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辭職,社保怎麼算?

Anewy


感謝您的信任,綜合您當前提供的資料,下面將為您詳細分析其中的利弊。甘蔗沒有兩頭甜,請理性權衡,慎重決定。

1、從養老金及相關待遇的高低出發

建議您克服困難,在老家事業單位堅持到退休。這樣養老金和相關待遇,以及退休後的其它福利更有保障,可以讓您的個人利益最大化。養老金、年金、住房公積金等其他相關待遇及福利都應該考慮進去,綜合權衡。

期間您可以階段性請假,上一段兒,休一段兒……能不辭職,就不辭職。

事業單位有長假福利,請假的事有彈性空間。您和領導好好溝通,適當送點禮,領導罩著你,幫你協調,這事兒就好辦。

坦率地說,這樣做,將來你退休時的養老金高,退休後每年上漲的養老金也多。還可以享受職業年金帶給你的補充養老金。住房公積金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絕大多數事業單位對本單位退休人員都會提供一定的福利。即使將來去世,除了喪葬費,至少還有20個月+的養老金做撫卹金。

但如果你現在選擇從事業單位辭職,到北京在代繳機構繼續繳納社保,將來在北京退休也好,還是將來在老家,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退休也好,養老金待遇都會比事業單位退休低不少。而且今後的住房公積金、職業年金待遇就都沒有了。單位的其他福利也沒有了,去世後撫卹金也有一大塊的損失。

2、如果無論如何無法堅持在原事業單位退休

建議選擇在北京繼續參保繳費,在北京辦理退休。這樣做,雖然養老金和相關待遇、福利會有很大的損失和落差,但應該比在老家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退休划算。

您37歲在北京參保,建立的是一般賬戶,具備在北京退休的潛在資格。如果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在北京累計繳費滿10年,各地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最後一個繳費滿10年的地區是北京,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屬於正常參保狀態,就完全可以在北京退休了。

但有三點要提醒你:

第一、如果你退休時還沒有北京戶口,就只能由單位出面為你辦理退休申請事務。你朋友的單位也好,待繳單位也好,總之辦理退休時最後一個參保單位出面為你辦理才行。

第二、辦理退休申請前,你在老家的檔案和社保都能順利轉移到北京,才能確保你之前28年的社保繳費年限的認定。

如果想辦理社保轉移進京,需要先解除老家的勞動關係,北京方面才能接收。因為不允許建立雙重勞動關係。

如果想現在辦理檔案進京,極度困難。因為沒有北京戶口,原則上無法接收你的檔案。個別人才接收外地檔案,但很難。將來辦理退休時,可辦理提檔,進行退休審核。需要有可靠的單位,協助為你辦理才行。

第三、如果你今後在北京繼續掛靠單位繳納社保,仍然按最低水平交費,將來退休時的養老金待遇應該不如在老家事業單位退休高。

並且,今後會損失掉上面我們提到的公積金、職業年金待遇,因為今後沒有單位給你交,你就享受不到相關待遇了。就是去世後,只有5000元的喪葬費,沒有撫卹金。如果你真的選擇在北京退休,不後悔才行。

為了減少損失,你可以考慮在北京再找一份工作,真正在用人單位參保。這樣單位負擔的統籌費用你就不需要繳納了,也不用支付代繳佣金,擔驚受怕,只繳納個人賬戶費用就可以了。

如果單位福利好,給你繳納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你的損失就會小一些。但如果你是在北京企業退休,將來去世後還是沒有撫卹金。

如果你的就業資本高, 運氣好,找了一份高薪的工作,社保繳費指數高,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繳費標準也高,比如繳費基數是社平工資的三倍,那麼你將來退休的養老金及相關待遇(福利和撫卹金除外),也不是沒有可能達到並超過在老家事業單位退休的標準。

3、關於退休時養老金如何計算

在哪兒退休就按哪兒的標準算。計算結果由退休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參保人視同繳費年限、實際繳費年限、繳費指數、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及退休年齡多項數據綜合決定。

具體計算辦法,各地不盡相同。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另外部分人群有企業年金或職業年金對應的補充養老金。

其中各地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一樣的,但過度性養老金的計算辦法不同,相對複雜。

我有一個專欄是介紹全國各省市養老金具體計算辦法的。不知道您是哪個地區的,你可以私信聯繫我,我把您所在地區的和北京地區的養老金計算辦法發給你。

結語

希望以上分析幫到了您,具體怎樣拍板,還要看您。您的情況,青青認為,應首選克服困難,堅持在老家事業單位退休,能不辭職,就不辭職。次選,在北京找份好工作,在單位參保。再次,在北京選擇以個體工商戶或掛靠單位形式參保。不建議選擇在老家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損失過大。


後續有問題,還可以私信聯繫我。退休是大事,希望你能參考我以上的分析,權衡利弊,處理好。祝大家一切越來越好!


附:內蒙古養老金計算辦法概要

主要政策依據為內政字發2006[253]號文件。

主要計算公式: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含本息)÷本人退休年齡所對應的計發月數(50歲退休195, 55歲退休170,60歲退休139)

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視同繳費年限×1.2%

補充養老金=年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100%劃入個人賬戶)÷退休年齡所對應的計發月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