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約翰遜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毛開雲


剛在某創作群看到,有人在說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目前正自我隔離;群裡瞬間似炸了窩一般熱鬧,沒想到英國之前推廣的對於新冠肺炎的“群體免疫”,還真的不是說說而已,可謂以身作則,帶頭顯示了“群體性免疫”效應。此前,約翰遜曾經表示,如果他因新冠肺炎,而無法繼續工作時,將由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擔任“臨時首相”;真的不幸而言中,難道冥冥之中,上蒼早就註定了?
唐寧街10號發言人表示,約翰遜首相的症狀很輕微,在進行自我隔離期間,約翰遜將繼續領導英國政府,抗擊新冠病毒。聯想到剛推送的另外一篇推文,是70餘歲的查爾斯王子,等了數十年的王位,頭上遲遲未等來“皇冠”,卻迎來了一頂“新冠”的帽子。
英國接連發生的兩件事,都和新冠肺炎有關,可謂震撼了全世界,不要小瞧了這個剛脫歐不久的日已落帝國,其在世界的影響力,顯然還是存在的,畢竟是王室成員和英國首相相繼確診了疫情,絕對都是爆炸性新聞。同時疫情無孔不入,不會因為身份高貴的王室成員,高居國家元首的地位,就可以避免感染,無論富貴貧窮,在疫情面前,其實都是一樣的。
查爾斯王子被感染,鮑里斯·約翰遜也中招,說明此前英國的“群體免疫”策略,企圖以拖待變,期待隨著季節變化,病毒會減弱或突然消失的“鴕鳥政策”,被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難怪英國遭到來自國內外的強烈質疑。
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因此,人類事實上已經是命運共同體,必須抱團取暖,共同攜手抗疫,只要疫情未結束,就沒有安全的孤島;那些將疫情政治操控、汙名化他國,企圖讓他國背黑鍋,轉移自身防疫不力的行為,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自身國內疫情呈現爆發性態勢,就是最好的印證。小貼士:歐美已有多位政要及名人確診新冠肺炎
西班牙第一夫人貝戈尼雅、法國文化部長弗蘭克·里斯特、法國生態轉型和團結部國務秘書普瓦爾松、波蘭武裝部隊總司令雅羅斯瓦夫·米卡、英國健康和社會保障部副國務大臣娜丁·多麗絲、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意大利聯合執政民主黨主席拉齊奧大區主席津加雷蒂、意大利陸軍參謀長薩爾瓦多萊·法利納、
西班牙社會平等部部長伊萊娜·蒙特羅、西班牙領土政策和公共職能大臣卡羅琳娜·達莉亞斯、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的夫人貝戈尼婭·戈麥斯、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及其妻子、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蘭德·保羅、眾議員馬里奧·迪亞斯·巴拉特、邁阿密市市長弗朗西斯·蘇亞雷斯、影星湯姆漢克斯夫婦……

國平軍史


剛剛的消息,英國首相約翰遜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這是爆炸性新聞,這是天大的消息。

3月25日,英國王位的接班人、71歲的英國王儲查爾斯確診了。當時有人感嘆:71歲的王儲感染,93歲的女王無恙;查爾斯沒等來王冠,等來了新冠……

之前,伊朗兩位副總統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算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官;現在,英國王儲和英國首相相繼感染新冠病毒,無疑刷新了伊朗的紀錄!

有段時間,世人的目光集中在韓國;後來,世人的目光聚焦伊朗;昨天,世人還在關注意大利、西班牙的疫情;今天,美國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一。

英國首相約翰遜,有“英國特朗普”之稱,不知今天是否要與美國“爭寵”——美國成為已經世界第一,英國也不甘落後,確診病例一時半會趕不上美國,那就英國首相先上——約翰遜確診?

曾幾何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夫人感染,特魯多危險;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被傳確診,隨後親自闢謠:檢測呈陰性;德國總理默克爾檢測呈陰性;美國總統特朗普檢測沒有中招;最後,誰也沒有想到,首先中招的是英國首相約翰遜。

幾天前,牛津大學有一份報告推算,可能一半的英國人口已經感染新冠病毒。

種種跡象表明:英國危險了!儘管截至目前,英國僅有確診病例11659例,但死亡578例並不少。而且新增2129例,疫情正在呈爆發式增長趨勢。

此前,英國的“群體免疫”廣受詬病,儘管比瑞典的繳械投降稍好一些。後來,雖然英國政府加強了疫情防控,但“群體免疫”期間欠下的賬,遲早是要還的!

有道是,出來混是要還的。也許,英國到了“還”的時候!


毛開雲


群體免疫那一招就很驚豔,這次得新冠也是難得的妙手,置之死地而後生。

1.首相得新冠,英國人會更重視病毒。

2.得病後還遠程辦公,為隔離在家的英國人做了表率。

3.得病後治療過程規範,讓英國人感到平等。

4.在適當的時候,病情逐漸康復的過程,給英國人帶來了希望。

當然,即使再怎麼控制病毒強度,也沒有疫苗那麼安全,風險還是有一些的。

估計特朗普就是猶豫了半天,沒敢用這招,被首相搶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