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祕成長的真相

《超體》,一部批著科幻動作片外衣的教育片……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學習總是痛苦的,就像你小時候因為骨骼生長而全身疼痛。——《超體》”

站在舒適區之中,永遠也無法成長。

我們常說,沉浸在音樂中是種愉悅的享受。但是,對高手而言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曾有科學家同時記錄專業小提琴演奏者與業餘演奏者訓練的差異,練習一個小時的相同曲目後,只有業餘演奏者表示練習的過程很愉悅。

實際上,所有真正能讓我們成長的行為,都必然帶來痛苦。就像為了練出強健的肌肉,必須先用力把脆弱的肌肉纖維扯斷,然後才能長出更強壯的肌肉。這個過程是必然會帶來疼痛。

問題的關鍵,旨在於我們面對痛苦的態度和方法。

1、如果只知道痛苦,將無法成長

“你正在遭受的疼痛,它使你無法理解其他的事物,你所知道的只有疼痛,你只知道疼痛!——《超體》”

當我們眼裡只有痛苦和危機的時候,人類本能的應對機制,一般有兩種方式:逃避和等死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1.1、逃避無法帶來進步

逃避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領,從遠古時期就在基因中流傳下來。面對危機四伏的生存環境,豺狼在前,毒蛇在側,人類的先祖必須把逃跑轉化為不需要思考的本能,才能爭取到最大的生存機會。

演化到如今,我們面對困難表現出的拖延症;失戀之後急於開始一段新戀情;包括酗酒來讓自己暫時忘卻現實是生活,從本質講,這些都是逃避基因的延續。

逃避太過常見,而且短期內不致命,以至於它不經意間竄出來的時候,我們都把它當成感冒一樣小毛病。但逃避重複一萬次,也不會讓我們有任何進步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1.2、“等死”則更沒有出路

“等死”,雖然聽起來不合常理,畢竟兔子急了也會咬人。

但事實是,當把痛苦看成世界的全部,你真的會選擇低頭認命。

一個常見的心理學現象,叫做習得性無助。

曾有實驗,科學家把兩隻實驗狗放在一起,用電擊刺激它們。不同的是,有一隻狗旁邊放了開關,受到電擊之後,只需要觸碰開關,電就會停。另一隻狗則沒有開關,一旦試驗開始,它只能承受,直到實驗結束。

一段時間之後,當把兩隻狗放到同樣空曠的場地上,再次通電。那只有開關的狗,只要受到電擊,它就會直接逃開。而另外一隻,僅僅是蜷縮在原地發抖,即使沒有牢籠,它也不會再逃跑。

當人陷入類似的心理狀態後,痛苦變成了生命的全部,像吃飯睡覺一樣的例行公事。一旦進入“等死”的狀態,就永遠失去了成長的可能性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巨大的痛苦,不外乎是因為在治療、成長和強化自己的過程中產生了副作用,我們犯的錯誤就在於太專注於痛苦,而非成長的過程。

——史蒂芬.阿若優

無論是逃跑還是等死,當我們徹底被痛苦掌控時,我們所承受的痛苦,就僅僅是痛苦而已,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成長。

這時候,失敗根本不是是成功之母,它僅僅就是失敗!

面對獅子,眼裡只有恐懼而呆在原地的人,會被獅子吃掉;拔腿就跑的人或許能活下來,但他也僅僅是個逃走的人;唯有直接面對的人,才可能成為馴獸師。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蘇軾的一首詩寫得很好,“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如果只是盯著痛苦看,那我們永遠無法超越痛苦。我們需要一些,更加根源的力量來幫我們超越成長過程中的痛苦。

需知承受痛苦並不是我的目的,那我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人一生所追求的只有兩樣東西,一個叫做歸屬感,另一個叫價值感。

——阿德勒


2、表達愛來獲得歸屬感,是對抗痛苦的基石

當Lucy逃出了黑幫的掌控,找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療傷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給媽媽打電話,表達她的愛與思念。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東方人對於愛的表達有時太過含蓄。甚至當孩子創造機會來親近我們時,家長們最常說的也不是“我愛你”,而是“作業寫了麼?”

表達愛與親近;甚至在得不到愛的時候,故意搗亂引起家長們的注意,都是孩子追求歸屬感的表現。

為什麼在一些只關注學習成績的父母的養育下,孩子很容易陷入早戀?因為在家庭環境中她沒有愛的渠道,孩子需要被愛,更需要去表達愛

在面臨巨大痛苦,生命可能不足24小時的時候。Lucy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表達愛!

通過表達愛,來擁有歸屬感之後,我們的心才能安定下來。我們才可能產生源源不竭的勇氣,去面對一切痛苦。

就如希臘神話中,地母蓋亞之子安泰俄斯,只要他的雙腳接觸大地,就能汲取到源源不竭的力量。無論被敵人打倒多少次,都能爬起來。大地是他的母親,在那裡他能找到歸屬感。

歸屬感對人的作用,如樹木的根系,根鬚牢固,才能抵禦風吹雨打。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3、為他人服務獲得價值感,是轉化痛苦的渠道。

獲得歸屬感之後。Lucy做的另外一件事情,找到研究腦科學的教授。教授告訴她,如果說有什麼最重要的,莫過於把大腦開發之後獲取的知識。傳遞下去!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傳遞已有的知識——《超體》

於是Lucy開始調動自己的智能,一邊應付黑白兩道的圍追堵截,集齊了分散各地的毒品;一邊忍受著肉體開始分解的恐慌與迷茫,在不到的一天的剩餘生命時間內,完成了知識的傳遞。

這時候的Lucy在做什麼?她在創造價值!

只有擁有價值感,才能讓我們感受到,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這時候成長的痛苦不再是單純的痛苦,而是達到目的地路途中的景色罷了。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把自己的知識傳遞給需要的人,就能獲得價值感

當代著名哲學家王東嶽老師,為了寫《物演通論》,不惜變賣家產,隱居終南山下20年。而當書成之日,他不是到處跑籤售賣書賺錢,而只是平靜得說:“我的書,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書寫完了,知識傳遞了,生命都已經不再重要。

把維度擴大一些,不只傳遞知識可以獲得價值感,任何為他人做出貢獻的行為,都可以獲得價值感。

人只有在可以體會到“我對共同體有用”的時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通過為共同體,也就是為他人服務,能夠體會到“我對別人有用”,而不是被別人評價“很好”。即在主觀上建立“我能夠對他人做出貢獻”的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被討厭的勇氣》

電影的最後,Lucy終於將大腦利用率提高到100%,當她把自己的知識交給教授之後,她的肉體就此消失,卻以另一種形態存在:

我無處不在(I am everywhere)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以歸屬感為起點,以價值感為終點,其間所經歷的一切,都不過是沿途的風景

回家去擁抱一下自己的父母、孩子和愛人,對他們說一句:“我愛你。”傾訴一下你內心的愛意。

然後給自己一點時間,想想“我”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能找到這兩個東西,所有的難題,都不可能阻擋你。


《超體》中寡姐一句話,揭秘成長的真相


作者:悅沐書生,不愛算命的周易預測師。

“知命不過是看著樹葉落下,讀書改名,才能讓樹煥發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