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愛心團“銀髮”志願者演繹最美“夕陽紅”


■核心提示

平均年齡76歲,平均黨齡45年,其中年齡最大的90歲……這個特殊的隊伍是魏都區南關街道辦事處大同社區“五老”愛心團。“五老”愛心團成立於2016年,成員大多來自市老幹部大學保健班二組。幾年來,他們盡己所能發揮餘熱,用實際行動和愛心溫暖身邊的人,傳遞著時代正能量。


4年來,他們的聲音迴響在社區、學校、廣場、遊園;4年來,他們的身影奔赴在許昌的大街小巷、小區庭院;4年來,他們無私的奉獻和堅持,形成了一道亮麗的晚霞美景……他們,便是魏都區南關街道辦事處大同社區“五老”愛心團黨支部的老黨員們。這是一支特殊的隊伍,在20多名成員中,平均年齡76歲,平均黨齡45年,其中年齡最大的90歲。他們選擇在人生的暮年,盡己所能發揮餘熱,為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和關懷。

“‘五老’愛心團的成員大多來自市老幹部大學保健班二組。大同社區緊鄰火車站和汽車站,轄區流動人員多,人口密度大,一直都是我市創文、創衛工作的主陣地。考慮到轄區老黨員、老教師等退休人員眾多,我們便想著和市老幹部大學保健班二組聯合起來,成立一個由退休老黨員組成的愛心志願服務團體。這樣既豐富了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又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大同社區黨支部書記宋改清介紹說。

“我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思想成熟,生活、工作閱歷豐富,與其退休在家無所事事,不如行動起來,發揮餘熱。這才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市老幹部大學保健班二組組長唐中華,對宋改清的想法表示贊同和支持。

2016年,大同社區“五老”愛心團黨支部正式成立。“五老”人員,即老幹部、老戰士、老教師、老專家、老模範。這些老同志用實際行動和愛心溫暖身邊的人,傳遞著時代正能量。

幾年來,每到3月初,“五老”愛心團的成員們都會來到西湖公園開展“學雷鋒、樹新風”志願服務活動。這邊,戲曲藝術隊為群眾表演文藝節目;那邊,有一技之長的老同志認真為群眾檢查身體、量血壓、講解日常疾病預防及養生保健知識,還有幾位滿頭銀髮的志願者一絲不苟地為市民免費理髮……

在許昌創文工作中,“五老”愛心團的成員們來到市區各個廣場、遊園等舉辦文藝演出,號召市民為創文工作出力。與此同時,一些老黨員從家裡拿來掃帚、垃圾袋等,自發在廣場、遊園及部分無主管庭院撿拾垃圾。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這些老黨員主動來到各個無主管庭院,協助社區做好防控工作:為重病女孩捐款,熱心幫助無依無靠的外地居民在許昌安家,幫助居民調解夫妻矛盾、鄰里糾紛……“良善雖小,卻可煨心。大家奉獻自我,服務他人,力所能及在社會上帶頭學雷鋒、做好事,以自己的方式傳遞了正能量。”“五老”愛心團黨支部書記樊清義說。

幾年來,“五老”愛心團湧現了一大批可歌可敬的“許昌好人”:成員李乾建、孫月英被評為“許昌好人”,劉克寬、李乾建、馮根秀等家庭被評為“許昌市最美家庭”,邢轉贏、張愛蓮、郭紅被評為“許昌市十大敬老模範”……

“日常生活中,只要對人民有利的事情,哪怕再小也值得去做。今後,我們還會發揮餘熱,愛黨、愛國、愛人民,當然,我們也會邀請更多有愛心的老同志,加入我們這一團體中。”唐中華老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