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現在的基礎上,地球迴歸到最原始的時候,再給個十幾億年。還能繁衍出人類嗎?

妁陌815


如果在現在的基礎上,地球迴歸到最原始的時候,再給個十幾億年,還能繁衍出人類嗎?

人類的祖先南方古猿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足足有500萬年之久,可是與地球生命誕生的時間、地球的歷史相比,真的是淪海一慄。人類的誕生,離不開地球本身的孕育,離不開自然環境變化的推動,更離不開地球整個生命體系演化進程,而這所有的一切,既有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必然性,同時更存在著無以復加的偶然性。

地球的誕生歷史

地球等太陽系的巖質行星,是在太陽形成的同時逐漸產生的。大約在46億年前,太陽系所處的位置,還是被一片“濃密”的星雲物質組佔據,這些星雲物質主要是由氣體和塵埃所組成,所含的元素主要是氫,其實是氦,另外還有碳、氮氧、鉀、鈣、鐵等。現在主流觀點認為,這片區域曾經有一顆白矮星,這是一顆恆星生命晚期呈現的狀態,星雲物質的形成,主要來源於這顆白矮星向外拋灑的氣體外殼,拋灑完這些星際物質後,白矮星就會變為黑矮星。而我們的太陽,在大約50億年之後的結局,也會和這顆白矮星一樣。

在星雲物質越聚多時,一些微小的星際塵埃,在受到外來引力的干擾下,不斷地發生相互碰撞,一方面發生積聚,另一方面溫度不斷上升。當積聚的物質越來越多時,由於動量守恆定律,這些物質開始圍繞著一箇中心點開始旋轉,更多的星雲物質包括氣體被緩慢地吸入中心,然後聚合成球體。在質量和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引發氫元素的聚變反應,同時向外散發光和熱,太陽的雛形就形成了。

與此同時,距離太陽有一定距離的星雲物質,也在圍繞中心運行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生碰撞,逐漸聚合形成巖質行星,我們的地球,包括水星、金星和火星,其行成過程基本上一樣的。而那些距離更遠的星際物質,由於溫度很低,星雲物質多以揮發性的冰冷化合物為主,然後聚合成規模較大的聚合體,吸引邊緣的氣體物質形成氣態行星。

地球生命誕生的條件

地球剛剛誕生之時,表面溫度極高,太陽高能粒子和宇宙射線強度非常大,這種情況是非常不利於有機生物存在的。隨著地球表面溫度的緩慢下降,逐漸擁有了可以形成生命形成的最基礎要素。

第一是整體呈現還原性環境。由於宇宙背景元素中氧元素的含量很低,因此地球在形成初期,所吸引外界星際物質中的氣體中,基本是以氫為主,幾乎沒有遊離態的氧氣,這使得之前有機物分子可以有效存在而不被氧化。

第二是持續的能量輸入。早期的大氣層中,除了沒有氧氣之外,也沒有臭氧層,因此來自太陽的紫外線幾乎全部到達地面,另外,來自宇宙的高能射線,以及地球大氣層中經常出現的閃電,為大氣層中的物質合成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豐富能量。

第三是原始海洋的形成。據推測,地球海洋中的水可能來自眾多彗星和地表內部水分的綜合貢獻。彗星中含有大量的固態水,降落到地球之後為地球提供了重要水源。地球內部本身含有的水,則通過火山噴發的形式,以水蒸氣的形式被帶到了地面。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這些氣態水則會凝結降回到地表,週而復始逐步在地勢低窪處聚積起來,形成原始海洋,並在地球上形成了水分的穩定循環模式。

地球生命發展的保障條件

只擁有上述生命誕生的條件還不夠,要使生命得以形成以及不斷髮展,還需要長期穩定的外部自然環境。而地球對於這些推動生命發展的保障,可以說是幾乎完美地呈現出來。

一是適宜的溫度。地球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太陽的宜居帶的中心區域,溫度最終降到了50攝氏度以下,不冷不熱的溫度,既能夠避免生命活性的抑制,又能阻止蛋白質等有機物質的變性。

二是合適的引力。地球的質量大小也剛好居中,不像一些類地行星那樣質量過小,產生不了足夠的萬有引力,來吸引更多的氣體物質組成大氣層,既能有效保障生命形成和發展所需的各種物質條件,同時也能夠阻止大部分地外小行星的撞擊,為地球生命誕生和發展提供比較安全的保障。

三是適宜的氧氣濃度。地球早期的大氣層雖然幾乎沒有遊離態的氧氣,但是後來出現一些厭氧型微生物,具有光合色素,可以利用太陽光還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分子量較大的有機物,然後再演化為可以利用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使地球上的氧氣含量逐步提高,為更復雜的生物演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四是適宜的磁場。地球的內核是由高溫液態物質所組成,在地球內部會隨著自轉產生相應的週期性流動,從而引發磁場的產生。磁場的存在,可以將大部分來自宇宙外太空的高能帶電粒子進行反射和引導,反射就是使這離開地球重新迴歸宇宙空間,引導就是順著磁力線的方向朝著兩極的方向運動,從而避免了這些高能粒子對生命體的傷害。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額外加持的保障條件。一個是木星和月球的存在,使得來自太陽系邊緣以及小行星帶的地外天體,大部分都被吸引墜入它們的表面,從而有效減少了地球受到隕石和彗星撞擊的幾率。第二是地球自轉軸的穩定傾斜,使得地球上接收太陽輻射的能量,保持著一個相對穩定並且分佈較為均衡的狀態,從而避免了區域性熱量持續地聚積和熱量持續性散失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從而使得地球上的生命演化朝著更加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人類產生和發展的偶然性

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雖然從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可以看出,總體上地球的生命形式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變化趨勢,但是無論是生命的形成,還是人類的誕生,都有著難以複製的諸多“巧合”。比如:

一是原始生命誕生的偶然性。從目前的科學研究來看,對於如何從有機物分子演化為具有生物活性、具備遺傳性狀的生命體的這個過程,還不得而知。即使科學家們儘可能地模擬地球早期的自然環境,也僅能合成一些基礎性的有機物,而無法獲得任何生命形式。

二是從海洋到陸地的偶然性。地球上的海洋,相對於陸地來說,物質更豐富,能源更豐富,條件也更優越,如果沒有地球大環境的變遷,或者沒有某些生物的“勇敢行為”,地球上的生命也不可能朝著陸地發展。在許多種可能性的假設推測下,十有八九會在海洋中產生高等級智慧的生物,但不會在陸地上產生現代的人類。

三是恐龍滅絕的偶然性。在6500萬年以前,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巨大隕石撞擊地球,導致了地球自然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地球由次進入冰河時期,那個時期在地球上佔絕對統治地位的恐龍逐漸滅絕,當時剛剛出現的哺乳動物逐漸登上了歷史舞臺。如果沒有那顆隕石,恐龍很難滅絕或者滅絕的時間要推後很久,那麼,哺乳動物的興盛以及後來人類祖先的出現,將會無限期地延長。

四是人類祖先出現的偶然性。在500-1000萬年前,假如沒有臘瑪古猿嘗試著直立行走,嘗試著向著長期賴以生存的森林邊緣走去;假如沒有南方古猿“下大決心”離開森林向著更為廣闊的草原上生活,也不會有人類的出現。在這種假設之下,它們將可能永遠都只能是古猿,不可能進化為擁有更高智慧的人類。

五是人類文明出現的偶然性。推動人類文明出現和發展有三個推動性因素,即學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學會製造和使用工具、形成語言。假如人類祖先膽子小一點、原始智慧低一點、性格“內向”一點,那麼人類文明的出現也不會這麼順理成章。

總結

我們人類的產生和發展歷程,追溯起來是整個太陽系和地球形成之後,所創造優越環境的綜合體現,其中帶有一定的必然性,然而更多的是偶然性,許許多多“看似不可能”的基礎條件,在地球上都以不可想象的情況進行著疊加,因此可說人類是地球、太陽系甚至整個宇宙的寵兒。如果讓地球重新來一回,那麼這些偶然性將不太可能重新出現,或者不太可能這麼完整地進行組合,地球生命的誕生包括人類的出現,都將會有極大的不可預測性,即使給個幾十億年,也不見得再有人類的出現。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如果給地球重來一次的機會,還會產生人類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知道生命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這個問題有很多假說和猜想,也一直是科學、神學、哲學等領域爭論的焦點。其中最被大家接受的是由《物種起源》和米勒實驗為基礎的化學起源論,但也有很多問題用化學起源論無法解釋。

生命起源理論

1.化學起源論

化學起源論認為,生命是由各種無生命的化學物質(單質和化合物)經過漫長的時間,在雷電等自然力量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經歷了由無機小分子到有機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的過程。原始生命在自然選擇作用下逐漸進化出現代人類。但化學起源論無法回答從化學物質到生命變化過程中意識是怎麼形成的。

彌勒實驗:1953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生米勒(S.L.Miller)在其導師尤利(H.C.Urey)指導下,將氫氣、氨氣、甲烷和水蒸氣四種物質(模擬原始大氣環境)密封在容器內,經過一週的火花放電(模擬原始地球的閃電),在其生成物中檢測到四種氨基酸。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基本單元,而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因此認為生命是由化學物質形成的。

2.神造論

神造論認為在世間萬物和人類之上存在一種超越生命的萬能存在,他們就是神。神創造並主宰萬物和人類,其無所不能。神造論者認為,“手機”不能自我出現,肯定有人制造,人也一樣,人不能自己出現,是神創造了人。但這種假設是科學家極力反對的,因為它全部來自假設,無法證實。

3.宇宙生命論

宇宙生命論認為人來自於地球外生命體,人是他們遺留在地球的後裔或創造的實驗體。這個觀點其實沒有回答生命的來源問題,只是把不能解釋的問題拋給無限的宇宙來背鍋,更不能解釋地外生命的起源問題。

如果重來一次,地球還能產生人類嗎

  • 如果化學起源論是正確的,地球產生人類的幾率約等於零,這麼小的概率,已經產生過一次,還會再來一次嗎?那隻能說猶如神助了!可科學和神學不會同時正確。
  • 如果神造論是正確的,那就要看神的意志了,我們卑微的人怎麼可能揣測萬能神的想法,或許他/她(姑且認為神有性別吧)只是覺得無聊,創造了人,但再玩一次,他可能會覺得太無趣了。
  • 如果宇宙生命論是正確的:1.人是地外生命的後裔,在無限的宇宙中,地球只是其生命中的一個瞬間,誰會記得幾十萬年前的事呢?2.人是地外生命的試驗品,試驗失敗了,證明地球不適合這個試驗,還是換個地方繼續吧!

綜上所述,如果在現在的基礎上,地球迴歸到最原始的時候,再給個十幾億年,也無法再出現人類了。


小醫生愛科普


我本人估計是不可能地球會回到原始社會去的,也不可能會消失。因為地球和宇宙是永恆的,是大自然形成的。只有氣候變化的可能,地震火山暴發的可能,沒有地球整體消失的可能。即然人類在某些年代後會得到生物細菌或者化學核科技的侵襲而滅絕這隻能是人類本身的自食其果,自討滅亡。科學能給人類帶來好處和便捷,也能給人類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有時是被戰爭和生活環境所逼迫發生的無奈,但真的到了那個時侯估計人類也不會繼續繁衍下去,也很難估計是什麼物種會奇襲般的出現都難推斷和猜想到的,萬一有那麼一丁點機會呢,科學的東西加巧合的機遇是說不清楚的。這是本人愚昧的看法,望讀者指正為盼,謝謝大家參與評論!




牛才玉


生命體的出現和演化,是個極端複雜的問題,並非由初始條件就能決定一切,例如,一個小擾動,可能會導致湍流


外星隧道


我認為是不會的,如果人類是地球上進化的產物的話。人類能出現那就是巧合了。可能某一條件改變都不會出現人類。稱霸世界的可能就會是其他生物了。也或許地球不會繁衍出生物。在十幾億年的歷史長河中差之毫釐,都會失之千里。

以上是個人觀點,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廣大網友多多指教。


鐵樹先生


人類不是進化而來的,而是本來就有,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錯誤的,地球人是外星移民,這一點在佛經裡有詳細記載,包括一些外星人居住的環境等都有描述,可以閱讀。目前科技發展只看到很膚淺的表面現象,很多未知的領域探索不夠也未有能力。


布翁布頭哥


人類只是擁有人類身體外殼的物種。

無論是人類還是其它物種的生命都是由能量形成的。在這個粒子的物質界中,是由意識主導,一切生命的本質是意識。

如果你從以上的基礎來構想問題,那麼你會明白人類的由來。因此,最終會領悟,是你創造的人,而你所見到的,感覺到的,都是自己。


靈魂的智慧


估計沒可能了


時光如流水666


週而復始是規律性的,但再繁衍的高級生物,與現在的人類相比,是不是完全一樣,便不得而知。


火娃141027896


就現在挖掘發現,人類起源至今不過幾萬年,不知為第幾屆地球主宰者?!前些屆因何滅絕?!長的啥樣?道不明白。讓地球迴歸洪荒?這是夲屆人類的事,同樣道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