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全國培訓講座(天津站)會議通知

杜森--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節水處處長

杜森在報告中從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農業政策兩個方面進行了重點分析。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了新常態,受資源環境的影響不斷加劇,在化肥使用方面存在著畝均施肥量偏高、施肥不均衡突出、有機肥利用率低、施肥結構不平衡等問題,導致我國肥料利用率總體偏低。而在農業水資源方面也存在著諸多問題,為此,國家頒佈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相關法規政策,提出化肥零增長,倡導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實現“四個轉變”。並指出推進水肥一體化的重點工作是:研發新的技術產品、完善區域技術種植模式、強化技術示範培訓。

黃學群--天津市農村經濟與規劃研究所

黃學群在《天津市設施農業園區規劃要點》的報告中介紹了天津市設施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重點指出設施農業園區的五大重點任務,即放心菜及特色瓜果基地建設、設施良種會展平臺創建、設施種植業園區功能提升、設施農業技術集成創新、設施農業品牌創建。

門旗--節水灌溉專家、博士

門旗博士在報告中提出設施農業彩網光譜管理,並分別介紹了紅網、珍珠網、銀網作用於植物的不同功能。對於滴灌養分調控灌溉,應注意水、肥、氣、熱的調控。列舉了國外應用案例,利用灌溉水的溫度調控作為的休眠,實現一年多次採摘。對於設施農業來說,應確定作物目標產量,計算實現目標產量養分理論需求量,調整養分理論需求量,根據養分施吸比計算應施入的肥料量,按作物各個生長階段需肥規律配置養分,設計作物灌溉制度,擬合施肥方案與灌溉制度。未來施肥灌溉物聯網,是實現全面感知、可靠通訊、智能處理。將先進的灌溉設備和現代管理技術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李謨軍--農業物聯網應用專家

農業物聯網應用專家李謨軍在《設施農業與物聯網應用》的報告中指出,智能化設施農業生產是設施農業的發展方向,而我國的設施農業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科技含量、設施裝備水平、農業機械的配套水平、運行管理水平還遠不如發達國家。物聯網與設施農業的結合可實現環境信息採集、控制執行、數據智能分析,提高設施農業生產水平。

柴立平--中國蔬菜協會秘書長

中國蔬菜協會秘書長柴立平在告中指出,當前蔬菜的價格整體低迷運行,以2014年蔬菜價格為例,是近十年來首次低於往年全年價格,一定程度下影響種植戶的積極性以及今年的的市場供給。2015年蔬菜整體價格有所上漲,但實際上部分蔬菜價格依舊低迷。對於蔬菜生產模式的走向,柴立平表示,批發市場經紀人加入農產品生產承包模式將對蔬菜的生產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企業帶領合作社建立生產基地模式也在不斷地發展和探索中。

李俊良--青島農業大學教授

李教授從蔬菜產業與生產現狀、蔬菜的水肥一體化技術、水肥一體化系統與設備、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水溶肥、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推廣五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重點指出微灌的可控性意味著施肥變得可控,通過微灌系統進行施肥,相當於“用勺喂”作物,給作物“打點滴”;可以很容易、準確地控制施肥的時間、次數、養分品種和量,甚至濃度;可根據植株、土壤監測結果以及市場需要等及時調控養分供應;微灌的均勻性意味著作物養分供應的均勻性,控制所有作物長勢一致。

盧樹昌——天津農學院教授

天津農學院盧樹昌教授在的報告中,重點對天津設施蔬菜生產問題與障礙因子進行了剖析。一、水資源緊缺與設施蔬菜大水漫灌矛盾突出;二、施肥量高、肥料資源浪費與養分利用率低的矛盾突出;三、設施土壤質量退化突出。同時,對於天津設施蔬菜水肥一體化解決方案提出來一下幾點建議:1、降低單棚節水肥設備成本,發展多種節水施肥技術結合模式;2、簡化單棚節水肥設備安裝規程步驟,發展菜農自行安裝程序模式;3、簡化典型蔬菜作物節水肥技術規程,發展ABC簡易操作模式;4、構建“設備+肥料+服務”全方位體系,開通點對點熱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