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咀嚼餵食幼兒”,你贊成不?

4月9日,由西安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文明餐桌·西安在行動”活動啟動儀式舉行。其中,最大的亮點是:倡導不咀嚼食物餵食嬰幼兒。對不能獨立進食的嬰幼兒,不用嘴嘗試孩子食物、不幫助咀嚼食物、不口對口餵食。(4月11日 西安文明網)

倡導不再“咀嚼餵食幼兒”,雖然是一件小事情,而實際上是一條大新聞因為,我們早就對“咀嚼餵食幼兒”習以為常了,見慣不怪了,甚至認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最近幾天,“咀嚼餵食幼兒”話題出現新熱度。浙江寧波市的幾家媒體同時推出了一則整版公益廣告:倡導市民告別“咀嚼餵食幼兒”。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地方的防控指南里也都將“不咀嚼餵食幼兒”作為重要的一條。即便是疫情過去了,“不咀嚼餵食幼兒”依然有現實意義,這不僅是疫情防控的需要,而且應該成為健康安全的底線,餐飲文明的反思。

“咀嚼餵食幼兒”是一種傳統習慣,許多人認為:孩子的牙齒還沒有長好,吃食物不方便,就自己先嚼爛後餵食孩子,看起來這是對孩子愛的一種方式,實際上是害了孩子。

有這麼一則報道:山東煙臺市12個月的欣欣因為經常吃奶奶咀嚼過的食物,導致口腔潰爛,厭食、發燒,住進了醫院。經醫生診治後發現,原來欣欣的奶奶有牙周炎,平時又喜歡給孩子嚼飯吃,導致欣欣口腔潰爛。專家指出:大人把食物嚼碎再餵給孩子,孩子很可能染上幽門螺桿菌,引起慢性胃炎。

不是所有的愛都是正確的。嘴對嘴喂孩子、咀嚼後喂孩子是一種錯誤的愛。

雖然是千年習慣,實際上是不文明、不健康的習慣,這種愛潛藏隱患,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需要從文明健康的角度摒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