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職場晉升的祕密武器——談《成為作家》

現代職場中,寫作能力越來越重要。為什麼這麼說?


在高級崗位招聘,都會有一條很清晰的要求,對行業、產品等,有深刻的理解。那在工作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將這些理解表達出來,無論是工作彙報、部門協調、管理下屬,都是集合團隊的力量達成共同的目標。現代職場,清晰的邏輯和恰到好處的表達,缺一不可。


所以,寫作,是高級崗位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


我們不一定要成為傳統意義上的文字工作者,但我們一定要成為具備寫作能力的人。寫作能力,意味著具備對外輸出專業觀點、獲得對方認同的能力。在多蘿西婭·布蘭德的《成為作家》這本書裡,作者並沒有在技法上做過多的講解,而是專注於如何讓你從一名寫作門外漢開始寫作,養成習慣,到能寫出具備自己文字風格作品的過程。


寫作,職場晉升的秘密武器——談《成為作家》


不同於其他作品,布蘭德詳細介紹了寫作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合理的解決方案。不僅考慮到了方法的科學性,還考慮到了人們改變行為習慣的難度,具備很強的實操性。


  • 決定開始,就是邁出成為作家的第一步


寫作本身的困難:要不要寫作。成為作家,可能並不是人人追求的,但合理駕馭自己的表達欲,具備在公共場合發表觀點的能力,是大部分職場人士追求的。跟演講相比,寫作更容易,也更符合大眾的需求,是一個操作相對容易的鍛鍊方法。


作家應該具有雙重人格。敏感的內心,是能寫出好作品的前提。將自己敏感的一面剝離開來,只在觀察、感受的時候,才用它。用理性的一面保護好自己,免受日常生活的干擾。最好的辦法,就是分立出兩套系統,一套用於生活,一套用於寫作。


寫作,職場晉升的秘密武器——談《成為作家》


  • 完成一件事,我們投入的精力是實際需要的三倍


培養寫作的習慣是比較難的,尤其是你樹立了一個又一個目標,但又沒完成的挫敗感,會讓你不願意繼續朝著下一個目標努力。克服這一阻力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養成一個微小的習慣。一次,只訓練一個變量。


寫不出來,那就養成每天起床寫作10分鐘的習慣。早起時,大腦是最活躍的。可以寫夢境,可以寫對一天的展望,可以是虛無縹緲的幻想,可以是奇特的感受。隨心所欲的寫吧。如此訓練2周,就可以寫出內容了。


解決了寫出來,再解決隨時寫。每天任意一個時間,想起來,就寫10分鐘。如此訓練2周,就解決了隨時寫的問題了。

……

一點點訓練,如此,聯繫檢查自己的作品,打開自己的耳朵,接受批評,但保留自己的寫作熱情。


寫作,職場晉升的秘密武器——談《成為作家》


  • 走出習慣的盲區,再次體驗純真的眼神


觀察世界久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盲區,保持純真的心態,時刻能發現世界的新奇之處。偉大的作品,並不是控制自己的意識,而是記錄自己的無意識。多角度的觀察世界,以自己獨一無二的經歷表達自己的所見。


不要怕沒想法,每個人的想法問題不是出在太少,而是出在太多了。不信你靜靜的冥想3分鐘,你會發現,無數的雜念向你襲來,想”無想法“地獨處3分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同於其他的寫作類工具書,《成為作家》更讓我專注於自己想表達的內容。


寫作,職場晉升的秘密武器——談《成為作家》


1、以當下的視角回顧昨天,就知道今天的自己該如何面對明天的我


與其說是剝離出2個我,一個理性剋制,一個細膩敏感。不如說,如何管理當下的自己。曾經有段時間,自己不願意努力了,想當一條鹹魚。但是,當得並不合格。總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總在想:【當初】,我再努力一點就好了。


發現沒,我對過去的自己要求倒是很嚴格,總希望曾經自己做得更好。對當下的自己倒是很寬鬆,總想坐享其成。那明天呢?明天的我是不是也是同樣看待現在這個想當鹹魚的自己呢?


想通了這點,每次覺得辛苦的時候,我都鼓勵自己,“沒事,累一點一會就好了,明天的自己因為今天努力了,可是開心得很”。


寫作,職場晉升的秘密武器——談《成為作家》


2、訓練自己的思考


書中說的是“無意識”,讓自己的意識自由奔跑,你以旁觀者的角度記錄,可能創作偉大的作品。所謂“無意識”,我認為也是在“可以有意識的訓練”後,才能達成。


看過馬伯庸訓練自己的思考,就是假設沙漠裡有一噸黃金。他在大腦中虛構了一個場景,如何把這噸黃金運回城市,變成自己的資產。包括了運輸工具,切割工具,以及財富合理化,甚至考慮了大筆黃金的出現對市場的影響。也是很有趣的訓練


寫作,職場晉升的秘密武器——談《成為作家》


3、誠實地寫出心中所想


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經歷不夠獨特,自己的感受不夠有吸引力。首先,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偉大的作品必然有共性,但每個人的作品都是獨特的。


不用自己的主觀臆斷去包裝自己的想法,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受,更能寫出優秀的作品。這點我最有感觸,作為一個文字愛好者,也喜歡發表一些內容。看別人的作品廣泛傳播,也會去妄自揣摩大眾喜歡的東西,然後迎合這種需求,包裝一個自己的作品。


可是,每次,都寫的很一般。並不是大眾的、流行的就不好,而是自己並沒有對這些產生更深的共鳴,自然寫不出打動人心的作品。即使客觀的受眾面很大,仍然沒有獲得預期的反響。




《成為作家》這本書,多蘿西婭·布蘭德從一個專業的文字工作者的角度,給出了很多切實可行的建議。它不僅教會了我如何決定投入一件事,更教會了我如何以微小的習慣改變,來慢慢達成自己的目標。《成為作家》,教會了我像作家一樣思考,一樣觀察,一樣訓練自己。


從輸入到輸出,一套成熟的方法論,不僅可以提高職場晉升的上限,還能幫助梳理一個更豐富的人生。以好奇的眼光觀察世界,豐富自己的體驗,豐富自己的頭腦。人生只此一遭,就是要好好觀察,好好體驗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