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嫉妒成魔,也最終死在妒忌之心上

導讀:提及周瑜,可能不少人都會想到周瑜和諸葛亮的那段經典吧。周瑜原本也是個難得一見的人才,卻因為諸葛亮的出現,嫉妒成魔,也最終死在妒忌之心上。的確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為了追求戲劇效果,將周瑜寫成一個因妒成瘋的負面人物。然而在真正的歷史中,周瑜卻是一位長相出眾、氣度不凡的儒軍,是當時許多女孩的夢中情人呢。

周瑜:嫉妒成魔,也最終死在妒忌之心上

首先,周瑜是個名副其實的高富帥。他出生於世家大族,他的堂祖父,叔父,父親都身居高官,因此周瑜算是個貴族子弟了。而且呢,這個官二代還長的很帥,到底有多帥呢?相傳周瑜擅長音律,就算是喝點酒後,也能辨別出彈奏的樂曲正確與否,每當他聽到有人彈錯後,就會回頭微笑示意那人彈錯了。為此許多為周瑜所迷的女樂師都故意彈錯,只為求得他的回眸一笑。由此可見,周瑜當真是一位古代不可多得的美男子。

周瑜:嫉妒成魔,也最終死在妒忌之心上

當然長得帥不能當飯吃,周瑜身上最大的閃光點可不在他的臉,而是他的軍事才能。在曹操舉兵南侵,孫權在投降和打仗之間搖擺不定時,周瑜堅持主戰,並向孫權分析了當時的戰事,指明曹軍的薄弱之處和自身的有利之處,讓孫權堅定了與曹操一戰的信心,並帶領軍隊聯合劉軍打退了曹操。由於周瑜的幫助,孫權才能一路掃除險阻,建立了吳國。

周瑜:嫉妒成魔,也最終死在妒忌之心上

孫權也是毫不吝嗇的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除了軍事才能,周瑜還特別會辨別人才,面對袁術的招攬無動於衷,反而看出了當時孫策的才能,主動與孫策交好。事實證明,周瑜的選擇非常正確。而在選擇孫策後,他便一直以來衷心不二,即使是孫策遇刺身亡,他也沒有轉投其他陣營,而是盡心輔佐孫權。

周瑜的軍事才能、忠心以及他的智謀使得他為所孫權重用,更被後代譽為東漢末年名將。關於周瑜的離世,許多人都知道他是英年早逝,在人生最有作為的中年時期離開了人世。當然,他並不是因為嫉妒諸葛亮而死,而是在打仗的路上染上了重病,最終不治身亡。他死時,孫權悲痛非常,大嘆痛失英才。這樣一位文韜武略、英武不凡的大將軍,沒有浴血奮戰,身死沙場,為國捐軀,而是死於疾病,當真是讓人感到極其惋惜了。

周瑜:嫉妒成魔,也最終死在妒忌之心上

說到這裡,你還認為你以為的周瑜就是真實的周瑜嗎?由於年代久遠,許多歷史人物已經模糊,再加上各種坊間傳言,更讓歷史人物與史實脫軌。但這樣是對古人對歷史的不敬,因此,我們應用嚴謹的態度對待歷史,一定要讓料從史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