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巡察進行時丨瞄準“堵點”“痛點” 推動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

巡視巡察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是國之利器、黨之利器。本月,十二屆湘潭市委啟動了第十輪巡察。除開展常規巡察外,市委派出了3個專項巡察組,分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脫貧攻堅專項巡察“回頭看”,以及村(社區)巡察。

巡察決不是走過場,而是一次“實打實”的政治體檢。目前,湘潭市各巡察組已陸續入駐,巡察干部進企業、住村裡,正緊張有序地開展巡察。今日起湘潭日報和湘潭在線特推出專欄,以巡察動態、巡察故事、巡察手記等形式,為大家揭開巡察的“神秘面紗”,不斷提升監督水平,助推湘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瞄準“堵點”“痛點” 推動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

——專訪市委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組組長文會龍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馮葉

營商環境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是精神的長相,是最核心的競爭力,它決定著城市的走向和未來。當前,湘潭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又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企業陷入了困境。為全力助推企業擺脫困境,更好地服務湘潭經濟社會發展,市委啟動了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進行“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

那麼,這次專項巡察查什麼?如何查?要達到怎樣的目標?4月23日,我們就相關問題專訪了市委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組組長文會龍。

記者:2020年是湘潭市的營商環境優化年。在這個背景下,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十分必要且重要。那麼這次巡察,將圍繞哪些重點方面進行?

文會龍:今年1月1日實施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從法制層面明確了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要求。這次專項巡察就是要以市場主體感受為依據,破解“堵點”“痛點”,持續深化改革,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將巡察以下12個方面:

1、對符合法定條件且申報資料準備齊全的行政許可、政務服務申請不予受理,或者不按規定程序和時限辦理的;

2、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擴大收費範圍的;

3、對涉企優惠政策不予落實的;

4、利用職權“索、拿、卡、要”,或者故意刁難的;

5、利用職權指定中介服務,強迫購買指定產品和服務,強迫參加協會、商會等社團組織的;

6、違規對企業進行檢查,違法對企業進行行政處罰,處理結果未公開的;

7、違法違規或者不合理地對企業採取停產、停業和停水、停電、停氣等措施的;

8、限制市場公平競爭、設置壟斷條款或者地域保護政策、擅自提高市場準入門檻的;

9、在涉及企業或者企業家的案件中超範圍、超限度採取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侵害企業和企業家財產權和人身權的;

10、政府及其部門依法作出的承諾或者簽訂的合同不予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

11、對妨礙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的行為不依法制止、不查處或者制止、查處不力的;

12、其他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

記者:與以往相比,這次巡察在工作方式上有什麼不同?

文會龍: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因此,巡察組不直接巡察地區和市直部門,而是從國有、民營、中小微、個體工商戶等各類性質市場主體中,篩選具有代表性的100家作為深入瞭解的樣本和依據。通過收集、分析各類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對被巡察對象的評價和看法,採取“倒查”的方式,查找有關部門在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投資開放環境、要素供給環境、創新創業環境、誠信法治環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目前,我們已制定走訪工作方案、談話提綱、企業問卷調查表,將工作任務分解到周,每週都有走訪計劃,本週已經採取深入走訪、實地察看、個別談話的方式對數十家企業負責人、行業協會、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了明查暗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