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害怕……


媽媽,我害怕……


今天,講三個小故事。

1

聽家人說,我小時候特別的suo,就是“反”的意思,更書面一點就是能鬧騰。

“鬧騰”到什麼程度呢?上牆爬屋,追雞攆狗,並且喜歡打架,特別是與男孩子。女孩子嘛,不用提了。

“能”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我們村支書(那時還不是村支書)的二兒子,外號“二愣子”的,見著我就跑,從別的街道回家,不敢與我照面。

這些都是我長大後,家裡所有親人對我津津樂道的話題,說我就是一個“假小子”。我呢,當然一點也不記得了,那時,我已經很文靜了。我一度懷疑他們杜撰,但是,我發現“二愣子”的確不喜歡我,不與我講話,躲我遠遠的,雖然我們同齡,一起上學。然後我覺得可能真的有另外一個我在某一段時空裡招惹過他。

那又怎麼辦,我那時還小,不記得自己做過的事:追過的雞,攆過的狗,打過的人,還有滿街瘋跑的一個小丫頭是個什麼樣子。

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害怕,說的就是我,膽子變得不如老鼠大。這也是真的,我清楚的記得,別人不知道。

那時候,晚上我經常一個人在家,有時吃飯,有時睡覺,偶爾寫寫作業(也可能沒有寫過,一二年級,從不寫作業,成績很差,等二年級留了級,學習才一躍名列前茅,那時開始上晚自習)。八十年代的農村,一到晚上,萬籟靜寂,屋外一片黑暗,屋裡燈光昏暗,沒電的夜晚一點芯火在不斷的搖曳。

當屋裡一點聲音也沒有時,我就特別地害怕,吃飯不敢大聲咀嚼,睡覺不敢大聲喘氣,連風吹過,燈火不斷亂晃,我都緊張地看看窗外。

我怕什麼呢?不知道,就是害怕。

後來,記得怕老鼠。

當時,我還小,不知道越是安靜,越是黑暗,老鼠才越出來。因為擔心老鼠聽到我的動靜,看到我的人,所以我把燈吹滅,一個人縮在被窩裡,大氣不敢出一口。

在寂靜的黑暗中,我能聽到老鼠(們)窸窸窣窣的聲音,嗖嗖的跑動聲,還有啃幹煎餅的嗤啦聲……

那時候,老鼠以為屋裡沒有人,因為除了它們自己製造的聲音,沒有任何別的動靜,他們大膽的跑來跑去,有時還會拖我的鞋子,或者撕扯著什麼……

我身體繃得緊緊的,精力高度集中,注意力全在老鼠的身上。

只有當母親的腳步聲走近,噹噹的敲門聲響起,我才全身鬆弛,長長的舒一口氣,而老鼠也全部跑回了洞裡。

我飛快的跑去開門,然後再飛快的跑回被窩,立刻就進入了夢鄉。


媽媽,我害怕……

2

在兒子大約上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他讓我幫忙查字典,我找到那一頁,給他看,沒想到他立刻尖叫著跳起來,跑到另一個屋裡,並且大哭起來。我感到莫名其妙,字典有什麼可害怕的呢?

我緊緊抱住他,不斷安撫他,等他慢慢地安靜下來。

然後,他指著字典說:媽媽,你看看那張紙上有什麼?

我翻到那一頁,除了字,就是一張畫有人體器官的圖,別的什麼也沒有,我當時還以為有蟲子呢!我拿給他看,問是什麼,他連連後退,讓我拿遠點再看,我實在找不到哪裡有值得他怕成那樣子的東西,最後,他才說,你看那張圖上畫著什麼。

心臟,肝膽胰脾腎,大腸,小腸……圖像栩栩如生,全部坦露在外,還有標註。

原來,孩子怕看到的是人體器官,怪不得他總是讓我查字典,自己不查,我還以為他懶,批評他。當時,我心裡很難過,也很擔心,孩子是因為什麼對器官怕成這樣?甚至連名字都不敢說,一定是有原因的,可我這個媽媽並不知道。

我能做的,就是把字典裡所有帶器官圖的紙用膠紙粘起來,防止他再看到,受到驚嚇。

我學過心理學,這種現象很可能是受了某種刺激,讓他遇到同樣的情景時產生恐懼,心理學上說可以用“脫敏療法”治療,就是用同樣的刺激源反覆的刺激他,讓他產生心理上的“抗體”,變得不再害怕。

但他還是個孩子,我覺得這種方法不可取,只能適得其反,他現在需要的是認同,是理解,而不是急於讓他克服這種恐懼。

我問他:你怕老鼠嗎?

他說:不怕,老鼠有什麼可怕的。

我說:可是,媽媽小時候就特別特別地害怕老鼠,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這很正常,等長大了,就慢慢地不害怕了。

我問:你為什麼害怕呢?

但是,他始終不肯說原因,因為不敢涉及這個話題,我也就不再問了。

後來去醫院,如果在醫生的屋裡有人體器官的掛圖,他就拽拽我的手,頭也不抬的用手往上指,我一看就明白了,讓他去走廊的椅子上坐著,不在屋裡待著。等看診的時候替他擋著,醫生看完病立即讓他出去。

我從來沒有因此斥責過他,更不可能嘲笑,只是呵護著他在這方面的感受。

有一次,在老家的河裡玩,孩子的腳被扎傷了,我們去醫務室消毒包紮,因為當時比較著急,我沒注意屋裡的情況,等他包紮結束出來後,

他問我:“媽媽,你看見牆上掛著什麼了嗎?”

我說:“沒有啊,剛才只顧著你的傷了,哪裡注意他們掛著什麼。”

孩子說:“你回去看看。”我一看,圖在牆上。

我問:“你不害怕了?怎麼沒看你有啥反應呢?”

“不是很害怕了。”孩子平靜地說。

前段時間,上初一的兒子,讓我給他提問生物:心臟有兩個心室,兩個心房……腎小球……血小板,還畫了一個血液循環系統圖。

而我曾經擔心,如果上了初中,上生物課怎麼辦呢?

媽媽,我害怕……


3

很久以前,我曾經看過一部美劇,是關於一個家庭教育的連續短劇,當時只看了幾集,忘記了名字。後來,我找了很久,都沒有再找到。

在這部劇裡,有一個小男孩,他很害怕過橋,不管是什麼橋,只要是橋,他就不過。

在其中一集裡,他的爸爸媽媽想盡了各種辦法讓他過橋。

他爸爸讓他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等過了橋一看,後座已經沒人了,他在橋的那頭站著微笑。

他爸爸讓他坐在前座上,隨時看著他,可就在走到橋中央的時候,他跐溜一下鑽了下去,把爸爸嚇一跳。

爸爸媽媽把他放在汽車裡,這樣肯定跑不了了,可是等過了橋,爸爸媽媽沾沾自喜的時候,車的後蓋開著。

……具體還有哪些方法,我不記得了,但是結果就是,爸媽始終沒有讓他從橋上過去,他的爸爸媽媽只好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突然有一天,孩子站在一座橋上向爸爸媽媽揮手,然後不緊不慢的走過了橋。

我經常對孩子講這個故事(孩子後來敢於說出來,可能與這個也有關係),也經常回憶起短劇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他們有很多方面充滿了幽默與智慧,對孩子的很多異常行為心懷寬容,這也是我後來想再看的原因。


媽媽,我害怕……


4

故事的結尾。

長大後,我明白了,我根本不怕老鼠,我對周圍出現的動物都不害怕,我只是怕在寂靜的黑暗中出現的任何有聲音的事物,除了母親的腳步聲。而我最怕的動物只有一樣,就是——人。

後來有一天,兒子對我說,有一次他自己在家裡看電視,鏡頭中出現了一個殺人的場面,腸子都出來了,血流了一地。

美劇中,當孩子過橋後,放了一個片段:孩子很小的時候,自己在看電視,電視中一座大橋坍塌,橋上的許多車輛與人都掉進了河裡,孩子的眼睛掙得大大的。

我很心疼兒子。

我們都曾經是父母的孩子,我們也都是孩子的父母,可是,有時候,我們無法一直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