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王新光,開封市中心醫院行政管理幹部,醫生,國內知名醫院形象策劃專家及醫院建築文化學者。中國衛生攝影協會會員、中國衛生攝影協會新媒體傳播分會委員暨衛生攝影專家組委員,全國衛生健康系統知名的醫療紀實攝影師。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疫情就是敵情,抗疫就是戰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被抽調到開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工作,大年三十,他便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去,每天面對疫情,他不懼危險,勇敢逆行,沒有節假日和休息日,每天平均晚上9點下班回家後還要再工作到深夜12點左右。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白天外出拍照,足跡踏遍了開封市縣十多家醫院、3個火車站、60多個防疫卡點,將鏡頭對準醫院、疾控中心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對準現場採訪的新聞工作者、社區、工廠、超市、火車站、建築工地、高速公路等一線工作者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蒐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的疫情防控信息圖片,晚上回家還要對拍攝、蒐集的照片進行分類整理保存,為投稿媒體照片撰寫文字稿。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為了記錄下夜間的疫情防控場景,有時他會不顧寒冷開車或者騎車穿行於大街小巷,去拍攝夜間的社區防疫卡點、仍在營業的藥店、醫院的預檢分診處等地。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醫院的發熱門診、發熱門診留觀室,特別是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的隔離病房都是風險很高的地方,除了特定的“全副武裝”的專業醫護人員、從事流行病學調查的疾控中心人員以及需要甄別的發熱患者、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外,無人敢進,無人能接近,為了保留下這些特殊工作場景的真實圖像,他經過充分的協調與準備後毅然決然多次進入這些地方拍攝,同事和親友們好心提醒他“危險太大了,多保重,注意好個人防護啊!”,他坦然一笑:“我是醫生,會按照規範做好自己的防護的。”穿好防護裝備手持相機近距離拍攝到了許多醫護人員忙碌、嚴謹的工作狀態和感人瞬間,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留下了十分珍貴的圖像資料。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疫情期間他拍攝了6000多幅照片,成為開封市拍攝的疫情防控題材最多、範圍涉及最廣的人,他拍攝的100多幅作品在疫情期間分別被被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中國人口報、大河網、鳳凰新聞、騰訊新聞、新浪新聞、網易新聞、搜狐新聞、開封網、今日頭條、開封日報、汴梁晚報等近30家媒體採用刊出,這些作品生動展現了抗疫一線的一個個感人瞬間,全面反映了全市人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傳遞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決心與力量。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王新光:用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瞬間

他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抗“疫”戰線上方方面面的真實圖像,以圖像的形式向抗“疫”一線的工作者致敬,助力抗“疫”之戰的最後勝利。

他拍攝的照片以情動人,受到眾多讀者與網友的好評,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攝影界中勇敢地用鏡頭記錄生命的“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