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堪比茅臺的高值耗材,不得不降

毛利率堪比茅臺的高值耗材,不得不降

在未入醫療行業之前,筆者一直認為造成看病貴問題的源頭一定在醫院身上,每家醫院都在張著血盆大口吞噬著一個個走投無路的病人的錢財,當這些深受疾病折磨的可憐人再也擠不出一丁點血的時候,才能得到解脫。

後來,筆者才明白任何難以根治的社會問題,其背後都有著錯綜複雜的牽連。醫療行業最前線與人民群眾無縫接觸的醫療機構往往是在做著費力不討好的工作,整個行業的弊病損壞了人民的利益,往往都是他們在背黑鍋。看病貴,是醫生在吃回扣;看病難,是醫院服務差;一家醫院某個主任出問題,所有醫院天下烏鴉一般黑。

然而,當你知道一臺手術,患者支出的六成以上的費用都在醫療耗材上,而手術費、麻醉費的佔比不到兩成時,你就會明白所有醫療難題,醫院不是那坐享其成者,而是深陷其中的一環。

毛利率堪比茅臺的高值耗材

我們應該知道,高值耗材不是指注射器,輸液器、醫用紗布等價值不高的醫用耗材,而是對安全性有嚴格要求、生產使用必須嚴格控制,單次使用且高價值的介入類醫用耗材,如心臟支架、起搏器、人體修復膜、生物膜等。

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2018年,上市公司貴州茅臺的毛利率高達91.14%,而一些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的高值耗材毛利率甚至超過了茅臺。例如正海生物(300653,SZ)2018年毛利率為93.08%,主要產品包括口腔修復膜、生物膜、骨修復材料等生物再生材料等。正海生物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生物膜產品毛利率為94.20%、口腔修復膜產品為93.29%。冠昊生物(300238,SZ)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的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毛利率為93.46%。另外,無菌生物護創膜、B型硬腦(脊)膜補片產品毛利率也分別高達83.77%、81.94%。

毛利率堪比茅臺的高值耗材,不得不降

醫用高值耗材虛高在哪?

高值醫療耗材價格之所以居高不下,一方面因為科技含量高、安全性要求高,成本價格高,加上進口產品本來就有絕對價格話事權;另一方面則是虛高,因為高值醫療耗材多在手術中使用,專業性很強,往往是少數醫生決定著大量高值耗材的使用,帶金銷售幾乎是行業潛規則,非法利益輸送推高了價格,也造成過度使用。

高值耗材在國內醫療市場上份額逐年攀升,而國產品牌受限於技術落後和研發資金短缺等原因被國外高端品牌所擠壓,致使進口高值耗材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令人沮喪的是,在高毛利下,大部分企業的研發費用佔總營收的比例整體仍偏低,高值耗材仍在依賴進口。

高值耗材價格虛高的背後,往往容易滋生醫療腐敗問題。今年5月,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主任醫師楊向軍,被其博士生實名舉報亂裝支架,“裝一個支架吃回扣一萬元”就是高值醫療耗材亂象的集中體現。

平臺統一採購將成重要手段

價格虛高不僅給患者帶來了沉重的醫療負擔,也容易把醫療機構陷入信任危機當中,互聯網時代高傳播率的特性,一個腐敗點就容易抹黑全局,加劇整個行業的醫患矛盾。大力整治高值醫用耗材,淨化市場環境,把價格虛火降下來,已成當務之急。國務院辦公廳7月31日印發《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推出,正是醫改向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持續發力的體現。

《方案》重點強調了探索適合高值醫用耗材的集中帶量採購辦法,對於臨床用量較大、採購金額較高、臨床使用較成熟、多家企業生產的高值醫用耗材,按類別探索集中採購,鼓勵醫療機構聯合開展帶量談判採購,積極探索跨省聯盟採購。

在醫保局出臺醫用耗材全國統一編碼措施後,市場上的醫用高值耗材有了可比較、可監管、可分析的條件,為多省市聯合集中採購提供了可靠數據支撐,而在互聯網平臺上統一招投,更有利於採購數據實時共享,實現採購整體流程監管的透明可控。

聯盟議價、平臺統採只能在醫用高值耗材流通管理環節上擠壓成本水分,在生產上如果國內仍無法實現國產“代替”進口,那麼高值醫用耗材永遠擺脫不了高額起點的問題,治得了“虛高”,“真高”仍是遺留難症。所以,鼓勵醫療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顛覆進口品牌佔據高值耗材市場半壁江山的局面,高值耗材才能從源頭上實現降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