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对于现代都市人而言,日常生活中做饭、取暖都主要依赖于电器设备,试想如果没电,那么,我们的生活保障又依赖于什么呢?其实在我国很多地区,人们都过程自给自足的传统生活方式,或许显得有点与世隔绝,但却也保留下来了一些很传统的生活习惯,方式。

比如:石渠县,一个藏族牧民集聚的地方,它是作为四川省最偏远的一个县,交通也比较落后,距离成都市的大约1070公里。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藏区牧民而言,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生活燃料,90%都是来自于牛粪,所以,生活在这里的牧民,每天清晨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捡牛粪。石渠县海拔比较高,差不多有4500米,第一次去这里,难免会有强烈的高寒缺氧感觉。只需要看看牧民们的肤色,就基本可以知晓这里的紫外线格外强烈。至于他们的穿着,就是很传统的藏族服饰。即便有些牧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还是热情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做客,并拿出家里的糌粑、酥油茶等美食给我们品尝,如此热情好客真的很让人感动。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在我看来,越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往往保留着比较传统的生活习俗,相比于以往的旅游,也看到了很多新鲜的景致,比如:悠闲自得吃着草的牦牛;背着背篓捡牛粪的牧民等等。

在藏语中,牛粪被称之为“久瓦”,它是藏族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资源,同时也是牧民每天清晨必做的一件事情。捡牛粪听起来和有趣,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体力活,通常需要背着一个大背篓,然后到牛圈将牛粪捡到背篓中,虽然是戴着手套捡牛粪,但有些牛粪凝结在一起,且体积较大,所以需要用力将其掰开。捡到的牛粪并不能立即使用,通常要将其堆放到固定的地方进行晾晒,如果天气比较好,一个上午的时间差不多就能晒干。

在这之前,我从未关心过牛粪的价值和作用,但到了牧区以后,才发现牧民日常做饭、取暖等等,都是以牛粪作为重要燃料,所以,毫不起眼的牛粪,对于牧民而言,却处处散发着温暖。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捡完牛粪以后,牧民们还不能停下来休息,吃早饭,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那就是挤牛奶,一上午的工作,几乎都和牦牛有关。之前在电视上看到过挤牛奶的场景,觉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亲自体验过以后才发现挤牛奶并不容易啊,需要事先将它们的腿捆绑好,然后再将牛奶挤到木桶中,因为牛奶制品也是牧民们每天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所以,即便有小牛奶量不够,多少也要从母牛身上挤一点奶出来。

牧民完成这两个工作以后,才会开始吃早餐,最传统的藏区早餐就是糌粑和酥油茶,据说,酥油是藏区食品的精华,而且还有抗风寒、防高原反应的作用。一碗酥油茶轻松下肚,但可能你很难想象到打制酥油茶的过程是如此的不轻松。

对于牧民而言,制作酥油茶需要使用传统的设备,木桶被当地人称之为“雪董”,搅拌器则为“甲洛”,手持甲洛的木柄将甲洛底部的圆木板推至雪董底部,看似简单的动作要重复几百次,才能将牛奶中的油脂分离出来,并成为酥油,这项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特别讲究技巧。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放牛、捡牛粪、挤牛奶、打酥油,这些景象在牧区都很常见,因为这是当地人世代相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过去的千百年间,牧民中就过程这样自给自足的生活。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牧民们的一些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比如,米面可以从当地的集市上购买,部分人家也购买了摩托车,所以,去集市买东西也变得越来越方便。

在继承祖辈传统的同时,也不忘和新时代相互融合,这一现象在藏区也可谓十分明显。虽然在石渠县呆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却有一些很让人难以忘记的事情,比如:捡牛粪、打制酥油并不容易。又比如:一个小孩告诉我,他希望自己能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而且他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老师。其实,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而梦想则是促使我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高原牧民,每天清晨都要“捡牛粪”,否则生活困难

我是旅游爱好者皮皮猴,欢迎分享你的旅游故事!(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