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觀察|堅決遏止中小微企業“救命錢”流入樓市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評論員 胡蓉

4月20日,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發佈通知稱,將會同銀保監部門加大對貸款貼息項目的審核力度,嚴防不符合貼息條件的貸款項目混入,騙取財政資金。一旦發現並查實,將依法依規對責任單位和個人給予失信懲戒,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當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也下發通知,要求深圳各商業銀行自查今年以來新發放的房抵經營貸(含借款人為企業或個人)情況。

近期深圳房價出現“小陽春”。據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深圳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5%,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6%。有一種說法是,近期深圳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與資金貸流入樓市推動有關。

具體操作方法為:炒房客先註冊一個公司,然後向銀行或第三方拆借一筆資金,加點自有資金全款買房;接著利用作假方式,用自己名下小微企業申請低息或貼息貸款;再把剛買的房抵押給銀行,套出貼息後的成本很低經營性貸款;最後用這筆貼息貸款把之前的欠款還掉。相當於既享受極低首付,又享受極低貸款。

由於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弱、受疫情更深,國家鼓勵銀行向中小微企業減免利率放水。深圳也發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全市產業資金優先用於扶持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中小微企業,劃撥10%的市級產業專項資金重點用於貸款貼息,對於疫情防控期內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新增貸款(展期視同新增),按實際支付利息的50%給予總額最高100萬元的貼息支持,貼息期限不超過6個月。可以說,這是給中小微企業的“救命錢”。

目前到底有多少“救命錢”流入深圳樓市,目前尚無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應該尚未構成規模。3月份深圳全市新建與二手房的實際成交均價漲幅不大,目前二手住宅均價為64000元/㎡左右,總體穩定。4月16日,市住建局在回應“房價上漲”時稱,近期部分熱點片區、熱點樓盤二手房價格有所上漲,主要是前期積累的需求集中釋放造成的,同時個別樓盤也存在中介和自媒體炒作引發價格上漲預期。

此外,貼息貸款也不是那麼好拿的,企業需要在4月底之前獲得貸款經嚴格審核後才可能拿到。最近網絡傳言,即日起過戶不滿半年的物業抵押做經營貸的,不得審批;並收回1月25日後審批的不滿半年的物業抵押經營性貸款。但深圳銀保監局已於今天上午否認了上述傳言,說明問題沒有嚴重到要進行“一刀切”處理。

但是“救命錢”被冒用流入樓市,性質是惡劣的,只要出現苗頭就一定要遏止。這不光是中小微企業的 “救命錢”被搶食的問題,也將造成資產價格泡沫和推動經營成本上升,使得提振消費和穩經濟的政策大打折扣,並助長“脫實向虛”傾向。

貨幣寬鬆與信用寬鬆容易導致資金流入樓市、推動房價暴漲。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了“房住不炒”。前不久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出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以惠民生、擴內需。這意味著,即使面對疫情給“六穩”工作的重大挑戰,以房地產業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方式依然不在考慮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