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做農業服務的人,都難擺脫甩手掌櫃的命運

這幾年的農業市場很殘酷也很熱鬧,尤其是肥料、農藥這些農業生產的上游領域,吞併、抱團不斷,新模式新概念層出不窮,一批一批的前赴後繼。總結一下,這些人,這些企業都在嘗試著做一件事情——就是農業服務!

多數做農業服務的人,都難擺脫甩手掌櫃的命運

農業社會化服務這個概念最早在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之後歷年一號文件中也幾乎時每年必講。 國家政策導向,社會環境變化,導致農業生產的主體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這種變化倒逼著農業生產上游企業的轉型。單一的產品肯定是留不住農戶的,市場上有太多的產品,他們需要的是服務!而以往這些企業,這些實質提供服務的人做了太多年的甩手掌櫃,現在的改變和嘗試,從根本上沒能動搖“甩手掌櫃”的人設!

為什麼這麼說,有兩點原因:1、沒有提供服務的人;2、你派去服務的人沒有服務的思維意識和實際能力。前者說的是數量,後者指的是質量。

多數做農業服務的人,都難擺脫甩手掌櫃的命運

先說一組數據:美國農業從業人口為205.6萬人,僅佔美國全部就業人口的1.4%,而為農業生產服務的人口占全美15%;澳大利亞,2013/2014年度約有31.3萬人直接從事與農業、林業和漁業相關的工作(約佔總勞動力的3.0%),而農業相關行業從業人員114萬人;德國從事農業生產的農場主大約27.5萬,而從事農業服務的從業人員則達到了60萬人左右,也就是說,至少大體上2到3個人就要為一名農業生產者提供各種服務。

多數做農業服務的人,都難擺脫甩手掌櫃的命運

而我們情況是什麼,我們農資從業人群數量估計在240萬人,而面對的農戶數量是以億為計算單位的,相差幾十倍近百倍。當這些農戶對我們的需求是產品的時候,我們過的很舒服,大可以做甩手掌櫃,就是賣貨嘛!當他們向我們要服務的時候,這就是我們的噩夢,一個人對一百個人提供服務,你會被虐的連渣都不剩。農業在中國根本上還是人對人的服務,短時間內不會改變,所以說,想服務但是人手不足,你也只能甩甩手。

多數做農業服務的人,都難擺脫甩手掌櫃的命運

數量的事情說完了,我們再說一說質量的事情。很多人覺得三條腿的蛤蟆難找,兩條腿的人到處都是,其實還真的未必。很多農業服務的新模式、新項目都很優秀,頂層的設計、資源配置沒得說,折就折在項目的落地環節,執行人員沒有服務的意識思維,我們設想貫徹不下去,項目往往執行乏力,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胎死腹中。

多數做農業服務的人,都難擺脫甩手掌櫃的命運

人對於農業服務行業來說太重要了,沒有足夠優秀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談。我一直認為,雖然中國農業生產主體人群整體素質不高,但是新興起的農業生產主體實際上都是這個社會上最優秀的一批人,因為農業生產和經營本來就是一個跨學科、對一個人綜合素質要求極高的行業,要懂作物、土壤、氣候、化學、工程、機械、經營管理、營銷等等。而我們要為他們提供服務,就必須成為更專業更優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