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終前曾給戚夫人留條後路,可惜她太蠢,親手毀了自己和兒子


劉邦臨終前曾給戚夫人留條後路,可惜她太蠢,親手毀了自己和兒子

戚夫人

劉邦臨終前曾給戚夫人留條後路,可惜戚夫人太蠢,親手毀了自己和兒子劉如意。

戚夫人,歷史上又稱戚姬,出生於秦末的定陶(今山東荷澤市)。她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戚夫人不僅生得姿容絕美,並且十分善於音律、舞蹈。她所跳“翹袖折腰”舞,花樣極為繁複,其中又充滿了韻律美,在當時的漢宮之中,無一女子可與之相比。

早在劉邦建立漢朝之前,戚夫人、呂雉倆人就針鋒相對,互相爭寵。戚夫人作為劉邦年齡最小的一任妻子,仗著自己年輕貌美的優勢,恃寵而驕凌辱呂后,最終碰觸呂后底線。

劉邦臨終前曾給戚夫人留條後路,可惜她太蠢,親手毀了自己和兒子

導致在劉邦去世手段毒辣的呂后當權後,最後落了個被砍掉雙手、雙腳、挖去雙眼、耳朵燙聾、做成人彘被扔在茅廁裡慘死的下場。如此殘忍的手段,光是看文字的表述就讓人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受,可見戚夫人的下場有多麼的悽慘。其實劉邦晚年早就預料到呂后會對戚夫人不利,於是為了自己的“嬌妻”的安全著想,就給她指出了一條明路。只可惜戚夫人的格局太小,目光太短淺,沒有準確領悟到劉邦的真實用意,導致最後只能落得慘死。

劉邦臨終前曾給戚夫人留條後路,可惜她太蠢,親手毀了自己和兒子

戚夫人

劉邦晚年深知,隨著漢朝政權的建立,早年戚夫人和呂后的“情敵”關係已經逐漸升級到了“政敵”關係,本來可以調和的事情已經到了漸漸到了你死我活的局面。劉邦知道戚夫人鬥不過呂雉,為了挽回兩人“死敵”的局面,於是就給戚夫人指了一條明路。在《漢書》中記載,劉邦因為戚夫人和呂雉的事情常常擔憂,正好有一天劉邦傳喚趙堯做事,機敏過人的趙堯看出了劉邦的心思,於是就向劉邦提議讓周昌去趙國任職。因為周昌為人剛正耿直,朝中各大官員都非常敬重,就連權傾朝野的呂后都要敬重三分,所以派周昌去趙國保護劉如意是最合適的人選。但劉邦還是不放心,於是又深深告誡位居太子的劉盈:“不得傷害劉如意,一定要好好的照顧他,要記住,他是你的兄弟”。

劉邦臨終前曾給戚夫人留條後路,可惜她太蠢,親手毀了自己和兒子


當劉邦把劉如意安排妥當後,隨後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戚夫人身上。劉邦在得知呂后請來商山四皓來幫助她時,劉邦親自到戚夫人宮中,刻意告訴她:“吾欲易太子,然以此四人,呂后已權傾朝野,太子亦羽翼,難撼”。其言下之意就是說,呂后是從戰火中鍛煉出來的“老幹部”,擁有大格局,早年間是我的左膀右臂,常常為我出謀劃策,非常具有政治頭腦,而現在又有厲害人物輔佐她,更是如虎添翼。此時的呂后已經是權傾朝野,你在她面前太嫩了,要是想存活,就要收起鋒芒向呂后俯首稱臣,跟隨兒子去趙國,遠離呂后。要明白古代皇權都是集中制的,劉邦作為漢朝最高統治者說出的這句話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劉邦臨終前曾給戚夫人留條後路,可惜她太蠢,親手毀了自己和兒子

劉邦

但戚夫人礙於目光短淺,不懂得朝政只聽得一知半解,完全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是依舊恃寵而驕,不懂得一絲收斂,只知道有劉邦護著,就什麼都不怕。隨後在高祖殯天后,緊接著呂后就展開行動,將戚夫人囚禁在了永巷(關押宮女的監獄)。呂后為了洩恨,就把戚夫人的頭髮削掉,脖子上帶著鐵鏈,讓她天天舂(chōng)米做苦役。可悲的是,她依舊沒有真正的認識到事件的嚴重性,為了表示自己心中的不甘和對兒子的思念,自己編出一首叫做《舂歌》的歌謠,她天天唱到:“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誰使告女”。但她不知,因為自己的行為導致自己和兒子的生命走到了盡頭。當呂后聽到之後瞬間把長年累月積攢的火氣爆發到極點,隨後不僅以殘忍方法殺害了戚夫人,還把劉邦煞費苦心想要保護的劉如意騙到首都將其殺死。要是戚夫人被囚禁在永巷之後能夠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深深體會劉邦給她說的話,忍辱負重的生活,估計命運就會像薄姬一樣,讓兒子反敗為勝,扭轉大局。

劉邦臨終前曾給戚夫人留條後路,可惜她太蠢,親手毀了自己和兒子

呂雉

據《呂太后本紀》記載: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使人請太后曰:“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

天性善良仁弱的漢惠帝劉盈,受此眼前衝擊後,自暴自棄,不管朝政,在位七年後就去世,享年二十三歲,這或許也是呂后做盡壞事的一種報應吧。

劉邦臨終前曾給戚夫人留條後路,可惜她太蠢,親手毀了自己和兒子


戚夫人的悲慘結局確實有相當大程度上是因她自己而造成的,但究其根本,還是因古代中男女地位相差大,而女性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只能依附男性生存。

戚夫人便是古代宮廷女子的典型代表,而她在政治上的單純與天真,正是使她在複雜的宮廷鬥爭中慘敗甚至喪命的直接原因。(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還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