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觀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中國農曆七月初七,是牛郎織女搭著喜鵲橋一年僅見一次面的日子。現在也成為廣大男女性同胞恩愛美滿的日子。今天花店老闆的鮮花賣的最多,今天影院一對對情侶也是最多,放眼望去,商場裡,美食街,有可能連單身狗都沒有站腳的餘地。還不如回家做頓美食,看部電影,聽會音樂,享受一下“眾醉我獨醒”的時光。

如果是情侶,也可以這樣添加點生活儀式感,在瑣碎,平凡,人間煙火裡,互相欣賞,互相喜歡,和對方靜靜的聊聊天,沒什麼固定的主題,沒有什麼固定的目的,生活雜碎,亦或者人生哲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靈魂在漫無邊際的聊天碰撞,交匯產生喜悅。

《愛在黎明破曉前》講述的就是這一種感覺。這部影片一共有三部《愛在黎明破曉前》《愛在黃昏日落前》《愛在午夜降臨前》。從1995年起,每九年一部電影,闡述著愛情電流。

七夕觀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看的是內容,要的是效果

在歐洲的通鐵上,來自美國的青年傑西和法國女孩賽琳的第一次相遇。便是從毫無邊際的閒聊開始。

七夕觀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看的是內容,要的是效果

然而,他們之間並沒有電石火光,沒有激情四射,有的,不過是節奏和諧的閒聊。和諧到彼此不願結束這段美好的聊天,於是傑西在下車前做出邀請,讓賽琳陪他下車,待第二天再離開。

七夕觀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看的是內容,要的是效果

理由很具說服力:

如果某一天你結婚了,生活讓你對你未來丈夫產生了怨言,你會幻想如果是其他在你生命中出現的男人們,會不會比他要好,不如現在就不留遺憾,如果你更瞭解我,也許之後不會再對我存有幻想。

他們一起在完全陌生的維也納停駐,一整個夜晩漫遊於這座城市,談論這座城市的風景,談論童年,談論人生,談論死亡,談論社會,談論感情,談論男女關係,似乎一次性就將正常男女交往慢慢獲知的東西瞭解清楚。

當然,這樣理性自然地聊天間隙中也會穿插著小浪漫。

音像店裡,狹小的試音室,碟片緩緩播放著動人的音樂,躲閃的眼神,是剋制不住的吸引;

七夕觀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看的是內容,要的是效果

摩天輪上日落時分,浪漫的地點,浪漫的時間,合適做的,就是浪漫的是事。

七夕觀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看的是內容,要的是效果

影片中有這麼幾個有趣的小場景:

公車上,傑西提議玩提問回答的遊戲,初相識的人對於彼此有一些好奇,藉此遊戲就可以問到自己最想知道的事情,男女差別瞬間在這個遊戲上體現。傑西感興趣的是,賽琳第一次對個異性有性方面的興趣是什麼時候,賽琳的回答具體生動;而賽琳問傑西的問題是每個女孩子都會問到的:你有沒有愛過個人。傑西的回答簡單又模糊:有過。

餐廳裡,賽琳玩起給朋友打電話的遊戲,讓傑西假扮她的朋友接電話,藉此告訴傑西自己對眼前這個男人的感覺,也在試探,對方對自己的看法。含蓄中暗藏著小曖昧。

七夕觀影《愛在黎明破曉前》| 看的是內容,要的是效果

路過的河邊,遇到一位流浪詩人,他提議讓他們給他一個詞。他可以給他們作首詩,詩人似乎能看透眼前兩人的瞹昧,情詩念出來,像是彼此對對方的告白:此刻你可知我心?

然而由於害怕這份難得的精神上的交匯會被日常瑣碎消黁,他們在離別時拒絕“世俗”地交換電話和地址,用一種浪漫卻充滿未知的方式,來約定下ー次的相遇。

愛是,那個人出現,世界忽然不再空蕩,哭和笑都有了意義

看到缺點也不影響這份心情,希望時光停駐,希望永不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