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湘潭教師招聘教育基礎知識

教育學中,教學和德育是重要章節的知識點,考擦頻率高。而德育原則和教學原則即相似又有區別,是大多數考生容易混淆的考點。今天主要梳理這兩個知識點,希望通過今天的整理能加深大家的該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

一、德育原則(一尊觀因正積極疏導知)

1.知行統一原則

既要重視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鍊,把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2.導向性原則

進行德育時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3.疏導原則

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4.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既要尊重信任學生,又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把嚴和愛有機結合起來。

5.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德育工作中應主動協調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統一認識和步調,有計劃、有系統地發揮教育的整體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

6.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7.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於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

8.因材施教原則

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 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二、教學原則(口訣:馮鞏找因量循思理直髮)

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詳情微信諮詢xtoffcn05)

既要把現代先進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2.直觀性教學原則

教師應該儘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

3.啟發性教學原則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 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理論聯繫實際教學原則

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 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 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

6.鞏固性教學原則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無誤地呈現出來,以利於知識、技能的運用。

7.量力性教學原則

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8.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 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2020年最新湘潭教師招聘教育基礎知識


中公教師網為您提供教師諮詢,備考道路不孤單,更多諮詢查看湘潭中公教師網

http://xiangtan.offcn.com/html/jiaoshi/zhaokaoxinx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