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各國鐵路軌距不一樣寬,中歐國際班列是如何運行的?


揭秘:各國鐵路軌距不一樣寬,中歐國際班列是如何運行的?

***請點擊上方紅色的“關注”我們,您的關注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謝謝!***

隨著中歐班列的開行量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小夥伴發現我國與蒙古、俄羅斯等國的鐵軌寬度不一樣,每次出入這些國家的時候都需要將列車集裝箱拆卸下來吊裝到新的空輪軌上固定,然後由機車牽引再開出去(俗稱“換軌”)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歐班列的運行效率。

既然軌距不一致導致國際鐵路運輸變得如此麻煩

為什麼一開始各個國家,建設鐵軌的時候不建成統一的寬度呢?下面小編帶你來一一揭秘。

什麼是標準軌、寬軌和窄軌?

標準軌:

顧名思義,標準鐵軌是指1435 毫米(等於英制的4尺8.5寸)的標準軌距。軌距比標準軌更寬的稱為寬軌,窄的則稱為窄軌。現在世界上大部分鐵路的軌距,選用的都是標準軌。

揭秘:各國鐵路軌距不一樣寬,中歐國際班列是如何運行的?

也因為其普遍,又被稱為“標準軌”或者“國際軌”,比如中國的普速和高速鐵路。

說完了標準軌

我們再來看看寬軌,我們的鄰國俄羅斯就是採用的寬軌

有一種說法認為

俄羅斯選用寬軌是出於軍事上的考慮

不一樣的軌距,能夠防止其他國家入侵

寬軌:

寬軌有1520mm、1524mm、1600mm、1668mm、1676mm等5種軌距。目前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俄羅斯、白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愛爾蘭等國家在使用寬軌軌距。

揭秘:各國鐵路軌距不一樣寬,中歐國際班列是如何運行的?

十九世紀的俄羅斯(沙俄)選用是1524mm寬軌,後來蘇聯沿用了下來,目的是避免入侵的軍隊可以使用它的鐵路運輸系統。在二戰期間的蘇聯保衛戰中,由於蘇德兩國的鐵軌不統一,德軍的後勤物資供給不上,導致德軍進攻失敗,被迫放棄了奪取莫斯科的戰略目標。

寬軌的優勢:

可以提升運力,列車行駛的穩定性增強,還使車廂內部變得寬敞舒適。

寬軌的劣勢:

成本大幅增高,轉彎半徑也要增大,以及佔地面積增大,難成主流。

窄軌:

窄軌的尺寸非常多,有381mm、508mm、597mm、600mm、610mm、750mm、762mm、800mm、914mm、1000mm、1067mm、1372mm、1432mm等13種軌距。

我國曾經大量使用過窄軌鐵路。一般是礦山裡的自備運貨鐵路,老百姓稱之小鐵路,中國改革開放之前很多礦山都有762mm小鐵路,至今還有一些。

使用窄軌最早的國家是挪威,窄軌的主要優點是鋪設成本小、曲率半徑小以及車廂重量較輕,機車的牽引力相對較小,適合山區支線鐵路。挪威當局正是考慮到自己國境內山脈綿延,貨運量也不大,就採用了窄軌。

揭秘:各國鐵路軌距不一樣寬,中歐國際班列是如何運行的?

Q: 因為以上的種種原因,世界上才會存在那麼多不同寬度的鐵軌。那麼我們中歐班列(成都)開至歐洲,在哪些地方可以換軌呢?

A: 小編馬上告訴你,以出口到德國紐倫堡為例,目前需要兩次換軌,如果從阿拉山口出境,第一次則在哈薩克斯坦的多斯特克或我國的阿拉山口換軌,到達白俄羅斯後,可在佈列斯特後或者馬拉舍維奇進行二次換軌。

Q: 那麼我們過境口岸還有哪些地方會進行換軌呢?

A: 綏芬河-格羅傑科沃、霍爾果斯-阿拉木圖、二連浩特-扎門伍德、滿洲里-後貝加爾、阿拉山口-多斯提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