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自陝北紅軍,是副兵團級將領,為什麼1955年僅授予少將軍銜?

很多人對於1955年我軍首次授軍銜都比較熟悉,其實在這次授軍銜之前,我軍於1952年曾進行了一次定級,包括正兵團級、副兵團級、正軍級、副軍級等等。可以說,1952年的定級和1955年授軍銜有著一定的聯繫,總體來說級別越高所獲得的軍銜就越高。當然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他在1952年定級為副兵團級,結果在1955年僅被授予少將軍銜,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他出自陝北紅軍,是副兵團級將領,為什麼1955年僅授予少將軍銜?


賀晉年是陝西子長人,很早就參加了革命,是陝北紅軍的創建者之一,參與開闢和鞏固了陝北根據地,為迎接紅軍主力的到來作出了重要貢獻。紅軍主力在陝北勝利會師之後,賀晉年曾先後擔任過紅15軍團第81師師長、紅27軍軍長等職務。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賀晉年又歷任八路軍第120師留守處主任、留守兵團警備第1團團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警備第3旅旅長,曾率領部隊守衛黃河河防,保衛陝甘寧邊區。


他出自陝北紅軍,是副兵團級將領,為什麼1955年僅授予少將軍銜?


抗戰勝利之後,賀晉年奉命執行發展東北的戰略任務,率領部隊挺進東北地區。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賀晉年最初擔任合江軍區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騎兵縱隊司令員,率領部隊參加了著名的四平戰役。後來,隨著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組建,賀晉年又出任縱隊副司令員,繼而擔任東北野戰軍第7縱隊副司令員。1948年2月,東北野戰軍以三個獨立師組建了第11縱隊,賀晉年調任第11縱隊司令員,率部參加了遼瀋大決戰,立下了很多戰功。


他出自陝北紅軍,是副兵團級將領,為什麼1955年僅授予少將軍銜?


1948年11月,隨著遼瀋戰役的勝利結束,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改編為第四野戰軍第48軍,賀晉年繼續擔任軍長,不久又兼任第15兵團副司令員,參加了平津戰役、渡江戰役和湘贛戰役等大戰。在抗美援朝時期,賀晉年被任命為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參與組織了抗美援朝的後方支援工作,為保障前線部隊作戰作出了很大貢獻。1952年,我軍開始評定軍隊幹部級別,當時全軍一共有42位將領被評定為副兵團級,而賀晉年就是其中之一。


他出自陝北紅軍,是副兵團級將領,為什麼1955年僅授予少將軍銜?


到了1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度,當年的42位副兵團級將領有19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有22位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有1位被授予了少將軍銜。而唯一被授予少將軍銜的就是賀晉年,這其中原因是賀晉年受到了高、饒的影響,而且在授軍銜的過程中賀晉年最初甚至被定為大校軍銜,後來在審批的時候才調整為少將軍銜。這樣一來,賀晉年就成為了級別最高的少將。後來,賀晉年曾擔任過裝甲兵副司令員,為裝甲兵建設作出了不少貢獻,享受正大軍區職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