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發展的瑞士鐘錶業竟差點被亞洲這個公司掀翻?

上週《時腕個為什麼》介紹了瑞士製表業是如何彎道超車,那麼瑞士製表業在蓬勃發展中又遇到了什麼阻礙呢?又因為什麼差點“翻車”呢?這就要從上世紀70、80年代開始說起。

這是瑞士表一敗塗地、潰不成軍的年代,也是瑞士表找準定位、絕地反擊的年代。

電子錶、石英錶之類的玩意兒都是瑞士人先發明的,但卻沒有受到重視,一直沉浸在傳統制表的美夢之中,讓我們從瑞士天文臺比賽慢慢說起。

蓬勃發展的瑞士鐘錶業竟差點被亞洲這個公司掀翻?

自1866年開始,瑞士Neuchatel納沙泰爾的天文臺開始每年舉行比賽,各個鐘錶品牌將自己的產品送交到這裡來進行為期45天的測試,歷經五個方位和冷.熱.常溫的變化。最後按精準度排名,成績靠前的品牌自然獲得榮譽,市場銷量大增。一開始,參賽選手清一色來自瑞士,後來日本精工也想加入天文表比賽。那時候瑞士表在走時精度等方面的確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且瑞士人對於鐘錶十分自信,根本沒把來自亞洲的日本看在眼裡,於是敞開大門對精工說:瑞士歡迎你。就這樣,直到1963年,Seiko精工才作為日本鐘錶品牌的代表第一次參加瑞士納薩泰爾的天文臺競賽。第一年的比賽裡面,Seiko帶去了石英鐘(不是手錶),只贏得了小型石英計時器項目的第10名。1964年,Seiko又去了,這一次帶的是機械手錶,不過最後的成績比較悲催,只拿到了第144名和第153名。

此時的瑞士人沾沾自喜,認為日本鐘錶的質量並不優秀。結果到了1968年,一切都改變了。在這一年的瑞士納薩泰爾天文臺突然宣佈停辦了!原因在於,Seiko精工的手錶居然一下子把第2.第4.第8名全都給拿下了(比賽的結果直到第二年才敢公開)。為了顧及國家以及品牌的面子,納薩泰爾天文臺只能不陪Seiko繼續玩了,再玩下去臉都都要丟光。

而就在1969年12月25日,Seiko成功將石英機芯小型化,在東京推出了品牌首枚石英腕錶“Seiko QuartzAstron”,展現出史無前例的卓越性能。平均每月的誤差在5秒以內,比當時任何其他腕錶都要精確100倍以上,且能持續工作一整年,是大多數機械錶的250倍。石英革命由此開始。

蓬勃發展的瑞士鐘錶業竟差點被亞洲這個公司掀翻?

seiko QuartzAstron

瑞士表向來以精準著稱,可是精工的石英錶比最準的瑞士機械錶還準得多,而且價格便宜不少。在精準便宜的石英錶的打擊之下,許多瑞士鐘錶企業一蹶不振,有些放棄了機械錶製作,轉做起了石英錶。當時,甚至有人斷言,機械錶即將成為歷史。而石英腕錶面世而產生的技術劇變,也導致瑞士行業規模大為縮減∶員工總數從1970年約90000人下跌至1984年僅超過30000人。與此同時,公司總數從1970年1600間下跌至572間,同時世界機械製表業也受到慘重打擊。

這一時期,日本表在國際市場上是橫著走,瑞士製表業被打得半死不活。

這時,黯淡消沉的瑞士表壇,閃現出一片奪目的光芒——“救世主”飄然而至。他的名字,叫尼古拉斯•G•海耶克。

蓬勃發展的瑞士鐘錶業竟差點被亞洲這個公司掀翻?

尼古拉斯•G•海耶克

海耶克在1983年通過兼併收購瑞士兩家倒閉的製表企業——ASUAG和SSIH,成立了SMH(Swiss Corporation for Microelectronics and Watchmaking IndustriesLtd.——瑞士微電子技術及鐘錶聯合公司)集團。而SMH就是今天的Swatch Group斯沃琪集團前身。國內一些著名的鐘表品牌,如浪琴、歐米茄、雷達、天梭等,都是斯沃琪集團旗下的“兄弟姐妹”。也許,更重要的是,海耶克復興了瑞士機械錶。在海耶克的倡導下,好表的定義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也許光比走時,機械錶確實不如石英錶,但是機械錶講究工藝和打磨。於是,瑞士表從讀時工具慢慢向奢侈品過渡,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瑞士表,不僅能看時間,還能彰顯身份品位。簡單一點說就是:將手錶原來的日用品定位向奢侈品轉移。

蓬勃發展的瑞士鐘錶業竟差點被亞洲這個公司掀翻?

斯沃琪集團

海耶克力挽狂瀾,瑞士表終於迎來了全面復興。自此之後,瑞士表將鐘錶的話語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雖然現在瑞士表的主力軍依然是傳統機械錶,但這並不表示瑞士因循守舊,恰恰相反,瑞士把製表這門技術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從材質到機芯,瑞士表在近十年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材質方面,從王金、魔力金,再到硅、碳纖維,令人歎為觀止。機芯方面,走得越來越準,動力儲存越來越長。天文臺表的機芯日差在-4到+6秒之間。而勞力士的頂級天文臺精密時計認證,更是將腕錶的日差控制在正負兩秒的範圍內。如果說,以前的機械錶,動力儲存通常只有40小時,現在,三天動力儲存已經成為許多腕錶的標配。

各種傳統工藝,如琺琅、璣鏤、金雕、鏤空、細木鑲嵌、馬賽克鑲嵌等,也為瑞士表加分不少。也許其他國家的少數品牌也有類似的工藝(比如精工集團旗下的貴朵,就有不少工藝出眾的款式),但很難像瑞士那樣形成強大的整體。

瑞士表的強大,是一種整體性的強大,它不依賴單個品牌,而是以眾多品牌的力量,造就出瑞士表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