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先育己

世界讀書日,那就介紹一本有意義的書吧——

育兒先育己

——讀《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的成長,每一步都有著孩童時候的影子。因此,在親子關係中,理清童年時期與主要撫養者的依戀關係的,父母在教育子女問題上,就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育兒先育己

童年時期與主要撫養者存在哪些依戀關係?該怎樣理清這些關係呢?《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是一本有關這方面研究不錯的圖書。作者張琳琳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研究生階段師從全國兒童發展追蹤研究第一人,專注於對兒童從2歲到14歲發展特點和發展規律的追蹤研究。《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一書是,整個是她在發展與教育心理學領域的從業經歷與自身育兒經驗的結合。

《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一書共分兩大篇共18章。第一篇為“依戀與親子關係”,第二篇為“12種親子力幫你和孩子建立高質量的親子關係”。從這兩個篇目的編排來看,就可以窺見作者的用心:先為讀者細細分析人的依戀情感與各種親子關係的內在聯繫,然後有針對性地為讀者講解建立高質量的親子關係的方式方法。

《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一書的每章節,在內容安排上也考慮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第一章為例:作者的觀點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親密關係狀態塑造了孩子關於親密關係的信念”。作者先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非常形象生動的案例:有過短暫婚姻的女孩明月對現任男友的不忠總是採取忍耐與寬容的態度,但情感上並不能接受男友的不忠,內心挺痛苦……

育兒先育己

作者分析,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延續了明月原生態家庭中母親對父親出軌的忍耐與寬容。作者在這個案例下得出一個一般的道理:關係決定關係。父母對關係的看法不一定會直接通過語言傳達,而是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所以作者強調,作為父母,應該有意識地經營好家庭關係,妥善處理好夫妻關係,向孩子傳遞對於婚姻家庭的良好觀念,教導孩子正確處理衝突的方式,進而對孩子未來的戀愛與婚姻狀態產生積極的影響。

為了讓讀者對章節的核心內容有更加充分的認識,作者還在每章後面寫有“本章小結”,讀者在閱讀完一章之後,就能夠回顧一次主要內容,這種編排體系考慮還是很周到的。

育兒先育己,這是我閱讀這本書的深刻感受。作為父母或者孩子的監督人,最應該做到的就是言傳身教,用自己身上的正能量引導孩子的未來。

《依戀與12種親子關係力》一書的第二篇裡,分富養力、尊重力、接納力、信任力、放手力、共情力、情緒力、拒絕力、遊戲力、獨處力、真實力、幸福力等12種親子力進行詮釋。每一種親子力方面,都有生動的案例引路,還有具體的培養方法說明。“敢於認錯”、“把孩子與孩子的行為區分開”、“共情時避免給孩子貼標籤”……每一種方法的闡述,都非常具體且具有鮮明的可操作性。當然,所有方法的闡述,歸結到一點,就是為人父母,必須在教育孩子的問題過程中不斷讓自己成長起來。

育兒先育己

育人先育己,做個高素質的父母,至少做一個每天積極上進愛學習的父母,教育孩子的路上才能越走越順暢,越來越有成就感、幸福感。(廖立湖/文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