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小就代表竞争力弱吗?家族企业就代表管理落后吗?

十年前,有个富二代找我做企业培训。

他们家是做布艺生意的,在东北做的不错。

但他不热爱这个企业,却又没办法,父母让他去接手。

他向我咨询了很多管理问题,我一听他就是管理方面的小白——什么都不懂。

企业小就代表竞争力弱吗?家族企业就代表管理落后吗?


我当时的工作是帮他培训一百多个经销商,做一堂激励方面的课程。讲完课,富二代夫妇俩请我吃饭,然后又问了很多乱七八糟的问题,我当初想这样的企业怎么会搞得好。

一晃儿又是十年,十年之后我们再见面,我发现富二代已经不再是小白了。

他的企业从当年的东北前三,做到了现在的全国佼佼者,在布艺领域当中做得非常出色。

企业小就代表竞争力弱吗?家族企业就代表管理落后吗?

通过十年的努力,富二代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江下阿斗,而是变得非常有进取心。他建造出了一个布艺的博物馆,让各个地区的客户进行参观。他已经站上了布艺行业的头部。这一系列的事情让我进行了重新的思考。

为什么一个对企业管理一窍不通的小白,通过努力,竟然能变成行业的翘楚呢?

或许我们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告诫当中能找到点端倪。

彼得·德鲁克曾告诫企业家,在创新的时候要有三个禁忌:

第一、不要太聪明。

第二、不要过多的花样,不要分心,不要一次做过多的事情。

第三、不要为未来而创新。

其实我们想一想,很多企业家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也并不是因为他懂得更多的管理知识,而是因为他坚持的做下去,坚持的力量甚至让有些人成为了他们所在行业的隐形冠军。

企业小就代表竞争力弱吗?家族企业就代表管理落后吗?

作为一个行业的隐形冠军,他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隐形冠军》的作者西蒙教授从400多个隐形冠军的企业当中总结出来了八点共性,我看还是比较有道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共性,大部分的隐形冠军是家族性企业。前面我给大家讲的富二代的企业也是家族企业,靠传承,只有传承,他才会把企业延续。

企业小就代表竞争力弱吗?家族企业就代表管理落后吗?

第二个共性,隐形冠军的企业,CEO的平均任期大概是24年,而大部分的美国企业,CEO平均任期应该为七年。

这说明什么问题?做的久的领导人会对企业的未来有个更长远的规划,而做的短的可能更急功近利,所以我们会看到做久做细的企业,它的领导人做的时间都比较长。

第三,隐形冠军的企业有50%以上的销售额是通过出口来实现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都知道,想做一个隐形冠军,你一定是针对某一个特殊的领域非常聚焦,这就有可能会造成你所在的市场、所在的国家需求不足。

怎么办?全球化扩大你的需求,所以出口是必须的。当我们要确定在一个领域持续领先的时候,一定是我们做了别人不敢做的,别人不愿意做的,也有可能是别人认为市场不够大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把它市场扩大了。

企业小就代表竞争力弱吗?家族企业就代表管理落后吗?

第四点,这些公司的员工流动率非常低。

员工流动率低有什么好处呢?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学习成本,你工作得越久就越熟练。你对客户、对公司的工艺,对流程掌握的越详细,你的效率就越高,所以这就会形成你的很强的竞争优势。

第五点,隐形冠军一般所涉及的行业都是无形产业,或者是大家都不太知道的、影响面比较低的这些产品的行业。比如说德国有一家做螺丝的企业,百分之七八十的高端家居都用,但消费者不知道,默默无闻。实际上它真正做到了利润最大化。

一个企业不做到天下皆知有什么好处?你的对手不知道如何去模仿你。

企业小就代表竞争力弱吗?家族企业就代表管理落后吗?


第六点,隐形冠军企业的团队文化比较注重情感因素,或者叫社会控制影响要比实际控制更为有效。

什么意思?我们传统企业都是靠绩效管理,隐形冠军企业往往是靠亲情管理,

像日本企业很特殊,很多都是一家三口、祖孙三代都在一个企业工作过,你想想看你作奸犯科了怎么交代?家族都蒙羞,村里都不理你了。所以他靠社会控制,而不简简单单的是靠绩效控制。

第七点,隐形冠军的产品有一个重要特点:强调产品价值,而不是价格。我们往往会看到企业间进行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的企业如果获得胜利也都是惨胜。因为只有获得了价值、获得了足够的利润,企业才有长期发展的动力。

所以要做隐形冠军,你的核心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不是要靠低价来取悦客户,这样你的生命力是不会长的。

第八点,隐形冠军的企业,他坚信竞争的优势一定是更多的满足客户深入的需求。实际上只有深入地满足了客户需求,超过客户的满意,把事情做细了,你才有可能做久。

朋友们,这是隐形冠军的共性,可能也是通向隐形冠军之路。

各位企业家朋友们,当我们做一个企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去思考,我们想把企业做久,想把工作做细,“隐形冠军”可能也是我们选择的一条路、它可能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方向。让我们一起努力,不断的去超越自己,不断的去深入服务我们的客户,这样我们的中小企业才能持续发展,才能保持基业常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