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廚房的家常食材,也能進行科學啟蒙?鹽、油、醋、雞蛋、牛奶、麵粉、冰……可以做科學實驗,可以藝術啟蒙,可以玩感官遊戲,還能鍛鍊精細動作、手眼協調……

在觀察、思考、互動中,培養娃的科學思維。今夏我們一起,創意玩科學。

更多數學遊戲、家庭小實驗、化學遊戲、創意親子游戲……

雪地滑冰的小企鵝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材料】托盤、藍彩紙、白卡紙、剪刀、鹽、兩塊小磁鐵、小木棍/雪糕棒、熱熔膠。

【準備】打印出素材並剪下,另外剪一條和小企鵝一樣高的長方形卡片。把卡片摺疊1/3,從企鵝腳部伸出,兩隻企鵝背對背粘在一起,滑冰時就能看到雙面企鵝啦。

【做法】把小企鵝底部紙片用熱熔膠粘在一塊小磁鐵上,另一塊小磁鐵用熱熔膠粘在小木棍/雪糕棒上。確保磁極不同,可以互相吸引(熱熔膠僅限成人使用,避免燙傷小手)。

在托盤中放上藍色彩紙,撒滿鹽。企鵝放在“雪”上,磁鐵木棒放在托盤底部,讓小企鵝開始滑冰吧。

【延伸思考】非常有趣的寫作盤,這樣練習寫字母、數字、漢字、單詞……搭配素材中的字母卡,一點也不枯燥,娃會願意主動反覆練習。

磁鐵都能吸引什麼東西呢?在家裡試一試吧,想一想,它們能吸住的東西,有什麼相同點呢?討論一下磁力是怎麼回事。

【素材下載】在微信公號回覆關鍵詞“鹽”即可獲得素材下載鏈接。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怪臉蘋果妖怪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材料】蘋果、削皮器、小刀、檸檬汁、鹽、小碗、刷子、托盤。

【做法】1.給蘋果削皮(頂部留一點皮,萎縮後像戴著帽子)。開始雕刻吧,刻出眼睛、鼻子、嘴巴等等。

2.把整個檸檬榨汁,混合1湯匙鹽,放入小碗混合均勻。用刷子把液體塗滿蘋果(包括雕刻的角落),這個溶液可以幫助防止蘋果發黴。

3.該把蘋果晾乾啦,可以通風晾曬(定期檢查,避免蘋果發黴)。也可以把烤箱設置低溫,烘烤蘋果。

4.幾天到兩週的時間,蘋果會縮小,變得很有個性。

【Tips】使用刀具,需要成人幫忙或監督。

【延伸思考】1.蘋果脫水後,和之前有什麼不一樣?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呢?

2.我們平時給蘋果切塊,它們表面會變成棕色,你覺得是為什麼呢?

3.我們能怎樣讓切塊的蘋果不變色呢?設計個小實驗試試吧。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鑽石雪花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材料】毛根、耐熱玻璃罐(比如梅森杯)、熱水、鹽(便宜的就行)、剪刀、衣夾、放大鏡。

【準備】如下圖,把毛根剪成小段,扭成雪花形狀。另外留一根長毛根,用來掛住雪花。

【做法】1.玻璃瓶中倒入熱水,倒入大量鹽,攪拌至鹽不能再溶解,就是飽和。

2.用夾子夾住長毛根,搭在瓶口,讓雪花掛在水中,雪花完全浸入水中,且不會碰到瓶壁和瓶底。

3.結晶形成需要時間,可以隔夜或隔天分時段記錄觀察。在陽光充足的窗口放置2-3天,達到想要的狀態後,取出晾乾。用放大鏡觀察漂亮的晶體吧。

【延伸思考】1.讓娃拍照記錄下實驗過程吧,完成後可以做一本小書,是娃自己做的實驗報告,很有成就感啊。

2.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類似的結晶呢?冰糖是怎麼做出來噠?還有什麼會結晶呀?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鑽石樹葉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材料】毛根、耐熱玻璃罐(比如梅森杯)、熱水、鹽(便宜的就行)、剪刀、衣夾、放大鏡。

【準備】如下圖,把毛根扭成樹葉形狀,留下合適長度的柄,減掉多餘部分。

【做法】1.玻璃瓶中倒入熱水,倒入大量鹽,攪拌至鹽不能再溶解,就是飽和。

2.用夾子夾住樹葉柄,搭在瓶口,讓樹葉掛在水中,樹葉完全浸入水中,且不會碰到瓶壁和瓶底。

3.結晶形成需要時間,可以隔夜或隔天分時段記錄觀察。在陽光充足的窗口放置2-3天,達到想要的狀態後,取出晾乾。用放大鏡觀察漂亮的晶體吧。

【延伸思考】1.我們用毛根扭樹葉時,想想平時觀察到的樹葉是什麼樣子?楓葉、冬青葉、柳葉……有什麼異同?

2.真的樹葉,也可以做出漂亮的結晶嗎?做個實驗試試吧。

3.深秋時節我們看到樹葉上結了一層薄薄的霜,那是怎麼回事呢?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搖擺的彩鹽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材料】漏斗、線、剪刀、鹽、可密封的厚食品袋、食用色素、黑紙/黑板、膠帶。

【製作彩鹽】把鹽裝入可密封的厚食品袋,滴入幾滴食用色素(如果有凝膠型色素就更棒啦)。密封袋子,揉捏揉捏,混合均勻。

【製作鹽擺】在漏斗頂邊綁一圈繩子,再選三個位置掛上一樣長短的繩子,用一根長繩綁在一起,讓漏斗可以保持平衡。如果沒有漏斗,可以用卡紙剪成圓形,剪開一條半徑,捲成漏斗型,尖頂剪開小孔。

【玩法】鋪一張黑紙或黑板,把漏斗尖頂貼一條膠帶,放入彩鹽。在黑紙上方拎著鹽擺,打開膠帶,開始你的創作吧。不同顏色的彩鹽層層疊疊,方向不同,效果很奇妙哇。

【Tips】如果不製作彩鹽,也可以用沙子玩鐘擺。玩過鐘擺的彩鹽,收集起來還可以玩其他實驗。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鹹味電路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材料】鹽、白膠、電池組、發光二極管、卡紙/厚紙、電工膠帶、托盤、水彩/食用色素、滴管/畫筆。

【準備】如下圖:1.兩張卡紙對摺,底部夾一個回形針,並排放在托盤中。

2.把白膠擠在紙上,一端連接底部回形針,另一端向邊緣靠近(多用點膠水,讓一會兒的鹽路粗一點)。

3.在膠水上撒鹽,沾滿鹽後,傾斜紙,把多餘的鹽倒掉。

4.測試你的LED小燈,把小燈長腿和電池組紅色導線(正極)連在一起,把小燈短腿和電池組黑色導線(負極)連在一起,小燈應該亮起來。(正負極不要搞混哦)。

【做法】如下圖:1.把電池組的紅色導線纏在右側回形針上,把電池組的黑色導線纏在左側回形針上,分別用電工膠帶粘好,確保連接處接觸良好。

2.用顏料+畫筆/滴管+食用色素,給鹽路染色,這樣更容易觀察,溼的電路導電更好,效果也更炫酷哇。

3.把LED的兩條腿彎一下,長腿連接右側鹽路,短腿連接左側鹽路,小燈亮起來啦!

【Tips】電路實驗需要成人監督幫助孩子,LED尖端避免扎傷小手。如果沒有電池組,就用一節電池,兩根導線,正負極和上述一樣哦。

【延伸思考】1.討論一下,電是如何流動,讓燈亮起來噠。

2.小燈直接連到電池組時,小燈有多亮?和鹹味電路比較呢,哪種小燈更亮?

3.家裡哪些地方用電,我們使用插座和電器時,應該怎樣注意用電安全?

4.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導電呢?它們有什麼異同。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這些科學小實驗,有點鹹

更多數學遊戲、家庭小實驗、化學遊戲、創意親子游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