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供御-宮廷瓷器鑑賞(三)


清代供御-宮廷瓷器鑑賞(三)

清乾隆 青花纏枝花卉紋雙龍耳尊

乾隆帝崇古,所做的一系列仿古瓷器均體現了他對周禮、古代禮制的嚮往,作為帝王他希冀通過傳統儒家的禮來治理疆域,將自己視為古代賢王,以禮治國。仿古之風始於宋代,當時的文人熱衷於通過古器物考證古代的典章制度,且以好古來增添文房清趣,這種好古之風到乾隆時期更是盛極一時。乾隆皇帝自幼接受漢族傳統文化教育,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並真心熱愛古代文化,具有濃厚的慕古之情。當時國力強盛,文化事業特別是金石學的研究蓬勃發展,安定的社會環境給手工業生產水平的進步提供了基本保障,所有這些都為乾隆朝仿古之風的勁吹創造了條件。乾隆朝的仿古範圍十分寬泛,最為核心的則是對商周特別是西周青銅禮器的仿製,有如本品。由於青銅禮器作為正統思想中理想的禮樂制度的集中體現,是古典美學的凝聚,故而成功地仿製這類器物,未嘗不是高宗重現聖王時代的一種自矜,同時也是對他心目中宮廷工藝典範的一種探索。 尊為以瓷仿銅的具有“禮器”性質的宮廷陳設瓷,為清代仿古銅器之典型瓷器作品。本品造型莊重古雅,足外撇,造型敦實大氣,線條起伏婉轉,頸飾對稱雙龍耳,古意悠然。外壁青花紋飾以青花雙圈為界,呈帶狀分佈,自口沿向下依次為蕉葉紋、折枝花卉紋、纏枝花卉紋、海浪紋、纏枝四季花卉紋、蓮瓣紋、如意勾雲紋等。紋飾佈局繁而不亂,青花描繪精細,髮色純正。繪工為仿永宣青花,採用點染法,用筆精細不苟。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本品精緻溫婉,風雅雋永,置於殿堂之中,可解思古之幽情,使人領悟到古人非凡的審美情趣,為乾隆仿古之精品,殊為難得。

清代供御-宮廷瓷器鑑賞(三)

清乾隆 青花釉裡紅蒼龍教子撇口瓶

瓶撇口束頸,腹部飽滿,造型端莊,南京博物院藏有造型相近者。本品滿繪青花釉裡紅海水蒼龍教子圖,整器以釉裡紅繪海水紋,波濤洶湧,海浪翻滾,青花繪雙龍,蒼龍騰空而起,叱吒風雲,虯軀矯健兇猛,大有氣奪千里之勢。幼龍則破浪而出,昂首欲飛,與側首下顧的蒼龍深情對望。其畫筆生動精美,福海之中波濤洶湧之象,是以線描之功不厭其煩地繪就,細膩而嫻熟,展示乾隆時期畫工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兩龍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顧之際,更得以妙筆傳示出濃濃的殷切之情。 蒼龍教子圖作為清宮御瓷裝飾題材始見於雍正一朝。滿清定鼎中原之後,之所以能夠出現勵精圖治、開拓疆宇、四徵不庭、揆文奮武的“康乾盛世”,除了三代君主皆具備匡扶社稷、治國安邦的傑出才幹外,還在於他們均選擇了優秀的繼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勤政為民的雍正、銳意進取的乾隆,無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細選的最佳接班人。故此如何於諸皇子之中考察選取最佳者即太子位,關乎社稷安危,天下得失,乾隆皇帝面臨同樣的抉擇和壓力。乾隆後期,蒼龍教子圖成為御瓷之中寓意特殊的一類,存世數量珍稀。

清代供御-宮廷瓷器鑑賞(三)

清乾隆 青花九龍紋雙螭耳瓶

本品口沿微撇,束頸,頸飾雙螭耳,扁圓形腹,造型高雅,線條柔美,其外壁通繪青花海水九龍紋,紋飾層次豐富,佈局疏密有致,整體繪畫精湛,運筆流暢,點塗錯落,古雅盡顯,胎骨精良堅緻,釉汁溫潤如玉,皆良器之品格。青花之色,一如水墨,蒼妍雄渾。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紋不僅是祥瑞的象徵,更是作為明清兩朝皇家御用的帝王專屬之紋,滿清帝王致力於塑造其正統性與無上皇權,在各類宮廷御用的藝術品上廣泛使用龍紋,特別是作為宮廷陳設和使用的御窯瓷器中,有如本器。 瓶身以青花滿繪海水九龍紋,海水波濤洶湧,九龍形態各異,或正面威嚴,或騰空而起,或水中翻滾,氣度非凡,於一瓶之上將祥雲間騰躍的巨龍描繪得極為威武生動,體現了飛龍在天的皇家威儀,皇家氣派十足。特別是本品尺寸適中,非大型陳設器,也非十餘釐米的小瓶,而是近三十釐米,大小適中可以在皇帝萬機之暇把玩品鑑之物。

清代供御-宮廷瓷器鑑賞(三)

清乾隆 青花釉裡紅九龍紋玉壺春瓶

此件青花釉裡紅玉壺春瓶,畫面構圖豐滿,整器紋飾以青花繪雲紋,又以釉裡紅繪主題九龍鬧海圖,色澤明而不媚,妍而不嬌,畫面氣格淡逸、穆穆生韻。玉壺春瓶形制端雅,撇口束頸,腹身渾圓,下承外撇圈足,鮮豔的釉裡紅龍紋與火珠穿行雲間,紅藍拼逗,相映成趣。此件玉壺春瓶,青花、釉裡紅兩者並勝,用筆卓爾不群,意境淵雅恬淡,茲蓋世之佳作也。

清代供御-宮廷瓷器鑑賞(三)

清乾隆 黃釉暗刻龍紋盤

此盤盤形規整,靈巧精美,胎壁輕薄,內外滿施黃釉,質地均勻,釉色明亮,盤心暗刻趕珠龍紋,刻劃細膩,線條流暢,大氣而含蓄。底白釉以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明清兩代,對黃釉瓷器的使用限制極為嚴格,裡外通體黃釉者,後宮中只有皇太后、皇后能夠享用,此盤即屬此類高等級日用瓷。

清代供御-宮廷瓷器鑑賞(三)

清乾隆 五福捧壽大盤

本品盤形碩大,折沿,弧腹,圈足,胎體厚重。製作甚為巧思,盤折沿處與外壁滿繪青花纏枝蓮紋,纏枝花朵飽滿,蔓葉相連,構圖規整,青花色澤濃豔。盤內壁及盤心處以松石綠釉堆白工藝繪就紋樣。松石綠釉為清雍正時期創燒的綠釉新品種,雖為低溫色釉,但調配需頗費功夫,調配得當在施彩時才可以得到的均勻效果。若如本品大面積敷施,必須講究彩料的提純與調配,經反覆調試方可,如此繁複的工藝必將制約其燒造的數量。松石綠釉多為彩瓷色地,如若本品所用松石綠釉堆白裝飾工藝,則為乾隆時期唐英作為督陶官時首創,嘉道二朝雖偶有燒造,但其技藝已略遜於乾隆時期。


圖片來源於網絡、嘉德拍賣行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