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借古造城、“圈水”造景?陕西出手了!

一边打着“生态文明”的旗号盲目圈水造景,一边则“逢旱便涸”面临水荒;一边破坏着真古迹,一边人造着仿古小镇......这些念歪了生态文明建设经,违背实情的“大手笔”,该刹一刹了!

近日,陕西7部门发布《关于防止脱离实际造景造湖推进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防止脱离实际造景造湖,严禁大肆借古造城造镇造村。

不难看出,陕西这次要下大气力解决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盲目决策、贪大求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盲目举债建设、脱离实际需要、未批先建、监管不力等突出问题,切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性、整体性建设,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发展质量。

2020年,陕西迎来一批景区、小镇的拆迁潮。前有白鹿原民俗村彻底凉凉,后有三国小镇部分拆违,看得网友们直呼“心疼”“可惜”。斥巨资打造的景点,要么难以运营,要么涉及违建,这背后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又该如何避免?


大肆借古造城、“圈水”造景?陕西出手了!


《意见》中有几个关键词颇有深意。

“量力而行”。就是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财力水平,量力而行推进城市建设,坚持走节约型城市发展路径。


要考虑地方经济能不能支撑,不能一上项目就敢豪掷上亿元举债建设,这钱谁来买单?一些地方政府一边是财力有限、民生资金缺乏,债务压力大,一边却“拍脑袋”决策,甚至打着“改善民生”的旗号建设形象工程、奢华工程、浪费工程,引起当地群众不满。


大肆借古造城、“圈水”造景?陕西出手了!


时任领导可能借着政绩工程升迁走人了,债务风险多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但败光了地方财政的“家底”,留下一堆烂摊子,造成了地方债务多年来的大量积累和偿还困难。有地方干部直言,“这是在透支地方未来几年的发展!有了预算都先还债了,看到好的项目也有心无力。”


“严禁违背规律”。严禁违背自然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就是不能不认真调研就“拍脑袋”决策;严禁脱离实际搞“面子工程”,过度“美化”城市出入口和“亮化”城市夜景,大肆借古造城造镇造村,浪费公共资源、背离人民群众期盼和需求、破坏城市文脉和肌理、恶化生态环境。


要摸清地方实情适不适合这么干?不能在重大决策中奉行“三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决策错了之后拍屁股走人。当前,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


大肆借古造城、“圈水”造景?陕西出手了!


例如,陕西部分缺水地区不切实际拦河圈水、盲目造景,不仅劳民伤财,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而无论是违背自然条件的“圈水造景”,还是脱离实际搞“面子工程”,说到底是扭曲的政绩观在城市建设中功利化、短视化的表现。折射出生态之忧、可持续发展之忧,暴露了地方领导脱离实际、哗众取宠等不良的政绩观,也凸显在这方面缺少法规的干预和约束,这种思维和做法该引起重视。


“修复、修补”。就是要把“补短板、惠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切入点,把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提升点,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能否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底线,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能好大喜功地不断开建新的项目,把目光全部投向“招商引资”等大项目上,而实际生活在此的百姓却经历着路面破损无人修、老旧小区改造少、出行拥堵停车难、市容市貌颜值低等糟心事,拉低人居幸福感。


大肆借古造城、“圈水”造景?陕西出手了!


想要稳稳的幸福,就得将原有的底子打实扎牢。其实从中央到地方,多年的一系列改革,无不是以“民生”“品质”为潜台词和关键词。细看其内容更能发现,民生指向的不仅是“吃饱穿暖”“吃好穿好”的物质需求,而是要解决深层次痼疾、满足群众深层次需求——更有尊严的生活、更加丰富的权利、更为出彩的人生。从这个角度看,有品质、有温度的城市,才能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三秦百姓。


这三个关键词,分别指向“生态意识”、“规矩意识”、“人文意识”三个方面,也要求执政者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更需笃行务实,不搞形式主义,用“绣花针”功夫推进基层治理,里子、面子都要管。

大肆借古造城、“圈水”造景?陕西出手了!


值得提醒的是,如何汲取此前的种种教训,将《意见》落实好,关键还在人。最怕那些把“生态”、“民生”当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的领导干部。


例如,打着“生态文明”的旗号,盲目圈水占水造绿,移植大树高价造绿,挖湖堆山造景,破坏自然生态本底。或打着民生工程的“旗号”,修大广场、建大喷泉,宣称“改善人居环境”;建庙、建大佛,宣称“文化惠民工程”;反复挖路,宣称“实施畅通工程”......


大肆借古造城、“圈水”造景?陕西出手了!


有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顾客观条件,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违背科学的瞎指挥,造成严重失误和浪费,结果使“一时的政绩”成为“长期的包袱”;有的只重唱功,不重做功,热衷于报刊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有的抓工作浮光掠影,满足于一般号召,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借机捞一笔,奢华浪费的畸形建设还可能滋生腐败,成为贪官与不法商人利益输送的“温床”,近年来查处的案件中,和红星、田党生等不少贪官都与城市的大拆大建有关。


大肆借古造城、“圈水”造景?陕西出手了!


如此看来,遵循自然与地方社会发展的规律,让规矩纪律的红线和底线入脑入心,仍需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例如,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这意味着领导干部如果在任时乱决策而造成了严重后果,无论是调离、辞职还是退休,都要依法追究责任,让其为失职渎职行为“埋单”。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加大终身责任追究制及责任倒查的执行力度,今后“拍脑袋决策”的人休想再“拍屁股走人”。


大肆借古造城、“圈水”造景?陕西出手了!


不搞形式、不玩虚招、有所忌惮,才能把“为人民服务”写在坚实大地上、印在群众心底里。也才能扎实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的“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可以说,这份7部门联手打出的组合拳,也是陕西建立长效管控机制,推动陕西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份“行动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