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這首清幽的詩,少年可用來思索,中年用來自勉,晚年用來靜心

自屈原有《漁父》名篇出世後,“漁父”成為了歷代文人墨客們喜為用典的意象。杜牧也有一詩,深遠清幽,初讀似有心如止水之象,細想之下又有不甘不平之意。

《贈漁父》

蘆花深澤靜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

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

杜牧這首清幽的詩,少年可用來思索,中年用來自勉,晚年用來靜心

開篇寫道在蘆花叢裡,河澤深處,一位老者在靜靜地垂釣。蘆葦花在每年九月的時候開放,大片的蘆葦開起花來,白茫茫的一片花海,隨風搖曳,煞是美好壯觀。繁盛的蘆葦開起來總是一片一片,無論它生長在湖邊江畔,還是生長在河澤塘渠,總得依水而生是不錯的。

在蘆花水畔,漁父已經度過了幾十個春去冬來。“月夕”指夜晚的月光,“朝煙”指清晨在日出的映照下湖面上茫茫的薄霧。“月夕煙朝”是大自然日夜輪轉的規律,夕陽一去,月光升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覺間幾十年已是恍然而過。蘆花深澤處,這位垂釣的漁父在此處就這樣靜聽風雲,手中的釣竿和平靜的水面是他的來處,亦是他的歸處。

杜牧這首清幽的詩,少年可用來思索,中年用來自勉,晚年用來靜心

老者孤釣數十載,淡看數十載世間的人情風雲,“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這是老者的感嘆,也是老者的自訓。在這孤舟之上,寒水之畔數十春秋,卻從未遇見如屈原般那樣的獨醒之人。老者的境界眼界已非比一般,所以在暮年的時候,才會有這樣哀感的嘆息。

名利繁華是眾人皆逐之物,卻不為稀奇,有清醒操守的人卻是寥寥,甚至幾十載垂釣,都未能遇見一位世外之人,不能不說是一種言之不盡的悲哀。

杜牧這首清幽的詩,少年可用來思索,中年用來自勉,晚年用來靜心

其實,漁父的哀感嘆息也好,自訓獨醒也好,便是杜牧內心最為真實的獨白。杜牧的一生本就是矛盾的一生,他快意滿志,為政清廉,他消沉失意,流連風月。勤於政業和沉湎詩酒,在杜牧的心胸手筆間來往自如,說到底,他終是有抱負的人,當回首種種,沒有什麼比一首《漁父》的自比來得更為適宜了。

在杜牧的心中,獨釣寒江的漁父,正是那個總是不為人理解,禹禹獨行於世的自己。阡陌紅塵,他走過看過流轉過,廟堂仕途,他得意失意揮灑過。不過,心靈的澄澈寧靜似乎卻沒有真正擁有過,所以,在杜牧自比漁父的時候,或者也是羨慕詩中那遺世獨立的老者罷。

杜牧這首清幽的詩,少年可用來思索,中年用來自勉,晚年用來靜心

孤舟寒水,蘆花在月光下輕輕擺動,天氣已漸漸轉寒,輕輕的炊煙剛起,漁父系好孤舟,就要收杆歸家了。他不禁獨白道:“在這山野天地間,活得這樣清淡,真好。”

古典詩詞不僅僅是一門文化學科,它還是提升個人修養和眼界的一劑文化藥劑,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便是對此最好的詮釋。古詩詞是語文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大類,也是孩子們自小就要培養的一門學科。如果不感興趣,起碼要應付考試,如果恰好感興趣,從詩詞中思索古今、開闊眼界及培養優秀的文學素養更是不錯的選擇。

杜牧這首清幽的詩,少年可用來思索,中年用來自勉,晚年用來靜心

這套針對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叢書就是不錯的選擇,這套書緊跟部編版教材編寫,由《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8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專項訓練》、《小學生古詩詞字帖》、《小學生小古文120課》上、下兩冊,共五本組成。

杜牧這首清幽的詩,少年可用來思索,中年用來自勉,晚年用來靜心

杜牧這首清幽的詩,少年可用來思索,中年用來自勉,晚年用來靜心

這套書中配有注音和生動有趣的古風插圖,結合詩歌譯文,緊扣語文教學大綱,使小讀者可以深入理解書中每一首詩詞的情景,自主、高效地達到背誦和掌握的目的。並且書中針對性地對詩文中的難點做了深入解釋,對詩人生平、相關作品及風格,包括古文化常識、典故傳說等等都做了豐富又易懂的介紹,是小學生學習掌握課本中古詩詞的絕佳選擇。

這套叢書適合1——6年級的小學生學習閱讀,喜歡的讀者朋友點擊下方橫條就可以購買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