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文化」新店街南頭的萬壽寺

2020年2月15日

宛北新店鄉的新店街南頭有一古寺叫萬壽寺,約建於明朝後期,“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毀,其舊址現為村民宅院,院子裡植有松柏。萬壽寺內曾有多通石碑,1958年被拉去建橋。經河東文化團隊多方努力,現找到兩通“重修萬壽寺碑記”,刻立時間分別是嘉慶四年(1799年)和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據《南陽縣誌》(1904年)記載,新店在南陽縣東北三十里。明初,南陽設八保,即:中雷保、瓦店保、坊廊保、博望保、柴裡保、石橋保、安皋保、東河保,新店隸屬柴裡保。明朝中葉增設十三保,即:清河保、西河保、新店保、王村保、平樂保、孟村保、上元保、坊廂保、石佛保、黃池保、三橋保、玉泉保、大林保,共計二十一保,清朝初期襲之。

新店街在明清時期臨南陽赴京驛道,又處宛北門戶,明朝後期商業迅速興起,店鋪櫛比,市場繁榮,後超越宛北驛道上的諸多集鎮,成為鄉級行政機構駐地。在新店街南頭,南北大道上分支出一條向東通往隱山的岔路,而在這個分叉處,建有一座萬壽寺,見證著新店的崛起。

到了清朝嘉慶初,萬壽寺已殘破不堪。嘉慶三年(1798年)春,英莊李氏後裔李豫明以一己之力承修萬壽寺,在寺內的南側建文昌殿三楹,北側建廣生殿三楹。工程進展期間發生意外,李豫明於同年九月初六日申時亡故,享年59歲。李豫明有李永清、李顯清、李懷清三個兒子,他們子繼父志,於嘉慶四年(1799年)冬完成了後續的三聖殿、五瘟殿、元帝大殿,以及山門外殿的修葺,使得萬壽寺的六大殿堂煥然一新。

光緒六年(1880年),由於戰亂等原因,萬壽寺的二十餘間廟宇皆將傾圮[pǐ],新店街民曾捐款維修,捐資情況記錄在《緣簿》中,當年並未刻碑。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新店寨寨長李承平(大有號李氏後裔)等人出面,組織對存世三百餘年的萬壽寺予以重修,維修山門三間,戲房六間,禪室三間,以及大殿和兩廡多間。

新店地處平原,近臨白河,遠銜隱山,風景佳麗,以致不少文人墨客耽留忘返,酒墨交趣。清朝著名詩人張問陶《南陽北新店題壁》詩曰:“野色開千畝,林光抱獨山。遠遊虛白日,久客改朱顏。官冷行人笑,才荒退筆閒。詩名今慚悔,舉酒謝雙鬟。”

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刻立的《重修萬壽寺碑記》中,記錄著百餘捐款人的姓名和近五十個商號,據此可見新店在清朝時期依然是“店鋪櫛比、市場繁榮”。在捐款人中有英莊李氏李豫明的後代李輝金、李德銘(輝字輩),以及祥字輩的李蔭祥、李斚[jiǎ]祥、李魁祥、李科祥等。碑上記錄的商號涉及各行各業,有:義行堂、德源恆、新興隆、義興和、萬聚號、三元同、信成油坊、大有公、天順興、同興協、同興和、萬興祥、興仁堂、南儒林、朱槐蔭堂、樂善堂、德華堂、仁術堂 仁德堂、積太亨、同德堂、忠義染坊、司太興、大興堂、義茂永、合興德、順興煙坊、梁福壽堂、三合義、恆太源、一心合、三合公、大順牛行、段永遠堂、忠興德、萬壽坣、聚興合、卜存厚、益豐隆、行素堂、泉成染坊、郎王山、三合永、公成和、王三義堂、合盛祥、蘭育和堂、有恆堂等。


「河東文化」新店街南頭的萬壽寺


「河東文化」新店街南頭的萬壽寺


「河東文化」新店街南頭的萬壽寺

附錄:李豫明簡介

李豫明(1740-1798),英莊人,是李見龍[xiàn]的獨子,李廷偉的第六位孫子。乾隆年間(約1744年前),李廷偉家人修建房屋時挖出一馬槽元寶,自此開始大規模地建房、購地。在《族譜·田宅文契》中,最早的一份契約是李廷偉的長子李化龍於乾隆九年(1744年)十一月二十日與沙鍋營賣主孫紹武簽署的“賣莊房地文約”,最晚的是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七月十一日由“萬盛昌”(商號)與張小窪賣主張春林簽署的“賣地文契”,時間跨度192年。在白河以東,所購田產分佈在馬灣河沿岸的彭營(今張永太的老宅院就建在英莊李氏的“吊莊地”)、新莊、上王莊、東崗、張小窪、雷莊和盆窯等村。

李廷偉夫婦育化龍、雲龍、見龍三個兒子,後稱長門、二門、三門。當時為了把子孫後代的“學籍”遷到南召(相當於現在的“高考移民”),在南召小店鄉瓦房莊購置土地,在南召故縣城購置房產,資金分配與支出方案是“長門買地、二門買坡、三門買房”。乾隆十一年(1746年),李化龍的三子李豫掄在南召黌學旗開得勝,自此拉開了廷偉後裔科舉考試於南召的序幕,廷偉宗支亦逐步形成了“長門人旺、二門財旺、三門功名旺”的發展特點,且有著“長門偏重地,二門偏重武,三門偏重書”的獨特門風。

英莊古稱瓜裡鄉,原本有“三橋店”。“新店”形成後,商戶隨著客流聚集新店。三橋渡在河西有墩堡(官府的報警臺或堡壘),在河東有“卡房”(功能同墩堡但規模稍小),河東卡房設在英莊西北,即今“三里堡”南。

李豫明及其後代主要經營“書鋪”。長子李永清,進士,未出仕,在南陽城東門內有“書鋪”市宅。三子李懷清(本人是武生,子孫中李應卜、李德炳為進士)於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初六日,在南陽城東門十字口南購買陳廷端家的住宅一套(草瓦房十八間)。也就是說,李豫明及其家庭成員自乾隆年間就已生活在南召縣城、新店鎮或南陽城區,屬於“城鄉兩棲、多點經營”。

李豫明是家族中的大善人,曾在英莊以東的馬灣河上獨資建橋。在英莊,經常扶貧濟困,為貧窮家庭的優秀青少年出資助學。李豫明在做善事時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募捐、不籌資”,以一己之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重修新店街南頭的萬壽寺”就是典型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