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地級市:廣西防城港市(人口不到100萬)


防城港市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南端和西南沿邊起點的交匯處、廣西北部灣之濱,是中國僅有的兩個沿邊與沿海交匯的城市之一。1968年建港,1993年建市,總面積6222平方公里,下轄港口區、防城區、上思縣和東興市,

總人口約100萬人,有漢、壯、瑤、京等21個民族,是京族的唯一聚居地、北部灣海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防城港市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中國—東盟自貿區的主門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核心城市,在國家建設“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中居於特殊重要的地位。

——中國唯一與東盟海陸河相連的門戶城市。防城港市地處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中國內陸腹地進入東盟最便捷的主門戶、大通道,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是中國國家港口型、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佈局承載城市。擁有5個國家級口岸和5個邊民互市貿易區,其中東興口岸是我國陸路邊境第一大口岸。擁有西部第一大港—防城港,與全球超過190個國家和地區通商通航,港口貨物吞吐量2012年突破億噸。2019年防城港口岸擴大開放順利通過國家驗收,防城港保稅物流中心通過正式驗收。

——中國極具潛力的沿邊開放城市。2018年,獲批為全國邊境旅遊試驗區。2019年,成功舉辦國際醫學創新合作論壇併發布《防城港宣言》。目前,全市正加快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等一批國家級重點開放平臺建設,主動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邊境旅遊異地辦證、跨境勞務合作等多項先行先試成果成為全區乃至全國典範。建有全國規模最大、功能齊全的互市貿易區,全國首個東盟貨幣服務平臺,全國唯一聯接東南亞的海陸冷鏈物流通道,全國第一家跨境保險服務中心。

——北部灣經濟區的新興港口工業城市。擁有538公里海岸線,腹地廣闊,開發成本低,環境容量大,是發展臨港產業的理想之地。一批世界500強企業搶灘落戶,形成鋼鐵、有色金屬、糧油加工、能源等一批千百億元產業,柳鋼防城港基地、中鋁一期等一批重大臨港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西部首座核電站正式商業運營,盛隆冶金躋身中國企業500強、成為廣西最大民營企業,建成中國第一大植物油籽加工基地和磷酸出口加工基地等。

——北部灣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態海灣城市。城在海中,海在城中,擁有世界唯一的國家級金花茶自然保護區和中國最大、最典型的海灣紅樹林,享有中國氧都、中國長壽之鄉、中國白鷺之鄉等美譽。防城港園博園、海灣綠道、西岸公園、城市沙灘等成為城市一道亮麗風景線。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全年優良率達100%,負氧離子高達每立方厘米8.9萬個,上榜全國康養城市50強,非常適合休閒度假養生。

——中國與東盟最便捷的經貿文化交流合作平臺。中越邊境商貿旅遊博覽會、海上國際龍舟節、中國——東盟國際馬拉松、北部灣開海節、京族哈節等成為中國與東盟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成功承辦中國——東南亞民間高端對話會、“魅力東盟·走入中國”文化之旅等國際活動,初步形成了中國——東盟合作的“防城港渠道”。

“十二五”期間,全市主要指標增幅或總量居廣西前列,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1%,人均GDP在廣西率先突破1萬美元,人均公共預算收入連續多年居廣西第一。2018年全市GDP增長7.4%,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財政收入、全口徑稅收收入加快增長,多項指標名列全區前茅,進入“全國地級城市小康經濟指數100強”,成為北部灣經濟區極具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