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說工作忙,不能監督孩子完成作業,還斥責老師煩他,怎麼辦?

小黃說教育


他自己的溫飽都是問題,你卻問他:午飯想吃紅燒肉還是糖醋排骨?這樣肯定無法引起他的重視!但我們要放平心態,也不能以偏概全,認為班上的家長都不負責任。建議同理心溝通:“某某爸爸,我知道您很忙,也很辛苦。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您付出了很多!咱孩子也比較懂事,就是最近作業有點拖拉,我們一起想辦法幫幫他吧?”這樣的家長教育觀念感不強,需要長時間的思想灌輸。所以我一般會從孩子方面入手,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儘量幫助他取得進步,雖然過程很艱辛,但值得一試!


米若1029


這種堅如磐石的家長很難啃,遇到這種家長需要水磨工夫。時不時發些資料,問問情況,其實他們也苦惱孩子的教育,但也可能真的很忙。當有一天他們也想要改善孩子的問題,你在他們心中又是一個負責任,有方法的良師形象。他們可能會主動聯繫你了,有了主動接觸,接下來的工作會好做很多。當然更要考慮學生如何接受。

另外,如果有機會,最好還是面聊,顯示老師的真誠,也更容易打開心扉。



二胡大叔


個人認為:

首先,家長也是人!白天上班本來很累,晚上還要監督孩子做作業,不公平;其次,老師也是人,誰也不願意過多地佈置作業,每天作業批改量巳經是夠大的了、也不公平;再次,學生也是人,過多的課業負擔,變相剝奪了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正值發育成長階段,這更不公平。

筆者退休前也是教育工作者,我在教學過程中,比較強調“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儘量少佈置有時甚至是不佈置課後作業,選1~3道有代表性的題目就ok,帶初三更是如此。

2007年的一個晚上,我正在辦公室辦公,突然一樓教室傳來一個女生的哭聲,我去到教室一看,原來是我班上的一個女生沒有做完,因為老師們佈置的作業委實太多,當時巳經是十一點多了,我立馬讓孩子去休息。

幾年前,上面就提倡給孩子們減負,不減還好,現在減到“書包要用車子拖了”,有些孩子“拖”不動,乾脆就“帶”上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讓他們來栬。想當年我們讀書,就幾本書,夾在腋下就去學校了。

飲水思源,這個恐怕要從“根本”上改改才行響。


新墨


我是朱老師!

老師請求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家長說工作忙、沒時間。為此,還把老師斥責了一番。怎麼辦呢?我覺得這種情況,當老師的既是無奈,也沒辦法解決家長的不負責任。

你永遠叫不醒一個無所謂的家長

小學生的自律能力本來就是比較欠缺的。在學校需要老師看管著才能完成學習任務,回到家只有靠父母親來監督孩子的家庭作業了。很少有孩子能離開家長的監督自覺把書讀好的。如果家長覺得無所謂,老師可以試圖去規勸家長,如果對方不認可老師說的,老師也只剩無奈了。畢竟老師不是超人,既要在學校當老師,又要陪著孩子回家當媽的。


老師做到認真負責,問心無愧就好

題主的做法是負責任的表現,遇到不願配合學習的孩子主動向家長尋求幫助,這是好老師的表現。做老師的就是發現孩子的問題,再加以匡正,盡最大可能把孩子教育好。但是,不是所有的問題老師都有能力解決的。有困難,尋求家長的配合這是經常需要面臨的教育難題。如果家長能夠理解並且配合當然是最好,如果不是,老師也不要往心裡去。你盡到教師的本分,對得住自己的教育事業就好。


好的教育離不開家庭和家長

孩子的教育不完全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最好的老師是父母。如果家長疏忽了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教育嚴重欠缺,並且發現問題還不願意及時補救的,學校和老師的教育再出色也挽救不了一個問題孩子。這就要求家庭和學校要合作,家長和老師要達成一致的育人立場。如果學校的教育得不到家長的支持和認同,老師費再大的勁恐怕也於事無補。



朱老師說事兒


老師辛苦了,不容易。我理解你,讓你受委屈了。個人建議;

1.平常心!世間萬物,無奇不有。

2.知識文化人,不和沒有素質家長較真。當然也理解,為了生活生存,不得不做取捨。老師多包涵,通過家長說話語氣及言辭,應該也是靠體力勞動求生存。所以,思想及覺悟有限。

3.與孩子單獨溝通,比方說:視頻或者約到小區樓下單獨與孩子溝通。我曾經就做過這事,最後孩子徹底改變。幸福成就感滿滿!教育工作者,就是這樣。但畢竟孩子小,少不更事,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將來有所成就報效祖國。

4.每天督促孩子先完成提交,再慢慢引導他列出標準參考,錯題並給予單獨耐心講解。事實上,每個孩子都不錯,只是各自成長環境及教育方法不同導致差異。

5.如果可行,或者把孩子叫到你家裡去,完成作業。我相信,孩子會徹底改變!只不過,您可能會更辛苦些。


芳姐聊親子


作為家長,首先說老師不太對,但是老師也應該理解家長,比如我,一個農村的,自己上學小學沒畢業,輔導孩子真的很難,還有孩子媽又離婚,還有個老爸要照顧,還要掙錢養家,是很想讓孩子多學習的,當個好學生的,但是自己的條件有限


遲到好久1


如果我是這名老師,我會跟這個家長談談。

如果家長確實沒有時間,老師可以盡義務來幫助這名學生。

同時也要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培養是家校社共同合作努力的結果。老師要管40個到50個孩子(全班的。而家長你只管一個或兩個孩子(自己的。

當然要對孩子進行自律教育。


邊前鋒7號


首先與家長好好溝通,讓家長明白教育不只是老師單方面能做好的事情這個道理。一個孩子要得到良好的教育必須要家校結合,老師和家長緊密結合密切配合。如果家長還是以各種理由不管孩子的學習那就要明確告訴他這麼下去所要付出的代價將是孩子的美好前途。如果他還是不重視並把責任完全推給老師甚至還對老師無禮,那對這樣的學生也只好讓他自求福了!


劍鋒17


首先,這件事站在任何一個人的角度都沒有過錯!一方面老師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留作業,而且還督促完成實屬良心教師;另一方面,生活的壓力讓家長身心疲憊,突如其來的疫情和網課,讓家長無從是從。所以,大家都有各自的苦衷和委屈,這個時候,理解與溝通就變得格外重要。

有效溝通讓家校配合更加通暢

一個班級有許多學生,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每個家庭也都有著不同的情況。我們雖然知道家庭教育是孩子的根基和土壤,但是很難指望每個家長都是教育專家或者能夠積極配合。所以,瞭解每個家庭的情況,不斷滲透家校共建的重要性,把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羅列清楚,最重要的是要把這些配合工作的原因說清楚。當家長明白了老師的用心,也清楚配合的內容與原因,家長的配合度就會提升。至少不會出現家長情緒牴觸的情況。

加強學科間的配合

這個問題讓普通老師去解決,會有些強人所難的感覺,但是如果對於學生和家長而言,無論哪一個學科的老師都是老師,都代表學校。所以,網課期間各學科的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相對固定的網課模式,可以加速學生和家長的適應速度;再比如一些通知和調查統一發送與收集,避免家長填寫的繁瑣;再或者做好時間表,家長和學生有一個相對固定時間規律,這樣可以提高老師和家長雙方的工作效率。方法有太多,只要思考和實踐都會有解決方案。所以這裡最大的阻力不來自於事情本身,而是人的方面,這裡你細品。

現實多有殘忍,你的包容就是最大的善良

對於多數情況來說,家庭的情況決定了孩子的未來,但是如果你跟在生存線上掙扎的人談理想,你就是在耍流氓。所以,如果心有善意,就請包容這樣的家庭與這樣的情況。其實老師也是一個普通的工作,她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但是老師關注和指引可以改變孩子的命運。只要發心都是為了孩子,哪怕家長會有一些不理解,慢慢的都會變成感激。只要是心智健全的人,誰會傷害誠信幫助自己的人呢?


老張聊教育


這種情況之下,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愛心去做家長的工作。俗話說得好:家校牽手,幸福永久。家長是家庭中孩子的教師而教師則是學校中的教師,我們可以找孩子談心,瞭解孩子的現狀,對症下藥。用溫情去暖化學生,間接影響家長,慢慢融入學校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