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714高炮”——比高利貸更狠的超利貸

因為借款太容易,我本有已有,一旦踏上這條路,將一無所有

今年的央視315晚會讓公眾發現了“714高炮”之惡。“714高炮”,是指貸款週期為7天或者14天的、收取“高”額的“砍頭息”及“逾期費用”的借貸。下手狠的,砍頭息30%直接拿走,下款到手就打折。

用“高利貸”形容“714高炮”已經不夠準確——我們都用“超利貸”。

講真的我每次一提到這個話題,就很容易氣不打一處來,只能儘量剋制自己維持中正。在我看來這高炮地界,簡直是某種“共業”——放貸的、借貸的,和這產業鏈裡養肥的各種環節,比如爬借款人數據的、導流的、催收的,幾乎全在一個種惡因的體系裡眾人拾柴。

而最後的惡果,卻可能蔓延到這個體系之外;滅失的價值,可能會滯後並擴散到整個生態中。前車之鑑P2P浩劫,已是一例。

1 | 貪因與惡果

“愉見財經”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反對Payday Loan,反對那些面向年輕人群體的高息APP借款。(各位可以點擊跳轉我在2017年就寫下的《是否每個借款需求都該被滿足?》)。儘管在商業邏輯上他們可以告訴我100條成立的理由,也可以告訴我即使是在發達國家這仍然是個爭論而非定論。

在商言商的理由無非是:既然市場有需求,現金貸就有存在的必要;誰讓你們傳統金融服務不了長尾客戶,那就讓現金貸來服務呀。也因此在最初,這些業態(當然是那些利息還不至於這麼畸高的)甚至有膽子打出“普惠金融”的旗號。

可是筆者想跳出商業而進入一個探問“發心”的邏輯:是否只要是個借款需求就必須被滿足?從當年的現金貸,到今天更無法無天的“714高炮”,你們就承認吧,你們出來賺錢的發心,根本點,就是利用併發揚了人性裡頭都有的貪圖和無法自律、無法自控。

善的商業,是點亮人心的“一念成佛”;惡的商業,是攫取人心的“一念成魔”。

誰在借“714高炮”?你們找遍10000個案例自然能找出個把“好例子”,比如窮困的家長急救重病的孩子一時間無處投靠之類的;但問題是,我想大家隨便觀察觀察身邊人,用腳趾頭就想得明白,這些“好例子”的佔比,微乎其微。

所以借“714高炮”最多的無非四種人:

第一,不自控人群:行使遠超過自己日常工資和消費能力的及時享樂需求,不管是為了充面子、談戀愛、打遊戲買裝備、打賞主播還是什麼動機,總之就是失去自律,甚至於失去自控能力了。(很顯然,他們達不到正常利息借貸的貸審標準,或者是,正常貸款額度早已刷爆了。)

第二,黃、賭、毒。

第三,借新還舊一層層蔓延過來的。信用卡還不上了借現金貸還,現金貸還不上了到處找APP借款的“口子”,最後借到“套路貸”、打到“高炮”上……總之人生陷入死循環,平臺越借越多,債務越背越重,利息越借越高,在焦慮中拖延著並等待著“爆掉”的那一天的來臨。

第四,從“羊”基因突變成“狼”了,俗稱“擼口子”黨,就是那種內心獨白為“憑本事借來的錢為什麼要還”的無知無畏者。於是“714高炮”的故事裡又發生了很多大狼(壞平臺)與小狼(壞借款人)狼咬狼的狗血劇。

但讓人痛心的是,以上一到四,結果是殊途同歸的:都是“爆”掉。

但千萬不要以為“爆”掉後倒黴的就是借款人自己。我認識很多放現金貸或“714高炮”的,很明白他們的套路,多半是坐等借款人還不上後可以賺高額的逾期罰息;而催收的標的自然不是欠了一屁股債的借款人,要麼是教你到別的平臺去擼人家的口子還給他,要麼就是殺手鐧:通訊錄騷擾。

有個現金貸平臺老闆曾這樣向我介紹風控經驗:“他控不了,他爹媽控得了就行。”我之前採訪的一家專業外包催收公司,還有美其名曰的Fintech催收、大數據催收,說到底,就是扒借款人在各處留下的通訊錄、聯繫人的黑數據,然後100個騷擾電話打給這些親朋好友。

一人之失,在這套機制下又被放大成多人一起承擔麻煩結果。其結果很顯然:你還不上,你爹媽替你還。

2 | 劣勝與優汰

給大家講兩個真實的事情,不做判斷。

第一件事,2017年底監管開始重拳整治現金貸,息費加總要框進年化36%。我一個做現金貸的朋友一合計,如果不違規,只有一條路:見好就收關門大吉,反正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他甩下兩句話。

-第一句,做他們這種無場景的、直接APP上填信息就下款的、期限短的現金貸,息費絕無可能進36%;

-第二句,如果他們都收縮了(他的綜合利率大概在年化50%~60%),在惡化的個人信用多米諾之下,那市面上虛席以待的,肯定包括更惡劣得全然不顧監管的:高炮(或者是惡性現金貸捲土重來變本加厲)。

當時他讓我等著瞧。我承認,一年後,我瞧到了。

第二件事,我的一個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做貸後的朋友跟我講,這是一個欺負好人的世界。

正如前文說到的“殊途同歸”,他發現他們的借款人裡,有相當佔比是和外面的超高息平臺“共債”的,而這批人最後都是要“爆”掉的。到“爆”掉的那一天,借款人顯然無法還清所有平臺的錢。那請問在這個時候,他會還哪家不還哪家?答案是,先還那些暴力催收的,或是催收環節最騷擾到他正常生活的。

可憐了我那朋友的平臺是持牌的,多少總歸有些畏懼監管,催收尺度也不敢太大。所以很顯然是討債是討不過社會上的暴力型平臺了。

再者他還發現,那些曾經是“羊”的借款人,也會因為債務雪球越滾越大、外部信用環境集體變差後,慢慢基因轉變成了“狼”。

借款人的群體性無意識很神奇,都喜歡把數學上負負得正運用到金融上,非但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還一肚子委屈。好像在狼的世界裡,保護自己的唯一路徑只能當狼,否則就是任人宰割了。

一旦借款平臺是惡的,那理所當然自己也要變惡,就算拿了人錢也是受害者,並且不分青紅皂白,也不論本金和年化24%(未還需還)/36%(已還不退)以內的利息是受法律支持,總之就是統統不想還了,統統“冤冤相報”,除非誰真狠過他的頭。

在這個體系裡、“共業”的場域裡,不夠惡的主體,反而混不下去。

我聽完後,腦袋裡就浮現了四個字:逼良為娼。

3 | 監管與市場

邏輯鋪展到這裡,一定會拷問監管。

我都不知道歷史重複了多少次了,都是這樣。最早聽監管話的機構,如履薄冰,不轉型就要等死;聰明的傢伙們夾在當中,拖拖拉拉再合規,灰色地帶踩一踩,大概還有條活路;監管管不到的地方,囂張猖獗。

更可怕的是,最後風險還都容易蔓延回金融體系。

那為什麼不乾脆“亂世用重典”呢?不要央視動一動,監管才動一動,除了央視記者挖到的,就沒有其它“714高炮”了?

我的前同事董雲峰在他的一篇推文《714高炮打了誰的臉?》裡甚至呼籲所有高炮借款人拒不還款,並向公安機關舉報,以此乾脆讓市場“自淨”、“高炮”倒閉;呼籲國家對“714高炮”該關的關,該罰的罰,該抓的抓。

董雲峰說:“拿出整治e租寶、錢寶網的力度,哪怕不入刑,僅僅對個別典型沒收非法所得並處1-5倍罰金,都不至於如此。”

我個人對呼籲所有“小狼”集結起來攻擊“大狼”的這種做法持保留意見,畢竟就像前文所言,本金和年化24%/36%內利息於法還是應該要還的,或者說,在“狼咬狼”的世界裡,我不想發表意見;但對要求監管進行嚴管,我舉雙手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