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追兇者也》是由曹保平執導,劉燁、張譯領銜主演的黑色幽默懸疑片,於2016年9月在國內上映,豆瓣評分7.8分。

電影圍繞一起在西部偏遠山寨發生的兇殺案,展現了生活在社會邊緣小人物的生活和心理,將小人物的善與惡、愛與痛、血與肉,通過曹保平獨特的黑色幽默展現的淋漓盡致。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同年,曹保平憑藉《追兇者也》拿下澳大利亞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劉燁拿下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就影帝。

在我看來《追兇者也》的成功,固然離不開精良的製作,演員的精湛演繹,更離不開曹保平一以貫之的“踏踏實實做自己的電影”的追求和執著。

敘事風格

曹保平導演在《追兇者也》中獨闢蹊徑,在敘事上運用平行蒙太奇固定結構大框架,

平行蒙太奇是以不同時空發生的兩條或更多的情節線並列表現,分頭敘述而統一在一個完整的結構之中。

在局部運用連續蒙太奇,

連續蒙太奇是沿著一條單一的情節線索,按照事件的邏輯順序,有節奏的連續敘事。

各局部之間運用顛倒蒙太奇,

顛倒蒙太奇是一種打亂結構的蒙太奇方式,先展現故事或事件的現在狀態,然後再回頭介紹故事的始末,表現為時間概念上過去與現在的重新組合。

將劇情鋪開,三條人物線同時發展,在最後統一到一起,形成一個嵌套在主結構框架下,各局部相互交織又錯落有秩的敘事脈絡。

汽修店老闆宋老二

性情憨直的宋老二(劉燁)憑藉獨一份的修車手藝,在山寨邊開了一家汽修店與兒子相依為命。摩的司機“貓哥”的死對宋老二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因為曾經和死者有過恩怨,宋老二成了警方和村民們懷疑的對象,死者家屬更是認定宋老二就是兇手。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面對警方的懷疑,村民們背後的議論紛紛,宋老二隻好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出真兇還自己清白。於是宋老二在朋友的幫助下,開始了自己的追兇之路。

找出線索,找到真兇,這是宋老二的目標,也是電影的敘事主線。

無業青年王友全

王友全(段博文)是個剛出獄不到一年的無業青年,整日遊手好閒,生活全靠家裡和在縣城打工的女友接濟。雖然一直沒有正經工作,王友全卻一直盼望著離開山寨到城市闖蕩一番。

王友全在路邊順走了一輛沒人看管的摩托車,以為撿了便宜便宜的他把車子騎回家,準備聯繫買主處理掉。沒想到車子竟然是死者“貓哥”的,貪小便宜惹大麻煩,錢沒賺到自己反而成了行兇嫌疑人。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本已經跑路的王友全受女友感化回到縣城約宋老二澄清自己,他坦白摩托車是路邊順來的,自己並沒有殺人,還給宋老二看了從車上拿下來的西服。

宋老二在西服中找到了殺手的存摺和自己的一張照片。

至此,案件的大概脈絡已經明晰:宋老二和王友全都是清白的,殺手名叫董小鳳,他真正要殺的人正是宋老二,貓哥是個替死鬼。

到底誰要殺宋老二?為什麼要殺他?董小鳳怎麼錯殺了貓哥?這一系列問題成了影片敘事的主線。

殺手董小鳳

董小鳳(張譯)在東北因為搶劫金店被判刑七年,出獄後他殺死了出賣他的朋友,逃到了這裡並在縣城一個夜總會當了領班,兼職殺手。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董小鳳為了給相好萍姐買房子,接下了礦場老闆殺宋老二的活兒。準備妥當後,董小鳳隻身來到宋老二的汽修店,結果錯殺了想賺外快的貓哥,更麻煩的是放著西服的摩托車被路過的王友全順走了,裡面還有自己的存摺。

事情辦差了的董小鳳一邊繼續尋機會殺宋老二,一邊為彌補錯失著手殺王友全。結果每次都是陰差陽錯,不僅事兒沒辦成,自己反而弄得渾身是傷,狼狽不堪。

至此,案件的前因後果徹底明瞭:宋老二不願賣祖墳那塊地,礦場主找董小鳳除掉宋老二,結果董小鳳錯殺了貓哥。

迴歸主線

宋老二找到了照片的出處,猜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於是拿著照片找到治安隊長錢貴興對質,結果收到了董小鳳綁架兒子的威脅電話。

於是,雙方各自帶著各自的人質在汽修店最後攤牌。對峙過程中,董小鳳殺死了錢貴興,宋老二開車帶著兒子逃命,結果車子翻下了山坡。

電影最後,以為完成任務的董小鳳回住處找萍姐,結果被守候在哪裡的警察擊斃;宋老二和兒子傷到了脖頸,紛紛戴上了脖套,生命無礙;王友全從董小鳳手下死裡逃生,在醫院治療後也出院了。

懸念是一種藝術技巧,即運用一切手段使觀眾對劇中人物和故事情節持有一種緊張的期待心理,一種欲探知事物究竟的心理活動。

在我看來,曹保平不愧是導演裡的懸疑敘事大師,他導演的懸疑電影與那些華麗的商業大片不同。在《追兇者也》中他追求敘事的懸疑性,運用嵌套式分段遞進,層層解析的敘事手法,將整個事件巧妙地分配給各個人物,又將各個人物相對獨立的故事巧妙地勾連在一起,使人物情感和矛盾衝突更加立體,從而通過敘事將影片的懸疑氣氛和社會表達呈現出來。

色彩的運用和表達

在視聽語言中,色彩是十分重要的視覺語言,能夠真實還原萬事萬物,還具有確定影片風格、刻畫人物心理、渲染環境氣氛的作用,往往成為電影中導演意圖最為直觀的表達。

色彩基調

色彩基調是指色彩在畫面中表現出來的全片的總的色彩傾向和風格。整部作品往往以一種或幾種相近的顏色作為影片的主導色彩,在視覺形象上營造出一種整體的氣氛、風格和情調。

在電影《追兇者也》便是以灰黃作為電影的基本色調,迎合西部貧瘠山區的風貌,表現一種灰黃的悲劇色彩,暗示劇中人物的荒誕。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影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貫穿全片的灰黃基調,每一個場景,每一個鏡頭,每一個人物,甚至每一個畫面元素都被包裹在這灰黃色中,處處透著悲劇色彩和荒誕的氣氛。

電影中的天是灰黃色的,山寨、公路、縣城,鏡頭所及之處天始終是灰黃色的,彷彿籠罩在沙塵薄霧中。

電影中的地是灰黃色的,貧瘠乾涸的黃土地上只有枯萎的草木,即便是河水都是灰黃的,看不到一點鮮豔的顏色,處處都沒有生氣。

電影中的建築是灰黃色的,破舊的山寨房屋,牆壁已經風化出黃土粒,縣城的街道塵土飛揚,幾乎看不到繁榮氣象。

電影中的人是灰黃色的,每個人的服裝和麵孔彷彿都沉浸在灰黃的沙塵薄霧中,身上隨處可見黃土的印記。即便影片中穿著色彩鮮豔的王友全,也在這灰黃的色調中失去了鮮豔的顏色。

即便是在光線上,陽光的照射也總投在灰濛與塵土之中,即便是縣城夜晚五彩斑斕的霓虹燈,也是透著灰濛濛的光線。

灰黃色的基調似有意或無意的滲透在影片的每一個鏡頭,場景的每一個角落和每一個重要不重要的人物身上,不僅映襯了環境,也將人物和故事的悲劇、荒誕氣息傳達出來。

色彩心理

色彩心理指不同波長的光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而產生色感時,必然導致人產生某種帶有情感的心理活動。

在電影中角色所穿著服飾的色彩,往往是角色當前場景下的心理體現,對角色的心理塑造和情緒表達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服飾的色彩也存在著導演對人物背景以及命運的不同表達。

在電影《英雄》中,張藝謀就用了四種不同的服飾色彩,表達了殘劍(梁朝偉)和飛雪(張曼玉)四種不同情緒和心理。

比如紅色象徵著血腥和仇恨。無名殺死了殘劍,飛雪要替無名報仇。如月嫉妒殘劍與飛雪的關係,決定找飛雪報復。於是兩人都穿著鮮紅的服飾,預示著一場血腥與仇恨的大戰即將開始。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比如白色象徵誠實和信任。無名的計謀被秦王識破,但是他並沒有出劍刺殺秦王,因為他被秦王的言語所打動。於是此時,無名道出了殘劍和飛雪的真實情況,鏡頭中飛雪正身穿白衣,縱馬奔向自己最信任的人。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在電影《追兇者也》中,宋老二、王友全、董小鳳、錢貴興、萍姐等每個角色的服裝顏色都有著角色的心理和命運的表達。

宋老二從電影開始到結尾的黃色毛衣和黃色車,表達著他對這片土地的依賴和難以割捨,這也暗示了宋老二必然會拒絕遷墳的原因。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王友全雖然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但是他那綠色皮衣、牛仔褲和黃色頭髮表達著他對這片土地的叛逆。他的服裝色彩與整個環境顯得格格不入卻又包裹在環境之中,暗示著他與這片土地的勾連以及他想要走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心理。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董小鳳開始穿著的是一身白色的西裝,在人群中和鏡頭畫面中十分顯眼。此時的白色象徵著董小鳳的人生信條——誠信,這也預示著他繼續追殺宋老二的必然。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錢貴興每當用謊言欺騙宋老二時,以及董小鳳在電影后段開始追殺宋老二時,都穿上了黑色的外套。此時,黑色象徵著陰謀、惡念、殺戮,將兩人在當下情境中的心理表現的十分到位。

善與惡的探討

惡無定議,莫以惡為惡者顯;善無定評,勿以善為善者安。——《道德經》

生活中我們常常對善惡的評判非常簡單,當看見一個人作惡或者行為不規範,就會說這個人是壞人或者認定不好;當看到一個人行善,就會說他是好人。

善與惡有沒有一個固定的評判標準?

好人和壞人是不是一定要做了某件事?

孔子在論語中曾經說過:“有時候親眼看見的也未必就是事實的本質”。

在曹保平的電影中,關於善與惡的探討始終是他如一貫徹在電影中的,《光榮的憤怒》、《狗十三》、《烈日灼心》再到《追兇者也》。在他的電影中沒有非善即惡的明確界限,也找不到商業大片中善惡對抗的壯觀場面,亦不會有諸如高級特工、兇殘罪犯、個人英雄之類的角色。每一個人物都有善與惡交織,每一個人物都是矛盾的集合。

宋二老在電影中被塑造成一個憨厚耿直的人,他即為證明自己清白而挺身追兇,也會在兒子與人爭執時果斷息事寧人,還給死去的貓哥家人送錢,甚至最後知道自己錯怪王友全後主動給他家配了一頭豬。

但是宋老二也有他的另外一面,他為自己利益不息與地區發展相抗,他認定王友全是兇手後,自作主張從王友全家搶了一頭豬賣錢賠給了死者家裡。他發現摩托車和王友全蹤跡後沒有選擇報警,而是糾結了一幫摩的司機要報復,在影片結尾部分他手裡還握著一把霰彈槍!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王友全是個剛出獄不久的社會小混混,沒有正經工作,嘴裡沒有實話,靠小偷小摸和別人接濟過活。但是,當王友全知道自己牽扯進殺人案時,還是在女友的勸說下回來幫助宋老二追兇。當自己被殺手董小鳳綁架要挾他交出西服時,他寧可忍受折磨也沒有吐露一個字。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董小鳳作為殺手,電影中已知的就有三條人命死在他手上,本來這個角色不值得同情。但細細品味之下會發現,他也是個悲劇的受害者,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這輩子就是被奸商給坑了”。搶劫金店遇到假貨,買房子遇到欺詐,當殺手遇到冒名頂替的……他不是冷血無情、身手過人,悲劇的命運最終結束在了公安幹警的槍口下。

《追兇者也》:荒誕氣氛下,小人物善與惡的痛苦與掙扎

宋老二、王友全、董小鳳,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是善惡交織的矛盾體。他們有自己的愛與恨、善與惡、喜與怒、血與肉,他們更有自己的情感追求和生活嚮往,但每個人卻都不得不在現實的坎坷中痛苦的掙扎。


總的來說,《追兇者也》絕對是一部成功的國產黑色幽默懸疑電影,在敘事方式、色彩的運用、人物塑造、社會反思和表達等方面都是值得細細品味和琢磨。電影繼續了曹保平一以貫之的“踏踏實實做自己電影”的執著和對“曹保平電影風格”的嘗試與追求,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