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瑞幸:無知和無畏,真傻和裝傻

1

2002年,我進入金蝶濟南分公司工作,接手的第一個實施項目,是河南某集團在兗州成立的分公司,分公司的管理團隊都是河南人,員工也有不少來自河南,所以食堂都供應燴麵,以照顧他們的口味。

我和這些河南人相處得非常好,我負責的這個部分,在同步實施的各家分公司裡也是名列前茅,所以還被邀請前往鄭州總部介紹實施經驗,所以2003年的元旦都是在鄭州過的,還記得乘坐大巴回山東,一路上,下起茫茫大雪。

甚至在我離開山東前往蘇州再到達深圳後的多年裡,和他們中的一些人都還保持著聯繫,有人離開了原公司去到貴州工作,也還常發郵件告訴我身邊發生的事。

眾所周知,很多中國人對河南人都存有偏見。

而我接觸過很多河南人。

有些是在網上,比如商都信息港,我在那裡申請了個人主頁空間,認識了一幫好朋友,包括前夫,當時商都信息港的網管,網名叫grwy,大家都很喜歡他。

有些是在網下,比如我剛提到的這家食品集團的員工,還有我去做過培訓的鶴壁聯通員工。

真的都很好。

河南人名聲不好,是因為所有河南人都做了讓人看不起的事嗎?

肯定不是。

是有些河南人敗壞了名聲,讓其他省份的人對河南人有了偏見。

但事實上,每個省都有好人壞人。

我是山東人,但也不認為山東全是好人,至少我爺爺就不是,我奶奶就算老了以後看上去是位慈祥的老人,作為惡毒後母的那個階段,她也不是好人。

我們怎麼看一個人?

通過他的表現。

我們怎麼看一個群體?

通過這個群體的表現。

說是偏見也好,刻板印象也好,從推理的角度來說,某些結論是成立的,只是有時候人難免“以偏概全”。

但是否算是上綱上線,也還要看實際情況。

山東有句罵人很厲害的話,是“這人沒家教”,之所以說罵人厲害,是因為這句話不僅罵了這個人,還罵了他父母。也有句夸人厲害的話正好反過來,是“這人真有家教”,這是連本人帶父母一起誇了。

這種時候,如果非要分開,說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道理上可能是成立的,畢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有時候,這些看法,會形成強有力的約束。

集體榮譽感、民族自豪感,也是這麼來的。如果人人覺得,個體行為只代表自己,不管怎麼為非作歹,也不會影響到家人、組織,那麼,這個社會很容易崩壞。

事實上,這也是不可能的,否則拜耳公司也不會開除澳洲跑步女。

有些人在將要實施犯罪的時候,想到有可能會給家人帶來的社會歧視和前程影響,可能就會止步。這是可能的。

“瑞幸不過是家中國企業而已,企業行為怎麼就上升到民族高度了?”

那麼,蒙受了長年偏見的河南人,難道不冤嗎?

澳洲跑步女也完全可以反駁抗議者,自己不過是個人行為,怎麼就被公司開除了呢?

為什麼有些人談到河南人就要歧視,談到瑞幸就要說別上升到民族高度呢?

這類大型雙標,恕我不能認同。

瑞幸的作假,是犯罪行為,實實在在地傷害了投資者利益,傷害了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

這沒得洗。

凡是為瑞幸辯護的人,不是愚,就是壞。

2

在《瑞幸事件之最不幸:騙子和為騙局叫好的人都是可恥的》一文後,有人指出:

“寫得很好,但不要忽略一件事,大多數人對這些彎彎繞繞一竅不通…很多人奔著去,和奔著菜市場打折去是一樣的心態。可以說他們貪小便宜,不過也僅僅如此了。金融和資本運作,遠在市井小民的天邊。

只是陳述,沒有反駁,不要誤會。”

其實,還真是誤會了,我在文中指責的,並不是貪小便宜的人,從標題到正文,我譴責的,都是“為騙局叫好的人”、為了一點小便宜小優惠而為瑞幸辯解的人。

圖便宜、喜歡優惠,並不是錯,這是自己的消費習慣,有些人,是真的喜歡瑞幸咖啡,手裡有優惠券急著用掉、怕預存的錢損失趕緊去買咖啡,這些,都無可厚非。

但,明知道瑞幸做假賬還要叫好,這是我所不能認同的。

這就好像是有人偷了隔壁村子裡的錢來賙濟村民,村民把這個人當成英雄一樣。

這還不是一個灰色地帶的問題,是非對錯,有時候還真是黑白分明。

有些人說不想談瑞幸,反正和自己無關。

這是他們的自由,我不干涉。

瑞幸和我也沒關係,但我還是要談,這既是我的自由,也是公民責任。

在公共討論環境裡,如果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那麼,這個社會就沒辦法進步了。

如果和自己無關就不要去管,那麼,阜陽假奶粉事件就可以不用理會?畢竟很多家庭的孩子喝的都是進口奶粉。

那麼,白銀連環殺人案是不是也不用討論?反正自己是安全的。

如果和自己國家、民族無關就任由它去,那麼,白求恩為什麼要來中國?身為德國商人、間諜、納粹黨成員的奧斯卡•辛德勒有什麼必要冒著危險去救那1100名猶太人?

如果整個社會崇尚這種自私、封閉,那麼,人類文明為什麼要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現在呢?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有些人自己不想談瑞幸,也不願意別人談,最好大家都別說,就當這事沒發生。這是為什麼呢?

也許是因為,當事實被揭破,他們不好繼續裝傻,不想在別人輕視的眼光裡欣然享受那杯優惠的瑞幸咖啡?

不過可能還是我想多了,他們那麼在乎優惠,又怎麼會在意別人的眼光呢?

吸取前文的教訓,我需要強調說明:

我並不歧視所有喝瑞幸咖啡的人,有些人就是無辜的消費者,特別是卡里充值的人。

我歧視的是為了想喝瑞幸咖啡而為瑞幸騙局辯解的人。

(此處,想必不再有任何歧義?)

3

在討論一件事的時候,經常會有人說:

“難道你就乾淨了?難道別的國家沒這種情況?”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完美無暇,才能討論這些事情?

別的國家也有這樣的事,所以我們國家出現這樣的事就是正常的?

有人留言:

“瑞幸一家企業只是成千上萬的中國企業中的一個,如果把他的錯誤,上升到民族高度,我覺得是歧視。通用造假113億,為什麼不說美國企業誠信度有問題?08年的金融危機,是誰造成的?”

我的回覆是:

“你只說了通用造假,但沒說通用當天市值跌去600億,這就是它應付出的代價。你可以自己認為這不需要上升到民族高度,就像自己不代表中國人一樣,但你無法左右別人的印象,中概股近來的股價已經說明了這個事實,如果硬要不管事實,我也沒辦法。”

對於這個留言,也有其他人發表了看法。

沙然:

“這篇文章討論是瑞幸的事情,想要討論通用的問題,可以另外開一個話題,這是兩個問題,想要對比瑞幸和通用兩家企業的不誠信的問題,可以開第三個問題來討論!”

AIA倉基勇:

“沒有誠信的典型中國企業群體像,而且還是那些所謂人上人推銷的成功學的典型範本。說句很難聽的,我們自己窩裡騙騙也算是家事,現在讓全世界看我們的笑話,更讓一些有誠信的企業因此蒙受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國際上僅有的一些誠信形象因為這樣的無底線事件更加不堪。可以說是千古罪人。

但荒誕的現實依然是始作俑者全身而退,監管部門無可奈何。不是說監管部門無能,只能希望他們能迅速成長,能形成威懾力。”

也有人說,不覺得“民族之光”什麼的是在諷刺嗎?為什麼大家都當真了。這屆網友不行啊!

我相信有的人是諷刺,因為他們的語氣能夠表明。

但有的人還真不是,他們是真的這樣認為。

我特別不喜歡的一種做法:說一些很過分的話,然後說,你們怎麼當真了呢?我不過是開開玩笑。

我以前在銀行工作的時候,行裡訂了《法制日報》,要求每位員工都要看,我還真的是認真地閱讀。記得看到過一則新聞,說幾個孩子打鬧,其中一個孩子,被另外的孩子們推下水淹死了,被責問時,那幾個孩子委屈地說:

“我們不過是同他開玩笑。”

有些玩笑,真的一點都不好笑。

有些事,不能當作玩笑。

我相信,永遠無法叫醒裝睡的人,其實也從來沒有試圖去叫醒他們。

我說出想要說的話,這是我的責任。

有人願意聽,我很高興。

有人不願意聽,這是自由。

有人來罵我,我聽著,這是我為自己的行為應付的代價。

4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明哲保身,甚至幸災樂禍,也有人在危難時刻,最美逆行。

有人因為無知所以無所敬畏,有人眼裡只有自己的小利,完全不管其他。

當我不具備逆行的能力時,比如我不是醫務工作者,不會在封城之後進入武漢,但是至少,我有逆行的勇氣,也有為人的基本良知、底線,有作為世界公民的崇高道德法則。

我也有很多敬畏的東西,不敢越雷池一步。

康德說過:“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有些人因為自己的自私、貪婪,就認為所有人都是這樣,如果不是,就不正常。

但事實上,人類文明的進程,是緩慢而艱難地從愚昧、野蠻、封閉、禁錮朝向愛、和平、自由。在人類歷史上,有無數可歌可泣的人們,信念堅定,行動果決,在強權和各種阻力面前,無所畏懼,所謂正氣,有些人雖然從不具備,但是,不能否定它的存在,而且,也仍有無數的人們,願意為了建設更好的國家和國際社會而奉獻。

今天的文章,請允許我用文天祥的《正氣歌》作為結尾: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