第二部偷生裡的關於瑞宣的兩段心理獨白,書中有大段大段這樣的矛盾糾結。這其實也代表了這樣一類因家庭環境所累而選擇“不偏不倚”的人。

而這次疫情,我們大部分人都做了這樣不偏不倚的人。

《四世同堂》:時代變了,原來這三類人卻一直都在


每天關注各地疫情情況,然後在家過自己的小日子。

不談好與不好,只望這類人不給國家添亂。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04

這是自己在特殊時期讀《四世同堂》後的一點感受。這大概就是一部經典作品的意義吧,它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時代都能給予不同的意義。

而我讀完看到了書中這三類人,頓覺原來人終究是人,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可是人性一點兒沒變。卑鄙與高尚,邪惡與善良,仇恨與熱愛,可以並存於同一顆心靈中也能存在於每個時代。


我是簡書童,以上是自己讀四世同堂的一點淺知拙見,不同觀點歡迎來碰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