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一縷|老虎菜:你知道“左公柳”嗎?


書香一縷|老虎菜:你知道“左公柳”嗎?


“一棵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杆兒壯,守望著北疆,微風吹得綠葉沙沙響羅喂,太陽照得綠葉閃銀光……小白楊小白楊,它長我也長,和我一起守邊防……”每當唱起這首包含深情的歌曲,人們就會想起親人的期望和囑託,堅定戍邊衛國的豪情壯志,同時也會想起那位為了祖國領土完整,甘願把自己像那種樹木一樣栽種在荒原大漠上左宗棠,和昭示戍邊官兵愛國意志的“左公柳”。

據史書記載,當年的新疆是一塊極其荒涼的蠻荒之地,從後來成為督府的烏魯木齊以外幾十裡,都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唐朝大詩人李白在《塞下曲》中寫到的:“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所指的就是這塊不毛之地,可見有多麼荒涼。相傳,在通往烏魯木齊的路上,曾立著一塊古碑,上面觸目驚心地鐫刻著四個陰森森的大字“去十還一”。意思是說,凡是去新疆的人,九死一生!但是,古稱西域的新疆卻以其遼闊的幅員橫亙在祖國的版圖上,相當於全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早在漢朝,我我國就在這裡設置西域都護,唐朝屬北庭督護和安西都護府,元朝先後設別失八里、阿里麻裡軍行省。1865年中亞浩罕國高級官吏阿古柏率部入侵新疆南部重鎮喀什,佔領南疆。當清政府作出收復失地的決定後,年近古稀的左宗棠欣然受命,並立志,哪怕把自己的那把老骨頭扔在沙漠裡,也在所不辭。他一使命,就做好了一去不復返的準備。他首先給自己備了一副棺材,讓隨從抬著寫副空棺材,陪伴他一路向西挺進。他交待說:“我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一直走下去。死在哪裡,你們就給我立一座碑,埋在哪裡。”為顯示紮根新疆的決心,他還選擇了一種容易在沙漠上成活的柳樹,走一路栽一路。從此,這些柳樹沿著他的足跡,一路綠向天涯,直到今天依然鬱鬱蔥蔥。

進疆不久,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率領清軍英勇戰鬥,很快奪回了烏魯木齊、和田等地,有效地扼制了外國勢力對新疆的侵略。1877年,亦及左宗棠進軍新疆的第二年,阿古柏兵敗自殺……為了永世銘記左宗棠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歷史功績,後人便把沿途栽下柳樹,取名“左公柳”……時隔75年,王震將軍帶領我軍10萬官兵,沿著左宗棠走過路線,對新疆再次進行了一次偉大的進軍,他們用建設新疆、保衛新疆的熱血和汗水,終至這片昔日黃沙漫漫的蒼涼荒原,變成了“塞上好江南”……從紮根西域的“左公柳”,到激情飛揚的“小白楊”,不僅激發起我們對愛國志士的景仰,而且,更加強烈地感受到維護國家尊嚴的使命擔當,她將永遠激勵我們中華兒女熱愛邊疆,守衛邊防……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區田村路軍休所軍休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