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多大了

從前,對於年齡特別敏感。

總是生怕把自己年齡說大了,願意說小一些。論陰曆是臘月出生的,生日緊貼著過年。論陽曆就到了下一年,因此,喜歡講陽曆,不喜歡講陰曆。是最最煩虛歲了,因為一下子就虛出了兩歲去,平白大了不少。那時小學是七歲上學,出生在冬天,老媽去和學校通融,提前半年上了學,在班裡還不算大。但是後來轉了幾次學,發現高中的同學很多比我小不少。因為我小學上的是六年,他們是五年,而且有很多上學又提了前。因此,在年齡小的同學面前時時有自慚感,覺得一樣讀書,自己年紀大的顯笨。到戀愛的年齡,對比自己小的男生也本能地拒之千里,覺得他們太幼稚。

從前,覺得年齡大的人好老。


你今年多大了


上學時高一個年級就像高了一個山頭,需要仰視。上大學的時候,又覺得參加了工作的人好成熟。女生樓對面就是學校所謂“管院”的宿舍樓,都是些上過班再來上學的學生,說話做事都跟我們不一樣。當時流行鄭鈞的歌,對樓窗戶裡天天唱《赤裸裸》,而和我們同齡的男生也就唱唱《回到拉薩》。一次被同學拉出去吃飯,席間聽一個管院學生講到自己的年齡,“有一天想了一下,發現自己居然二十八了,就再也沒敢想過。”聽得我發呆,以二十歲來看這二十八歲,當然覺得太老了。不過,也有些女同學就喜歡找比自己大的男朋友,覺得他們成熟,可能跟現在的大叔控差不多。

自己到了二十八歲時,趕上給一個美女姐姐過四十歲生日,那是在倫敦附近的一個小鎮,大家在院子裡擺好了桌子,開始放音樂。她從樓上呼喚:“放蔡琴的歌,《忘不了》!”那深情與蒼涼的旋律,就在空曠的院子裡響起。姐姐滿懷感慨地說,三十歲到四十歲,是人生最累的十年。她其實還挺有魅力,迷倒一眾小男生以及旅行途中的英國紳士。但話語間的滄桑,難掩年華逝去的惆悵。那時覺得四十歲,是那樣老而遙遠。後來跟風也買了蔡琴的幾張專輯,但根本聽不進去,送了人。

到後來,才發現年齡帶來了很多錯覺。


你今年多大了


原來,年長未必成熟,年輕未必幼稚。

出了校門,到了社會上,年齡的差距似乎驟然就縮小甚至消失了。工作中沒有人在乎你是大幾歲或是小几歲,關鍵是能不能幹活。遇到事兒,困難才不問你幾歲,屬啥的,關鍵有沒有對付的手段。剛工作時,寫的報告被領導改得面目全非,但後來,發現被改的就越來越少,原來對我不以為然的老同事,有一天突然發現他們寫得並不比我好。

有一個老同事,成天講述自己的豐富閱歷、英雄經歷,但看他處事居然並不成熟。第一段婚姻不幸福,離婚訴狀還是我幫他寫的,再婚時居然找了一個不靠譜的娛樂圈女子,成天高調秀恩愛,看得人後脊樑冒冷汗,結果不到三月就閃離了,從此備受打擊。從前覺得比自己小的幼稚,但真正接觸到許多比自己年輕的優秀的人,他們的學識與見識都讓我敬仰不已。原來並不是年紀大了就會成熟,只有不斷學習,在經歷過後及時總結與反思,形成新的經驗,再帶入下一次實踐,才能讓經歷真正成為財富。

才發現,年長未必衰老,年輕未必青春。

在歲月的江湖中,不論資排輩。有的人“二十歲死,八十歲埋”,年輕卻沒有朝氣,有的人八十歲,卻仍有二十歲的心態。前年去北疆旅遊,一行人中有老有少,最亮麗的是三姐妹組合,分別是81、78和66歲,再無別人陪同,行李都是自己拎。每天和我們一起起早貪黑趕路,長途顛簸,精神抖擻,從沒有拉過隊,也不需要別人照顧。尤其是81歲的那位奶奶,長期在澳洲幫助帶孫子,剛獨自飛回國。還和我們分享她坐過山車的經歷。工作人員不讓她坐,她說不用你負責,執意坐了。我們問坐完了的感受,她說,“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嘛!”和那些二三十歲不願嘗試不敢冒險的年輕人比,不知誰更年輕。

從前一直在一個年齡仰望另一個年齡,覺得變老必然可怕。但是真的自己到了那個年齡,就會發現根本不是想像的那個樣子。三十歲生日時,抱著剛生不久的女兒,被新生命帶來的無限希望照亮,無心感慨。而三十歲之後,因為孩子的到來,開始追尋教育的本質直到終於發現,做父母是要先做好自己。因而這十年,反倒是自己成長最快的十年。回想從前的年輕歲月,很多寶貴的時光在閒散中消耗,而有一事無成之感。而近幾年學會打開,學會自律,把時間用來做自己應該做、喜歡和想做的事情,成長的速度反而加倍。同樣的長度,這十年更有厚度。

到現在,我早已坦然接受自己的年齡,不敏感,不在乎。當年的青春容貌雖然不再,笑起來像女兒所說:“魚兒遊進媽媽的眼睛,把尾巴甩在了外面。”那也不能阻擋我的笑容。如果像那個為了不長皺紋而四十年不笑的美國女人,即使不長皺紋,生活有什麼意思啊。

在成長中,不再留戀過去,反而越來越欣賞自己,越來越勇於面對生活,面對未來。看到比過去的一切時候,都更加自信、美好和從容。也相信今後雖會一天天更老,仍會有更好的未知的風景在等待。

一個山頭,自有一個山頭的風景,是什麼風景,全在自己領會。才相信勇氣、激情和愛情,每個年齡都一樣可以擁有。因為歲月的沉澱,那味道或許還會更醇香熱烈。就像樹木一樣,每年冬天落下舊葉,把成長儲存進年輪,而新的春天照樣長葉開花,歲月的力量,讓老樹的枝葉更加繁茂,花朵更加芬芳。

到現在,我更喜歡的一個詞是:“無齡”。

年輕時容易把時間浪費在迷茫上,而中年和老年又容易浪費在追憶過去和害怕衰老上。不如把自己從過剩的情感中解脫出來,從養生保健中解脫出來,把注意力放到目前和今後要做的事情上。因為相對於今後,我們眼下就是最年輕的時候。青春既與年齡無關,不如忘掉年齡,才能更好地輕裝前進。

無齡,只需要對世界仍保持好奇心和新鮮感。時時打開自己,新的知識和體驗會像清新的空氣一樣進來,讓我們忘記歲月流逝,像孩童一樣,永不覺衰老。這世界上,有0到99歲的兒童,也有0到99歲的大人和老人。只要有簡單幹淨的童心,任何時候都是個孩子。我得到的最大誇獎,不是有人說喜歡我的童話,而是聽到孩子跟我說,“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有趣的媽媽。”

無齡,只需要盡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其實不必感慨中年的責任,每個年齡都自有自己的責任,只要學會在承擔責任之餘,找到並認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時候,時間就似乎停止了一樣,內心變得充實而輕盈。有新的力量進入身心,人的狀態就變得青春。從八十歲開始畫畫的摩西奶奶,一百歲的時候,給一個在穩定無趣職業和寫作愛好間難以取捨的日本年輕人回信。“做你喜歡做的事,上帝會高興地幫你打開成功之門,哪怕你已經80歲了。”那個年輕人當時叫春水上行,後來成了著名作家渡邊淳一。


你今年多大了


一直特別喜歡美國作家塞繆爾·厄爾曼在七十歲時寫的《青春》:

“青春不在年華,而在心境。”

“人人心中皆有一臺天線,只要你從天上人間接受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的信號,你就青春永駐,風華常存。”

說到底,年紀不過是個統計學上的概念,不要讓它成為屏障,擋住了人生道路上的風景。也不要讓它成為包袱,沉重了前行的腳步。人生道路漫長,忘掉年齡,方好輕鬆向前。

昨天看陳愉的《三十歲前別結婚》,裡面有一段話說得特別好:

我今年42歲了,很幸運的是,我和我的閨蜜們都有所成就。我們將這個年齡稱為“妙不可言的四十歲。年輕時的動盪感和焦慮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樂。而這讓我們在優秀男人嚴重性感動人。我很欣賞神秘作家卡羅琳海爾布倫筆下對女主人公的描寫:

“她成熟了,也更勇敢了,那些她不在意的人們再也不能左右她的心志;她終於明白,自己無所損失。在這樣的年齡,不管你有沒有孩子,別人再也為你做不了什麼;你無所畏懼,無可隱瞞,對於重要的事情終可以放手一試。”

這一段話說的,讓我也期待“妙不可言”的四十歲了。而且這段話其實對男女都適用的,所以不管是男是女,送給讀到這兒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