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什麼意思?

洛都十三朝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出自張九齡的《奉和聖制送十道採訪使及朝集使》,歌功頌德的句子,反映的是唐玄宗登基以後的治國之道,提倡文教,任用賢能,改革官職,整頓吏治,勵精圖治,使唐朝國力達到鼎盛,史稱開元之治。


愛納百川12


第一,這是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張九齡的詩作《奉和聖制送十道採訪使及朝集使》中開篇的兩句詩。全詩為: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

課最力已陳,賞延恩復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鹹若。

首路回竹符,分鑣揚木鐸。

戒程有攸往,話餞無淹泊。

昭晰動天文,殷勤在人瘼。

持久望茲念,克終期所託。

行矣當自強,春耕庶秋獲。

( 注:河洛指唐代開元等年間的都城洛陽)

第二,這兩句詩描繪了唐王朝在玄宗李隆基統治初期,大力推行改革新政,國力強盛、萬國來朝的景象。

1、實施新政、推動改革。唐玄宗執政後,以道家清靜無為思想為治國之道,提倡文教。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等方面推行實施了一整套全新的改革政策,為國家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2、政局穩定、經濟繁榮。隨著開元初期的一系列新政的實施,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達到空前繁榮。迎來了“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景象。

3、開疆拓土、國力強盛。隨著各項全新的政治、經濟、軍事政策的推行,到開元鼎盛時期,國家確立了地跨歐亞的遼闊疆域,國土面積達1076萬平方公里,全國人口達8000萬之眾。國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大。

4、邦交甚廣,萬國來朝。史料記載,隨著唐王朝國力不斷強大,開元時期與唐中央政府建立朝貢關係的國家多達70多個。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是對唐王朝大力推行新政,國家富強,百姓安居,萬國來朝之“開元盛世”的真實描寫。


金雨堂主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出自唐代作者張九齡寫的《奉和聖制送十道採訪使及朝集使》

上計,指地方定期向上級呈上計文書,報告地方治理狀況。

萬國,指萬邦,天下,各國。

趨,古義有三:疾行日趨;赴所至也;與趣同讀為“促”,促,速也。

河洛,古義中,“河”指黃河,“洛”指洛河。


陽光燦爛的丟丟


您好,我來為您回答。

這句詩來自唐代張九齡的《奉和聖制送十道採訪使及朝集使》的第一句。

單句解釋:開元三年頒佈執行《開元前令》,就是這一偉大的政策讓君臣一體,上下一心,全國經濟迅速繁榮,形成“開元盛世”。各個國家都奔向河南洛陽準備從河南洛陽出發去泰山參加封禪大典。

形容開元盛世國力強大,吸引各國朝拜。

寫作背景:這是一首張九齡寫唐玄宗在送別十道官員如採訪使和朝集使時的講話,也可以理解成唐玄宗對官員的政治講話。

全詩內容如下:

《奉和聖制送十道採訪使及朝集使》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

課最力已陳,賞延恩復博。

垂衣深共理,改瑟其鹹若。

首路回竹符,分鑣揚木鐸。

戒程有攸往,詔餞無淹泊。

昭晰動天文,殷勤在人瘼。

持久望茲念,克終期所託。

行矣當自強,春耕庶秋獲。

詩的大意:開元三年頒佈執行《開元前令》,就是這一偉大的政策讓君臣一體,上下一心,全國經濟迅速繁榮,形成”開元盛世“。各個國家都奔向河南洛陽準備從河南洛陽出發去泰山參加封禪大典。形容開元盛世國力強大,吸引各國朝拜;你們用盡所學為國家奉獻一生現在慢慢老去,對你們的賞賜會延續到你們的後代;衣不解帶日夜處理國家大事,改瑟(比喻改革)以後百姓都安居樂業,國泰民安;當木鈴響起你們就各自分道揚鑣出發上路回到你們的地方;路上一路平安,告訴領路人不要停留耽誤時間;回去以後天色破曉就起來處理公務,勤政愛民,排除人民的疾苦;長久的守住這個信念,始終不要忘記我把人民託付給你們;做什麼事情都應該要自強不息,只有春耕才有秋收。

作者介紹:張九齡,開元九年任宰相一職,開元二十四年罷相。所以這首詩描寫唐玄宗送別官員時的講話他在現場,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出唐玄宗禮賢下屬、愛民如子、勤勞自勉。對臣子和百姓如父親一般,既敦敦教導又細緻的關心他們的生活和人身安全。

個人感悟:唐玄宗具有很強的人格魅力,從詩中就能看出來,第二句展現了他的領導格局,看到和認可下屬的付出並給出獎賞,放在今天是一個值得跟隨的“老闆”。第五句又展現了他是一個有溫度的帝王,像一個父親送別自己的孩子一樣提醒注意安全真是讓人心頭一暖。第六、七、八句則是突出他愛民如子的胸懷。有王如此,盛世實至名歸。

我是川北小阿姨,歡迎點贊,評論,關注。


藍衫藍


三年一上計,萬國趨河洛”是對唐王朝大力推行新政,國家富強,百姓安居,萬國來朝之“開元盛世”的真實描寫。


賣玉石的小哥


主要指唐玄宗治理有方萬國來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