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建了個家鄉群,綽號滿天飛,有些還帶有侮辱性,怎麼辦?

為了便於家鄉同胞們有一個互動交流的平臺,於是帶頭建了個家鄉微信群,僅僅半天時間,人員就聚了上百號。人氣有了,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紅包,各種玩笑,各種外號滿天飛。作為群主,搞得是心驚膽戰的。生怕影響了誰或是傷了誰。

剛剛建了個家鄉群,綽號滿天飛,有些還帶有侮辱性,怎麼辦?

家鄉群

最嚴重的問題要數喊綽號。也不知道怎麼的,農村大多數人都有外號,而且外號是大家記得最清晰的,甚至都超過了真名。什麼趙桂香、7+2、老婆婆、壇壇貨、米線廠廠長...,單看這些字眼可能大家都覺得並沒什麼特別的,但一旦將其放在家鄉再賦予其一定的歷史場景意義就大變了。比如“7+2”這個外號,講的就是村裡一個四哥以前喜歡喝酒,經常醉醺醺的,7+2不是等於9嗎?他的外號就是這麼來的。再來看看“壇壇貨”這個外號,指的就是村裡一個小名叫“譚勇”的人,因“譚”和“壇”近音,“壇壇貨”這個外號就應運而生。“米線廠廠長”則是因一老表小時候特愛流鼻子,隨時鼻孔下面兩根掛著,才有的外號。你還別說,喊外號還有一種親切感,畢竟大家多年不見,突然相遇那感情是無以言表的。一激動,綽號自然滿天飛。同輩之間喊還好,誇輩之間喊群主就擔心了。真生怕惹出什麼岔子,傷了群和氣。可惜又管不住,一時間文字、語音、調侃圖片... 各種形式的調侃就來了。群主的小心臟是砰砰地跳啊!

剛剛建了個家鄉群,綽號滿天飛,有些還帶有侮辱性,怎麼辦?

群裡搶紅包

除了喊外號問題以外,交流群約摸1/4的信息是被紅包相關信息佔據的。相互的討要紅包、發紅包、搶紅包,特別是搶完後的各種謝謝,又是文字、又是圖片。為了體現群消息的高效性,群主不得不又提出新招,即統一規定:群內的紅包只搶不說謝謝!你還別說就這一小個規定還真解決了不少的垃圾信息。

剛剛建了個家鄉群,綽號滿天飛,有些還帶有侮辱性,怎麼辦?

開啟群消息免打擾

家鄉群存在問題還遠不只這些,來看下面這個問題。因農村一部分人對智能手機掌握還不夠全面,不懂得將微信群消息設為“免打擾模式”。這就尷尬了,一分鐘上百條的群信息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噩夢,如同大轟炸一般。信息煩惱油然而生,群主不得已又趕緊寫教程幫助大家解決信息騷擾的問題。

最後一個問題也不小,那就是流量不夠用的問題。農村父老鄉親可不像城裡的小夥伴,得不得就“不限量”流量,到處有wifi可用。他們的流量大多是很可憐的,農村好多地方又沒有有線的互聯網。微信群內的各種視頻,圖片會耗去他們大量的流量,這可能會使他們的流量超支。大家都知道,流量一旦超過限額,費用高的離譜,所以不得不提醒他們留意啊,實在不行就只能退群了。

綜上,建立家鄉交流群有利有弊,但利一定遠大於弊。感情是需要投資的,只有大家多交流,感情才能慢慢建立和昇華。祝願每一個家鄉群都越辦越美好!

你有外號嗎?你們的家鄉群辦的咋樣,一起來交流交流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