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看明朝那些事,跟讀曾國藩家書

疫情期間,老實在家就是最好的節奏,不給自己添堵,不給政府添麻煩,除了關注各種媒體每日疫情相關新聞和各種防疫小常識,全民掀起各色美食創造熱潮:涼皮、蛋糕、油條、各色麵條、烤串等等。美食的誘惑是無法抗拒的,我在家也在不停的嘗試著,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苦楚,其實不在乎最終是否是真正的美味,而在乎享受制作過程。

除了美食,這段時間還品嚐了精神食糧,讀了放在書櫃數年的書籍,像當年明月的這部書,很多人應該是天涯連載時就已經跟讀完,2006年開始連載,到現在已經十來年了,我現在才開始讀,有些汗顏!這段時間,由於小孩子也在家,為避免小孩子提意見,手機玩的不是很多,每每吃完早飯,便跑房間看書,真有種手不釋卷的感覺!

《明朝那些事兒》:一部通俗易懂、幽默詼諧的明朝興衰史!

淺看明朝那些事,跟讀曾國藩家書

說實話,一開始看到這七本書,不免有些頭大,想著這得看多長時間!第一本應該是這七本書中用時最長的,也可能是許久沒摸過書,很多時候都是看到後面忘記誰是誰,再往前翻書,真是有些搞笑,當然,這種情況在後面幾本漸漸減少,看書的速度也在加快。這回看這部書,只能是淺看,算是看的是熱鬧,偶爾會有些感想,之後找時間還會再看一遍的!

老子辛苦創業,後輩子孫中有互相殘殺的,有很多不務正業的,還有想幹但能力有限的或者短命的;業務骨幹中,有忠有奸,有能有庸,但都有一個特殊的愛好:排除異己,前腳是戰友,後腳便是敵人,不管以前咱倆有多少,想辦法殺你沒商量;四面八方的相鄰企業也很上勁,打的過跟你硬槓,打不過你來他就跑,看著快追上就求饒撐服,但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接著折騰;還有個別不務正業的董事長,偏信讒言,大手放權,弄得公司內外不得安寧!種種這番折騰,這個家族企業開了270多年,也算夠可以的了!

《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大家庭家長與朝廷封疆大吏有關家、國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淺看明朝那些事,跟讀曾國藩家書

這書現在看了四分之三,均是看完曾氏家書,然後看老師評點,原文能讀懂字面意思,老師結合現實社會的評點,更讓人深思。不得不佩服曾氏的遠見,他讓家人把家書全部整理保存好,作為後世子孫修身齊家的讀物,比較慶幸因為遺忘,這些珍貴歷史資料沒被大火吞噬!

大家庭家長,對一家老小各方面的關注,老輩的身體用藥、胃口用飯,兄弟及家屬的大病小病、衣著用度,後輩的詩詞字文章、接人待物等等,可謂是詳細至極!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大家庭一塊攪馬勺的現象基本沒有了,即使是小家,有時也不見得有處理的那麼得體,相處的那麼和諧!

朝廷命官,從開始的芝麻小京官,到後來的封疆大吏,每次受到挫折,都在那進行反思,並且在家書中顧不得封建大家長的顏面進行自我批評、自我刨析(兄弟們不要學我這樣),還有他的勤奮,還有他持之以恆的寫日記(中間有間斷)等等,一些優點還是值得後人稱讚和學習的!

淺看明朝那些事,跟讀曾國藩家書

讀書,讓自己增長了知識,開了眼界;

讀書,讓生活不再枯燥,盡享精神食糧;

讀書,給小孩子打了樣,努力讓它成為家中的一種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