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朝代雖然不滿百年,卻將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為何飽受爭議?

這個朝代雖然不滿百年,卻將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為何飽受爭議?

在金庸名著《神鵰俠侶》中,為情所困的李莫愁時常吟誦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七夕之夜,我們先完整地欣賞下這首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地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這首千古名詞不是出自宋人之手,作者是生活中金元之際的一代文宗元好問。後人贊曰:唐有李杜,宋有三蘇,而金元,只有元好問一人。其人生不逢時,因為他在金朝做過官,金亡後被蒙古長期囚禁。直到晚年才回到故鄉山西忻州,病逝於元憲宗七年(1257年)。

這個朝代雖然不滿百年,卻將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為何飽受爭議?

《元世祖出獵圖》局部

而說到元朝,你最大的印象是什麼?是不是很模糊,往往還不及那本《馬可波羅遊記》出名。

元朝是蒙古皇帝忽必烈建立的,他既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又以中原大一統王朝的繼承者自居。在不到百年的歷史中,對現代中國來說蒙元最大的功績,就是將青藏高原的吐蕃納入版圖!

這個朝代雖然不滿百年,卻將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為何飽受爭議?

西藏正式成為中國的領土,源頭在蒙元。

公元1247年,元太宗窩闊臺次子、西涼王闊端與西藏地方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在河西走廊的涼州(今甘肅武威)舉行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涼州會談,史稱“涼州會盟”。薩迦班智達代表吐蕃承認接受朝廷管轄,並發表了《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宣告西藏從此納入中國版圖。

這個朝代雖然不滿百年,卻將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為何飽受爭議?

此外,政治上蒙元對後世的影響,就是實行了行省制度,成為現代中國各省份的源頭。行省始自金代,在元朝大力實施。


用錢穆先生的話說,即把全國分為若干個行中書省,由中書省(中央政府)派出各個行中書省到各地進行施政。即元朝沒有地方政府,各省都是中央派遣蒙古官員去各地代理地方官進行管理。這是為何?根本原因在於元代是以少數民族統治全國,蒙古貴族缺乏安全感不得不為之的統治措施。

在文化上,元曲與唐詩宋詞齊名。那些膾炙人口的曲詞,足以流傳千古。比如那首被譽為“秋思之祖”的天淨沙。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寥寥幾筆,就是一組畫面,一個故事,一闕絕唱,絕對不遜唐詩宋詞!

今天,雖然我們怎樣看待蒙元或許有爭議,但西藏屬於中國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