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清平乐》中,仁宗赵祯刚刚亲政不久,便在后宫中掀起了一场大风波。骄傲的皇后与两位后宫美人争执,气愤不已的皇后抬手便打过去,不料这时正好皇帝过来拉架,这一巴掌正好打在了皇帝脸上。顿时皇帝的脸上不仅手印清晰,竟然还被皇后的长指甲留下了血痕。

皇后打伤皇帝,这真是千古未有的事情。大怒之下,本来就不喜欢皇后仁宗在内臣阎文应和大臣吕夷简的支持下,下令废后。

这位嚣张一时的郭皇后,成为北宋历史上第一位被废的皇后。不久,郭后就神秘而悲惨地死去,让人无限唏嘘。

无独有偶,70年后,北宋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位废后——宋哲宗的原配孟皇后。孟后的出身和人生轨迹几乎和郭皇后如出一辙,而最终的命运却是大相径庭。对比她们的人生故事,实在让人感慨唏嘘。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1、虽然青梅竹马,却只是有义无情

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出身武官之家的郭氏和众多官宦之家的女孩们一起进宫候选。郭氏长得不够美艳,小皇帝赵祯并没有看中她。然而垂帘听政的太后刘娥却对她十分喜欢。有强势母后在,皇帝说了不算,最终郭氏成为了皇后。

这一年,赵祯14岁,郭后12岁。如此年龄结发为夫妻,怎么说都算是青梅竹马。当上皇后的女孩年轻骄傲,又自恃有太后撑腰,便有点骄纵,更不愿意皇帝丈夫与别的嫔妃亲近,在宫中一手遮天。赵祯虽然并不太喜欢郭氏的嚣张霸道,但碍于太后的权威,也并不敢太冷落她。并且相处日久,也有了一些情意在心,虽然这情分并不深厚。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元祐七年(1092年),出身中级武官之家的孟氏被正式册封为宋哲宗皇后,母仪天下。此时孟皇后19岁,她早在三年前就和众多官宦之家的女孩们一起进宫了。在差不多三年的考察中,孟氏得到了垂帘听政、大权在握的太皇太后高滔滔的喜欢认同,将之选定为孙子哲宗赵煦的皇后。然而儿子和母亲想的都不一样,孙子与奶奶的思维更是相差甚远。所以,虽然孟后端庄贤淑,备受高太后的赏识,但赵煦就是对她没什么感觉。无奈祖母太强势,他不敢不接受,两个人维持着一个相敬如宾的局面。

郭后与孟后,同样出身武官之家,同样是被皇帝不喜、强势太后硬塞的原配,同样是青梅竹马、相处日久、有义无情的小夫妻,她们的起点,真是太相似了。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2、被废的情节有别,本质却是一样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执掌朝政多年的刘娥去世,赵祯终于得以真正亲政。这个被压抑了太久的皇帝一朝能够做主,在情爱上开始了放飞自我,任意宠幸嫔妃,尤以尚美人和杨美人最得皇帝欢心。有了皇帝喜欢,两位美女也开始不怕皇后了,时常与之发生争执,终于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皇后误伤皇帝固然不对,但这只是一个导火索,“废后”的实质,是仁宗多年被太后压抑控制的情绪释放。

也因此,诏书中并没有说,皇后被废是因为误伤皇帝,只说郭后无子,自愿入道观静修。并封其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还赐给郭后一个名字“清悟”,出居瑶华宫。当然与郭后相争的尚美人和杨美人也没占到什么便宜,随后也被逐出皇宫。这一年是明道二年(1033年)十一月,距离刘太后去世刚刚过去八个月。郭后虽然当了9年的皇后,但这时只有21岁。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元佑八年(1093年)九月,被称为“女中尧舜”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去世,成婚一年后的宋哲宗赵煦得以亲政。与赵祯一样,摆脱了祖母阴影的赵煦开始在朝廷后宫中行使起自己的主张权力。他爱上了另一位聪慧美貌的刘婕妤,对孟皇后渐渐冷淡下来。孟后的女儿福庆公主生病去世,皇后的姐姐和养母先后为之做法事祈福,被刘婕妤告发,说皇后在宫中偷偷进行一向严禁的巫术。哲宗本来也不喜欢孟后,当即对孟后身边的宫人严刑拷打,得到口供,于是下诏废后。

与郭后被废一样,孟后的被废也是哲宗在发泄对祖母压抑多年的不满,这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孟后被废之后,也被授予一个“华阳教主”“玉清妙静先师”的称号,与郭后的“净妃、玉京冲妙仙师”是不是很相似?她去的地方也一样,也是郭后曾经呆过的瑶华宫

这一年是1096年,距离高太后去世3年,孟后24岁,她只当了仅仅4年的皇后。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3、事后追悔的皇帝,无法回归的后宫

看着那个曾经高傲跋扈的女子,含泪摘下后冠,孤单悲伤地离开,原本一心废后的赵祯忽然也很难过。尽管在一起有各种矛盾不喜,然而他们少年结发,八九年相处下来,赵祯对郭后还是有感情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祯愈加想念皇后,便时常派人去探问,甚至还写诗相赠。而郭后的答词中没有埋怨不甘,只是充满了哀婉悲怆。仁宗愈加感伤,便命人秘密召她回宫。郭后虽然被废,但也曾经母仪天下,如何能够忍受这般偷偷摸摸的对待?她回答道:“若再召见,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这是想要名正言顺的意思,也暗含着重当皇后的愿望。然而此时,仁宗已经册立了曹氏为皇后,实在没法答应,便搁置了下来。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在寂寞荒凉的瑶华宫中,孟后思念着女儿,回忆着昔日当皇后的荣光,一寸寸数着光阴岁月,默默忍受孤单寂寞。孟后被废不久,深受哲宗宠爱的刘婕妤被进位为贤妃,随即生下儿子,被册立为皇后。偶尔,哲宗与大臣聊起被废的孟皇后,想起孟后的端庄贤淑,他深为追悔,对当初支持他废后的大臣章淳亦是不满,口称“章淳误我!”然而事已至此,已然无可奈何。

郭后与孟后,“玉清妙静先师”与“玉京冲妙仙师”,两位曾经备受尊崇、享受过无尚荣光的女孩,一旦被废,就再也无法回归。哪怕皇帝丈夫依旧心中有牵念和不忍,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4、承平时代与悲惨乱世,铸就了她们的同命不同运

转眼间,被废的郭后在瑶华宫度过了波澜不惊的两年。这一天,她身体偶感不适,仁宗听说后,很是担心,便派阎文应带着御医去给她看病诊治。没想到,仁宗的关怀之举竟然成了催命符,郭后的病不仅没有被御医治好,反而在几天后死去。此时,郭后年仅24岁。

郭后意外去世,让仁宗悲痛万分,也在朝廷内外掀起巨大波澜。很多人怀疑,是阎文应故意谋害——他当初是怂恿仁宗废后的人,此时见仁宗对郭后百般关心照顾,特别惶恐。谋害之说虽然沸沸扬扬,然而实在也找不到实证,最终,仁宗将阎文应贬去岭南了事。不久,仁宗恢复了郭氏的皇后称号,他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歉疚与愧悔了。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孟后被废之后,哲宗虽然也后悔,但并没有流露出丝毫再接她回宫的意思,别人也就少有人再关注这个废后了,也许这反而保护了孟后。孟后在瑶华宫度过了4年后,哲宗驾崩,弟弟宋徽宗赵佶即位。在嫡母向太后的建议下,赵佶恢复了孟后的皇后之位,并接她回宫,尊为“元祐皇后”。然而皇宫的日子并不好过,她回宫不过一年,便再一次被废,又回到了瑶华宫,唯一不同的是,她的法号上多加了几个字,成为“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以示尊崇。

光阴如梭,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朝廷后宫俱有沧桑,可孟后的瑶华宫岁月一如既往地寂寞。公元1126年,瑶华宫失火,孟后被迁居到了延宁宫,不料延宁宫再次失火。

此时天下已经大变,当年郭后的那个承平时代早已过去,金兵正兵临城下,皇帝大臣都惊慌失措,没人有心情有时间关注一个前朝的废后。孟后无奈,只能回到自己娘家暂住。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不久后,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除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之外,所有皇室成员全部都掠走北上——孟后被废多年,早被人忘记了,竟然因祸得福,幸运地留在了汴京。

金兵退走后,张邦昌成立了傀儡政权,为了更加名正言顺一点,他想起了孟后,将之尊为太后,请她垂帘听政。孟后不喜张邦昌,她派人持自己的手诏迎立徽宗唯一未被掳走的儿子康王赵构。赵构感念孟后的支持,登基后将之接到杭州,尊为隆佑太后。两年后,南宋发生叛乱,孟后再一次被推上政治前台,垂帘听政。叛乱平定后,孟后立即撤帘,将权力还给了赵构。赵构深感孟后的恩德,对她无比孝敬。1131年,59岁的孟后在临安宫中安然离世,被赵构以隆重的礼仪安葬,谥为“昭慈圣献皇后”。


《清平乐》中,郭皇后被废悲惨死去,另一位北宋废后却垂帘听政


阅读这两位北宋废后的人生故事,真是让人无比唏嘘感慨。

她们出身相似、经历相同,当上皇后的原因如出一辙,被废的缘由也是大同小异。她们都是在青春年华就被遗弃,之后都出居瑶华宫,最终都被恢复了皇后身份。然而,隔了八十年的岁月,身在不同的时代,让她们同命不同运,最终的人生结局却是大相径庭。

生于承平时代、有人关注有人在意的郭皇后被废后悲惨死去,而遭逢天下大乱、少有人关注的孟皇后却是因祸得福,逃脱了被俘的悲惨命运。之后更两度垂帘听政,成为历史转折时被的关键人物,以浓墨重彩写入历史,圆满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