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造月亮”構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從此“不夜城”

月亮在古語中俗稱太陰,月亮在中國悠久文化中象徵意義十分豐富。它是美麗的象徵,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它寄託了戀人們的相思,也表達了人們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懷念,月亮本身安寧靜謐的情韻,又引發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高懸於天際的皎月,同樣引發了人們的哲理思考,月亮成為永恆的象徵。

中國“人造月亮”構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從此“不夜城”

如今隨著人類科技的日益發展和進步,一些天馬行空的科學構想也被一一展示出來,“人造月亮”的想法正是其中之一。“人造月亮”的初步構想源於一位法國的藝術家,“在地球上空掛一圈鏡子做成的項鍊,讓它們一年四季把陽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願景。最早俄羅斯就曾在1999年實施了代號為“旗幟”的一系列計劃,試圖用特製的鏡子從太空反射陽光照耀地面,但是最後也沒有走到大型空間鏡發射的這一步。相比20年前,如今的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專業技術更加成熟,此次由我國成都天府系統科學研究會負責牽頭,提出“人造月亮”實現照明的項目,並對其進行了完整而又系統的論證,也彙集了國內20餘名學術專家、工程專家共同進行實施方案的論證和設計。項目構想預計2020年首顆“人造月亮”將完成從發射、入軌、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併發射,2022年3顆“人造月亮”將發射升空,並進行從展開到照明的整體系統演示驗證實驗。3顆“人造月亮”升空後,這3面巨大的發射鏡將等分360度的軌道平面,3顆月亮交替運行,可實現對同一地區24小時不間斷照射,反射的太陽光可覆蓋地表3600至6400平方公里範圍。

中國“人造月亮”構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從此“不夜城”

據悉,我國此番預計實施的“人造月亮”準確表達是一種攜帶大型空間反射鏡的人造空間照明衛星,預計其光照強度最大將是現在月光的8倍。不過,雖然說“人造月亮”是月光的8倍亮度,運行之時其真實的照明亮度度受限於當時大氣運動和氣候的影響。有網友表示晚上出現如此強度的大範圍照明會不會影響區域內生物的正常作息規律,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光學所所長、教授康為民認為,人造月亮相當於黃昏的亮度,不足以顛倒生物作息。

中國“人造月亮”構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從此“不夜城”

小編個人覺得“人造月亮”的項目最終的實施其實並不難以實現,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就怕屆時產生的效果不如此前預期的一樣,甚至完全達不到要求。不過相信科學,相信我國的科研人員和技術手段能夠克服重重問題,衝破阻礙實現突破的,畢竟“人工月亮”的應用不僅充分利用了太陽光資源,又節約了大量的基礎設施用電,同時可以應用在舒緩恐慌、夜晚救援等場合。

中國“人造月亮”構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從此“不夜城”

另外在“人造月亮”運轉期間,人們仰望夜空,只會看見一顆格外明亮的星星,而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一輪明月。試想一下,如果真的早出和真實月亮一個比例的“人造月亮”,夜晚的天空出現兩輪明月也可謂是人造奇觀了。

中國“人造月亮”構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實現,從此“不夜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