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打一頓就行了。"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調皮、叛逆,就該動用武力讓他們聽從自己,殊不知你的"打罵"對他們的影響就是一生。

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這是一個朋友的親身經歷:

我生活在一個小城市裡,母親是全職媽媽,父親在外地打工。

差不多從我記事起,基本上家裡的一切都是媽媽在操心,這當中也包括我自己,大概媽媽的"打罵"也是從那開始的。

小學的時候就被媽媽要求洗貼身衣物和夏天比較薄的衣服,而自己總犯懶,這時候就會遭到媽媽的"打罵",可能年紀還小一點就是被"扇耳光"、打手臂和背部這些地方,打完以後我就會乖乖把衣物洗好。

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有一天晚上,我和弟弟還有院子裡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打鬧之間不知道怎麼弟弟摔倒了,而且還流鼻血了。

弟弟哭著讓媽媽處理臉上的血,弄完之後媽媽就開始打我,我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想問:"是我把弟弟撞倒了嗎?"

零幾年那會兒,還住在平房裡,媽媽被朋友拉去吃飯了,臨走前交代我哪也別去,因為衣櫃裡放著錢,但是鄰居阿姨抱著小弟弟來了,給了我幾塊錢讓我幫忙去附近超市買個牛奶,我照做了。

等媽媽回來以後就發現家裡的錢不見了,詢問了我一番才知道是鄰居阿姨,但是她不承認,於是我又被打了,打的很慘烈,"拳打腳踢"吧,我哭的特別難過。

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反正後來,被打的次數很多,數都數不過來,被打的原因千奇百怪:學習成績不理想,回家晚了十幾分鍾,家裡衛生打掃的不乾淨,和弟弟吵架了,把碗打碎了,丟了手機等等。

雖然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但我依然很愛父母,在外工作的時候一個人偷偷哭著想家。可是每逢假期我又最害怕回家,因為看見媽媽我會害怕、緊張。平時也很少給家裡打電話,打了我不知道說什麼,甚至無法表達思念和愛。

這個事例讓大家震驚之餘,也需要認真思考一下"棍棒底下真的出孝子嗎",那些被家長打罵長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了?

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最近熱播的一個廣播節目《朋友請聽好》中,《冰糖燉雪梨》的男主角張新成笑著說:"我小時候老被打,有一次被媽媽打的比較厲害了,我就把一張寫著打人犯法的紙拿出來了,然後媽媽就笑了。"

雖然也是被打罵,但是確實也如父母所願,成長為了一個優秀的男孩,在藝考中排名第一,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在影視上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在生活中也是個積極開朗的男孩。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好結果,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上都或多或少的有著一些問題。

在一個"被打罵的孩子"的話題下,已過而立之年的小劉回答說:在父母對我幾十年的嚴苛教育下,我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常常感到暴躁不安、不自信、內心脆弱,而最嚴重的的是,我不懂怎麼去愛一個人,面對其他人的愛也會極度恐慌。

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儘管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我依舊會想起小時父母對自己的打罵和折磨,我會安慰自己可能真的太淘氣有被爸爸媽媽打罵的理由;但是更多時候會想是不是自己真的被父母所討厭、所嫌棄,每每想到這,悲傷就會無法復加。

現在父母年紀大了,越來越需要照顧,可是我卻難以表達關心,也不敢面對他們,因為會被那種油然而生的恐懼感包圍,我並不記恨他們,但是那些明明再正常不過的親近行為我根本做不到。

那種複雜的心理讓自己陷入不快樂,抗壓能力很差,情緒容易焦慮和衝動,也沒有什麼主見。性格也許有些古怪,所以身邊也沒什麼關係很好的朋友,一個人在住的房子裡,會被那種深深的孤獨感圍繞。在外人面前喜歡裝傻,因為這樣可能才會被忽略,才不會受到傷害。

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的是一個家庭的不幸福,一個孩子的不快樂,其實教育不止"打罵"。

1.學會和孩子溝通

當我們在生氣的時候,也許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們有義務讓他們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麼憤怒。

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在溝通時,我們可以說:"你沒有完成作業就去玩耍的行為,讓我感到難過,你願意看著媽媽這樣傷心嗎?""你這樣做,我很不開心啊。"

讓孩子直觀的明白父母的意思,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錯誤的。如若開始就用打罵式的教育方式,反而會激起孩子的反抗和憤怒。

2.尊重孩子的想法

雖然孩子還沒有成年,但他被生下來以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我們要像對待成年人一樣看待他們。

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父母都能意識到孩子長大了,成年以後不能再打了,否者會出現逆反心理,孩子的道理一樣,他們什麼都可以感受到甚至更加敏感,家長要放下父母的架子,從內心深處尊重孩子,將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

你從心裡尊重他的想法,不隨意打罵,他也會投桃報李,尊重你的意見的態度。

3.降低對孩子的期望

在多數情況下,孩子捱打都是因為沒有達到父母心中的期望和要求。

被父母打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心理問題有多大,教育其實不止打罵

考試成績不理想,你的要求是90分,而孩子只獲得了80分的成績;你希望他可以自己換洗衣物,可是他年紀還小,大人都會懶惰甚至邋遢,更別說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了,家長多付出一點耐心,多加提醒他們就可以啊。

打罵孩子並不能改變孩子的現狀,只是你單方面的負面情緒輸出,不如客觀的分析孩子的情況,調整自己原本的期望,適當的給予孩子壓力,也許換來的結果會出乎意料。

打罵式的教育換來的可能是無法挽回的悲劇,別讓你的錯誤毀了孩子一生,你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