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斯為什麼不上春晚了?他的回覆“有骨氣”

說到陳佩斯這個演員,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對他的作品非常熟悉,在春晚的舞臺上,陳佩斯留下了非常多的經典之作。自1984年的《吃麵條》到1998年的《王爺與郵差》,陳佩斯和朱時茂這對黃金搭檔在春晚的舞臺上活躍了14年。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和春晚這個黃金品牌一起成長,因為表演了很多經典的作品,陳佩斯和朱時茂成為了全國聞名的喜劇明星。但是就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陳佩斯和朱時茂卻被迫離開了春晚舞臺,並在之後十多年裡,陳佩斯都未在登上央視的舞臺。

陳佩斯為什麼不上春晚了?他的回覆“有骨氣”

很多人以為陳佩斯之所以不再出名,是因為他沒有再上過春晚,並有傳言說,他因為和央視鬧矛盾,而慘遭封殺。說起陳佩斯當年的經歷,很多認識他的人依然唏噓不已,而且也非常不理解當年陳佩斯為何會用如此激烈的方式,來處理一件本來可以協商的事情。原來事情的起因是因為央視旗下的一家公司,出版了一個VCD,而這個光盤中有8個陳佩斯和朱時茂主演的小品。但是在出版之前,陳佩斯是不知情的。而且這個公司當時有明顯的侵權嫌疑。為此陳佩斯還找律師去和對方談,並索要版權費。

陳佩斯為什麼不上春晚了?他的回覆“有骨氣”

對於陳佩斯而言,要錢還是小事,更主要的是,他想通過這種方式,為自己爭取一個公平。但是對方非但拒絕支付版權費,態度也非常的不合作。這個事情大概發生在1999年,當時國內的版權意識還不太強,而且陳佩斯和央視還有很多其他的合作。又由於機構設置複雜,導致了陳佩斯在和這家公司溝通時,誤會重重,並最終鬧到了打官司的地步,最後陳佩斯以犧牲自己在春晚舞臺上的大好事業為代價贏得了官司,卻離開了這個他奮鬥了14年的舞臺。

陳佩斯為什麼不上春晚了?他的回覆“有骨氣”

很多人不理解陳佩斯的處事方式,畢竟以他十多年的貢獻而言,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好說好商量的。更沒有必要鬧到打官司的地步,而且這種事情在當年也時有發生,並不僅限於這一個單位。但是陳佩斯卻要爭這一口氣,他後來說,自己就看不慣這種“仗勢欺人”的行為,這本身不是金錢的問題,而是骨氣的問題。最終陳佩斯在自己的個性和時代氛圍的撞擊中,用世俗的價值觀來評價“敗下陣來”。

一番爭執後,陳佩斯在春晚上的事業就此止步,而他卻依然沒有選擇向命運低頭。離開自己熟悉的舞臺後,陳佩斯並沒有像其他落魄的明星一樣,去走穴賺錢。他而是去開荒種果樹,陳佩斯的這個階段,被外界看來,有“歸隱田園”的意思。後來被採訪時,主持人問陳佩斯,為什麼不走穴賺錢?陳佩斯的回覆意味深長,“賺了錢幹嘛呀”?主持人說“買房子啊“?陳佩斯說“之後呢”?一連串的疑問之後,主持人有點招架不住了。

陳佩斯為什麼不上春晚了?他的回覆“有骨氣”

陳佩斯的這個反問很有意思,其實陳佩斯的這個疑問,也是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人對自己生活的疑問。我們每天忙碌著賺錢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陳佩斯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賺錢,那麼他就不會為了一點點小事,而和央視鬧得不可開交,而最終自毀前程。其實陳佩斯的身上,就表現了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有時候人就是想跟現實較下真。不過更多的人迫於生活的壓力,卻選擇了對生活的一讓再讓,一忍再忍。

而陳佩斯他沒有急功近利深陷在大眾價值觀的漩渦裡,他也沒有被現實折磨得垂頭喪氣,他面對眼前的客觀困境時,他依從了自己內心的訴求,而非世俗價值的評判。其實陳佩斯和朱時茂當年雖然被央視封殺,但是他們在觀眾中的號召力還是依然有的,雖然沒辦法登上電視臺,但是參加一些地方商演活動,還是很有市場的。畢竟多年積累下的觀眾基礎,不是一般明星可以比擬的。但是陳佩斯沒有一味地追求金錢和商業價值,他而是轉向了話劇舞臺發展。

陳佩斯為什麼不上春晚了?他的回覆“有骨氣”

和那個年代的很多明星一樣,陳佩斯出生在一個演藝世家,他的父親陳強也是一名演員。但是在動亂時期,由於陳強的問題,陳佩斯錯過了幾次學習機會,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陳佩斯被電影演員田華髮掘,參加了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因為有著這段艱苦的歷練,所以表演藝術對於陳佩斯而言不僅僅是一個飯碗,而更像他生命的一部分。有了這樣的態度,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後來陳佩斯沒有“走穴”賺錢了。我們也基本能夠理解,他為什麼在面對強大阻力的時候,依然敢於說出自己的聲音了。

陳佩斯為什麼不上春晚了?他的回覆“有骨氣”

後來陳佩斯在話劇方面深耕數十年,終於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而在這個過程中他依然會遇到各種社會問題。比如說有人想通過陳佩斯要兩張免費的門票,在遇到這個問題時,他解決起來也非常的規矩。如果真的是好朋友,他會自己拿錢買票送人,如果實在不想送人免費的門票,他會告訴對方門票賣光了。正是這樣認真的做人態度,陳佩斯才創作出瞭如此多經典的作品。

陳佩斯為什麼不上春晚了?他的回覆“有骨氣”

如讓陳佩斯揚名春晚的成名作《吃麵條》,其實這個小品在當時並沒有通過審查,原因是評委們認為這個小品僅僅是為了逗樂,而沒有符合時代的思想性。其實仔細看,我們會發現,陳佩斯的喜劇作品的包袱很直接,他沒有太多的鋪墊,他只是將一個動作反覆重複,在重複的過程中,他又通過無序的變化,來增加喜劇效果。而且陳佩斯的表演非常的生活化,就像小品《吃麵條》,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場景,但是卻能讓眼前的觀眾很容易找到共同的感受,正是因為這種共同的感受,使得他的作品非常具有感染力。

陳佩斯為什麼不上春晚了?他的回覆“有骨氣”

後來《吃麵條》這個作品被通過後,陳佩斯和朱時茂卻表現了心裡沒有底,為了驗證節目的效果,他們還刻意找了一個舞臺預言了一番,當看到觀眾們被逗的捧腹大笑後,他們才放心的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而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36年了,陳佩斯也早已成了66歲的老人,雖然每年春晚的時候依然會有陳佩斯、朱時茂重登春晚舞臺的傳聞,但是我們要知道,那個巔峰時期的陳佩斯和朱時茂再也回不來了。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陳佩斯的一次執拗和倔強讓他離開了心愛的舞臺,但是同時也讓他收穫了更精彩的人生,我們活著不僅僅為了金錢、鮮花和掌聲。我們還為了自己的生命有價值,自己活著舒服,這就是陳佩斯從幾十年前開始,堅持了幾十年的倔強,所告訴我們的關於生活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