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由於突發的疫情,原本一年中最吸金的春節檔消失得無影無蹤,七部熱門大片紛紛撤檔。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然而在24號,除夕當日,字節跳動宣佈徐崢執導的電影《囧媽》將在大年初一登錄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火山版等手機在線平臺,免費播放,是的,免費播出,所有網友都可以拿起自己的手機安裝上述app,在大年初一零點起,在線免費收看這部原本的春節檔大熱影片。


如果你有智能電視,還可以在電視中下載華數鮮時光這款app,通過這款軟件在電視上和全家人一起收看《囧媽》。


美不美?妙不妙?贊不讚?o不ok?哈啦秀不哈啦秀?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零點鐘聲敲響過後,我也第一時間和家人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電影故事其實挺簡單的,徐崢試圖通過主人公伊萬和母親一同坐火車去莫斯科這段經歷,來探討父母輩與子女之間的關係,讓孩子理解父母,讓父母明白自己的孩子終將會長大,會成為獨立的個體,更進一步地讓伊萬學會婚姻相處之道。


說實話,看完這部電影,感覺其實挺一般的。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影片中,伊萬和妻子正鬧離婚,袁泉飾演的妻子跟伊萬說過一句話:你總是想把我改造成你理想中的那個妻子。


而伊萬在和自己媽媽吵架的時候也把妻子的這段話故意地說出來,表達他內心的不滿,感覺自己的媽媽總是想讓自己變成理想中的那個孩子。


其實,伊萬對他妻子的所為和伊萬媽媽對伊萬的所為根本就是兩碼事,伊萬一方面並不明白她妻子說的話,怎麼自己就在改造她,另一方面,他也不明白媽媽對他的關心。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媽媽從來沒有想過讓伊萬變成她理想中的孩子,從沒想過自己是在改造伊萬,媽媽的囉嗦,僅僅是因為她是媽媽,而伊萬是她的孩子,她在關心自己的孩子。


她讓伊萬少喝酒,她讓伊萬多喝水,她讓伊萬吃了很多紅燒肉,是因為她愛伊萬,看他喜歡吃就忍不住給他多吃,最後又不給他吃,也是怕他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伊萬的媽媽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關心、保護自己的兒子,給他吃是愛,不給他吃也是愛,伊萬不理解。


伊萬簡單地把這當成媽媽想要控制他,想要改造他,甚至覺得,爸爸之所以會喝酒喝死,就是因為在這樣“強勢”的媽媽面前,過得不幸福,過得太壓抑,才會去喝酒買醉。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直到媽媽擋在了伊萬和那隻大狗熊的中間,希望狗熊能攻擊她而不傷害自己的兒子時,伊萬才醒悟過來,這是愛啊,愛自己的孩子,可以連命都不要,而伊萬這麼多年來,還一直以為媽媽只是太強勢,只是想要改造他。


從熊口脫險後,伊萬揹著自己的媽媽一路顛簸,最終幫媽媽完成了她的心願,也終於讓自己明白他妻子說的那句話的意思。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家中的老人,曾經和我說過一句話:夫妻兩個人一輩子都希望對方能改變,能變成自己想要的那個人,可過了一輩子,才發現身邊的他(她)其實從來沒有改變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但凡夫妻吵架,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句式:“你為什麼要這樣說?”、“你為什麼要那樣做?”、“我要是你,我就不會這樣。”、“你能不能不要這樣?”


我們總是在責怪對方,沒有按照自己想的去說或做,總希望對方思維模式能夠和自己是在一條線上的,丈夫也好,妻子也罷,用一生的精力讓對方改變,改不了,那就只能無休止的吵架,最終走上離婚一途。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如果我們能去採訪一下那些相濡以沫一輩子的老夫妻,夕陽西下,牽著手漫步在湖邊,你去討教一下為什麼他們能夠在一起一輩子,他們都會告訴你一個樸素的道理:包容和理解。


甚至,這種“包容和理解”可以不是互相之間的,往往只是單方面的,夫妻兩人只要有一個人懂得包容與理解,夫妻生活就能走得更長遠,包容對方的缺點,理解對方的思維習慣,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簡單嗎?說說容易,道理誰都懂,能做到的又有幾個人?


伊萬通過和母親的相處,明白了在與親人的相處過程中,理解和尊重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他也才真正懂得了他妻子對他說的那句話,雖然兩人最終沒有複合,但相信伊萬,今後會更懂得“家人”的含義。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電影就講述了這些很淺顯的道理,徐崢刻意減少了整部電影的笑料,而試圖增加影片的“溫度”,但是作為過來人,主人公伊萬的那些改變很難讓人信服,我們的生活,難道不比電影裡呈現的更艱難嗎?電影為了製造戲劇衝突而故意擴大了矛盾,而我們普通人每一天的生活,可能都比電影裡的要複雜、苦難更多,即便在這樣的環境中,都很難讓人改變,區區幾天的火車生活,能讓一個固執的中年人發生轉變,我只能說,電影畢竟是電影,很多方面還是太過理想化了。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徐崢似乎是走進了一條死衚衕,當年《泰囧》大熱的時候,有人探討過那部電影的意義嗎?


沒有,不僅沒有,還有很多人噴擊那部電影只為搞笑,卻毫無意義,徐崢莫不是被當年這些評論給影響到了,之後的“囧”系列都開始尋找所謂的“意義”,最終將自己的電影變得既不搞笑,又強行說教,可以說是不倫不類。


《港囧》已經讓徐崢吃過一次塹,怎麼就長不了這一智呢,《泰囧》它是沒有意義,那又怎麼樣,它足夠的搞笑,它讓我們開心啊!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生活壓力已經那麼大了,我們好不容易去電影院看一部搞笑片,最後它還來教育我們要怎麼處理夫妻生活,要怎麼處理與長輩的關係?


用得著你來教我們嗎?我去德雲社聽相聲不是為了受教育,我來看你的電影也不是為了明事理,你講的那些生活道理,但凡有些生活經驗的人,都懂,還用得著你來婆媽?


我們本身就已經很煩了,為什麼想放鬆一下就那麼難?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什麼時候這些個導演才能明白,你拍的這些作品,有時候,有意思遠比有意義來得更重要。


所以有時候啊,真不好說《唐探》系列不好,雖然一聽到王寶強那聲音喳喳喳的就煩,但就有人買這個帳啊,它輕鬆啊,它解壓啊,大過年的我圖一樂,陳思誠他知道觀眾需要什麼,而徐崢似乎只管自己需要什麼,而忘記了觀眾的需求。


所以《囧媽》看完了,就一個感覺:沒勁。


簡單聊一聊《囧媽》,一部想要有“意義”卻丟失了“意思”的電影

而且兩個多小時的片長,說難聽點,真是又臭又長。賈冰飾演的那個乘務長也是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可如果沒有了這個角色吧,那這電影唯一的那麼一點點搞笑也都沒有了。


那麼最後,我們不如來做個假設,如果沒有疫情,如果春節檔還在,大家覺得這部《囧媽》在七部大片中表現會如何呢?


其他片子我都沒看過,如果把《囧媽》放在去年的春節檔,去年是四虎相爭,恐怕《囧媽》也不樂觀,這樣的一部電影,很難引發口碑式的連鎖反應,就這電影,徐崢去簽下那份什麼對賭協議,膽子也真是夠大的。


最終因為突發疫情撤檔,被買斷後線上播出,恐怕已是最好的結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