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皇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因秦始皇東巡至此派人入海求仙而得名,是中國唯一一個因皇帝帝號而得名的城市。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萬里長城—山海關:位於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處,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與"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北戴河秦行宮遺址:位於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金山嘴路8號,面積6萬平方米,規模宏大,座北朝南、是一座氣勢宏大的宮殿遺址,據推測這裡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東臨"碣石"所在地,與綏中牆子裡(即石碑地)同類遺存一樣,為秦始皇東巡的行宮遺址。

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源影寺塔:

金代佛塔,位於昌黎縣城內西北隅,塔身平面呈八角形,一共十三層,高約40米,是一座用磚砌的實心塔。全塔由塔基、平坐、蓮臺、塔身、密簷、塔剎等組成。平坐的欄板上雕有各式各樣的圖案。塔身共一層,上面有用青磚雕刻的"天宮樓閣"。古塔下還有一水井,深約20米,常年有泉水流出,泉水清甜可口。

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大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位於盧龍縣城內南門裡的十字路口中央,為八稜形多層式石質建築,高10米,分幢座、幢身、幢頂三部分。幢身共分6層,現基本保存完好,底4層為石刻文字,上2層雕刻佛像,除第四層幢身為明萬曆年間所建外,其餘為金朝大定年間所修。

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山海關八國聯軍營盤舊址:位於山海關老龍頭的西部和北部,共佔地面積9平方公里,現存房屋40餘幢,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建成於1903~1904年,分別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侵入佔領山海關的英、法、德、日、意、俄六國所建的軍營及別墅。

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北戴河近代建築群:分佈在北戴河海濱自西聯峰山到鴿子窩沿海,總面積18平方公里。 1893至1949年,一些中外人士陸續在北戴河海濱建造了住宅、避暑別墅等建築。到1949年北戴河海濱有中外別墅樓719幢。北戴河近代建築風格多為西式別墅,周圍空地多,院內廣植花草樹木,非常適宜休閒避暑。

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秦皇島港口近代建築群:始建於19世紀末,主要包括秦皇島開灤礦務局高級員司俱樂部、南山電廠、開平礦務局秦皇島經理處辦公樓、南棧房、老船塢、京奉鐵路橋等21處近代優秀工業遺產。

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永平府城牆:現位於盧龍縣境內的這段永平府城牆始建於明代,長約1010米,包括永平府城南門、大西門(含甕城)和小西門各一座。

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耀華玻璃廠舊址:位於秦皇島市海港區文化路44號,現為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耀華玻璃廠是中國首家大型玻璃製造企業,1922年由中國和比利時合資組建,是當時中國北方唯一的中外合資企業。它開啟了中國玻璃工業發展之門,中國第一塊機制平板玻璃在這裡誕生。

河北秦皇島  10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板廠峪窯址群遺址:位於撫寧縣駐操營鎮板廠峪村,這處遺址是2002年秋髮現,共發現存有長城磚的磚窯60餘座。磚窯裡面大都保存著當時燒好的築長城用的青磚,磚長36釐米,寬17釐米,厚9釐米,重10.5公斤左右。碼滿磚的每座磚窯裡碼磚20層,存磚5000餘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