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王紅玲:千方百計推動湖北農業生產恢復

糧食安全是國家發展的壓艙石。疫情讓中國的糧食生產、農業產業升級再次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近日,湖北省政協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委會主委王紅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圍繞目前湖北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農民務工等情況做相關回應。

王紅玲曾擔任湖北省農業廳副廳長,在採訪中,王紅玲表示,今年,湖北作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地區,經濟社區生活遭受嚴重衝擊,特別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恰好和春耕春播的時間相重合,復工復產後,受管控措施等多方面影響,農產品加工業等也出現一定程度的用工難、融資難、銷售難等問題,對湖北的農業農產品生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在中共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農業主管部門積極想辦法,各地也想盡千方百計,積極備耕備產,整體恢復形勢良好。“比如,疫情最嚴重的時候,2月20日,全省蔬菜積壓面積高達26.55萬畝,積壓數量53.48萬噸,隨著疫情好轉,至3月24日,全省17個市州積壓蔬菜數量全部清零,至此全省蔬菜積壓情況得到全面解決。”王紅玲介紹說。

王紅玲告訴記者,為保障春耕備耕,湖北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堅持早研判、早調度、早協調,圍繞“人車物技錢”五大保障因素,從農資儲備、技術指導、作物田管、填槽補欄、金融扶持五個方面搶抓落實,分區分級、分類分時組織農民開展春季農業生產。

據悉,湖北省政府即將印發《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意見》,將糧食生產面積分解落實到各地市州、縣鄉村。力保全省水稻種植總面積穩定在3400萬畝以上。玉米麵積穩定在1100萬畝左右、薯類500萬畝左右、豆類350萬畝左右。目前,春耕生產總體進展平穩,農產品運輸渠道基本暢通。

专访丨王红玲:千方百计推动湖北农业生产恢复

王紅玲提到,當下最緊要的困難就是農產品庫存壓力仍然較大。目前,全省銷售積壓鮮蛋8萬噸、存塘魚65萬噸、在園蔬菜53萬噸、成品蝦5.15萬噸、幹茶2.76萬噸、香菇13.37萬噸。

不過這樣的情況近期得到好轉。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和中央指導組高度關注湖北農產品銷售問題。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視察湖北時,提出“在湖北最艱難的時期搭把手、拉一把”。央視快速反應,3月27日率先發起“謝謝你為湖北拼單”,聯合網紅主播直播賣貨的形勢,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

“直播銷售的新形式示範帶動效果十分明顯。自央視發起‘謝謝你為湖北拼單’的倡議後,累計有20多家國家級、省級媒體集中宣傳推介湖北農產品,有10多家大型電商平臺同時銷售湖北農產品。從而,使得農產品銷售經歷了從庫存積壓到銷售轉旺的顯著轉變。4月5日到10日,我省春茶累計銷售量連續邁上1萬、1.5萬、2萬噸三個臺階,產銷率達到70%,較往年提前40多天達到這一水平。”王紅玲還提到,銷售方式的創新,帶動全省各個農產品加工企業紛紛成立電商銷售專班,加快了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創新和步伐。

疫情之下,農民工群體正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失業風險,黨和政府高度關注,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點對點輸出等方式取得明顯效果。王紅玲認為,長遠來看,根本還是要從加強勞動技能培訓、精準化服務(合理化解“招工難”和“就業難”雙重矛盾)、吸引農村勞動人口就近就地就業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目前,受疫情影響,湖北省農民工外出務工在某些地方面臨著一定的歧視,這是當下表現比較突出的阻力。

當下,疫情防控正在向常態化防控轉變。“我們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農村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一方面要保持農村疫情防控持續向好態勢。安全有序引導人員流動,防止農村疫情形勢發生反彈;另一方面要科學有序組織涉農企業復工復產。突出抓好‘機械春耕’,廣泛開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農業技術指導等。”王紅玲指出,疫情防控常態化對農業政策和農業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北已提早謀劃,在加大重要農產品保供力度,全力確保糧食安全;出臺支持政策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困難;加快補齊農業信息化建設短板;以及加快推動產業扶貧和民生保障方面都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专访丨王红玲:千方百计推动湖北农业生产恢复

為復工復產“加把勁”,民主黨派在行動!

對話|疫情之下,民營企業如何化危為機?

專家訪談|外防疫情輸入,需要嚴把哪幾道關?

作者 _ 《團結報》記者 吳姝靜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